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8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凝结水精处理现状及新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国内凝结水精处理技术,指出树脂分离与混合的固有矛盾是其技术上的不足之处.另一不足之处是树脂分离再生工艺较为复杂,而以时间为步序的程序控制方式过于机械、简单,二者不能匹配是程控系统投运不好的主要原因。采用阳浮动床、阴浮动床、后置阳床的处理方式能彻底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22.
城市不同区域空气冷凝水的化学组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集了5个不同区域的空气冷凝水样品,检测了其化学成分。结果显示,空气冷凝水的化学成分在不同区域存在着明显差异,5个区域各类化学物质总量的关系是,阴阳离子:城区〉工业〉道路〉城郊〉景区;微量元素:工业〉城区〉道路〉景区〉城郊;总有机碳(TOC):城区〉景区〉道路〉工业〉城郊;总无机碳(TIC):景区〉城区〉道路〉工业〉城郊;物质总量:城区〉工业〉道路〉景区〉城郊;其质量浓度分布与区域内的空气污染状况密切相关,大部分物质的质量浓度日间低于夜间。  相似文献   
23.
以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炉煤气冷凝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强化混凝法进行静态混凝沉淀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聚合氯化铝加入量为20mg/L、高分子纳米除氯剂加入量为2.0mL/L时,处理后出水SS小于10mg/L,浊度小于10NTU,氯离子去除率在80%以上,而且对废水中的其他离子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出水水质基本接近工业冷却循环水回用指标。  相似文献   
24.
分别在桨叶式干化机和热重仪上进行污泥干化和燃烧试验,研究了污泥干化特性和污染物排放特性,并对污泥的燃烧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污泥干化过程分为黏稠区、粘滞区和颗粒区3个阶段。干化过程排放的污染气体有氨气、氯化氢、氟化氢、氰化氢、甲烷和挥发性有机酸等,其中氨气为主要污染气体。经冷凝吸收和活性炭吸附处理后,各种污染气体浓度均显著降低,其中氨气去除率最高,达97.04%。污泥干化冷凝液的BOD5和COD质量浓度分别为4 040、8 510mg/L,氨氮的质量浓度为1 025mg/L,pH为9.84,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污泥的燃烧过程可以分为3个失重阶段:水分析出阶段(50~150℃),挥发分燃烧阶段(150~450℃),固定碳燃烧阶段(450~650℃)。分别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计算挥发分燃烧阶段和固定碳燃烧阶段的活化能和动力学方程,挥发分燃烧阶段的活化能低于固定碳燃烧阶段,表明挥发分燃烧阶段污泥更易燃烧。污泥的燃烧过程在650℃时基本完成,因此实际工程应用中,设计干化污泥的焚烧温度在750℃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25.
蒸发过程早期渗滤液中有机酸挥发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早期填埋场渗滤液进行了常规和载气蒸发实验,通过定时分批截留冷凝液并测定其TOC和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 VFAs)浓度,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早期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的挥发规律.结果表明,pH=4时蒸发冷凝液中TOC呈由高而低的变化趋势,pH=7时TOC变化趋势截然相反.冷凝液中VFAs(乙酸除外)浓度变化规律与TOC相似,并且结构越复杂相对挥发速率越大.分析表明,早期渗滤液蒸发冷凝液中有机物主要由VFAs组成.是否具有载气及载气量多少对早期渗滤液有机物蒸发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6.
A biological testing system for the monitoring of stack gas condensates of municipal waste incinerators has been developed using Euglena gracilis as a test organism. The motility, velocity and cellular form of the organisms were the endpoints, calculated by an image analysis system. All endpoints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hanges in a short time when organisms were exposed to samples collected during combustion situations with increased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 The velocity of the organisms proved to be the most appropriate endpoint. A semi-continuous system with E. gracilis for monitoring stack gas condensate is proposed, which could result in an online system for testing stack gas condensate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27.
对雅克拉凝析气田单井集输系统腐蚀状况进行分析,得出该腐蚀主要是CO_2腐蚀和冲刷腐蚀综合作用的结论,提出并实施相应的防腐对策。  相似文献   
28.
回收利用空调冷凝水是一种直接、高效、经济获取大气水资源的途径,同时也可以解决由于冷凝水随意排放引起的社会环境问题。尽管受区域气候、室内外气温和相对湿度影响,冷凝水水量差异大,但空调冷凝水仍具有很大的回收潜能。空调冷凝水具有温度低、水品质整体较高,但成分复杂的特点,在水量上供给的不连续、不可靠性以及水质成分复杂是作为水资源回收利用的最大障碍。空调冷凝水可用于冷却塔补充水、绿化灌溉用水、卫生用水、工业冷却水等,但不建议用于饮用为目的的其他用途。  相似文献   
29.
对某印染废水处理厂的污泥进行模拟干燥处理,以产生的挥发分冷凝液为研究对象来考察干燥温度和干燥程度对印染污泥干燥过程中污染物产生的影响。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挥发分冷凝液COD、NH3-N含量均升高,且在140℃至160℃时升高较快,分别为177~262 mg/L,100~130 mg/L,而pH较稳定。污泥含水率从65%干燥至5%时,挥发分冷凝液的COD、NH3-N含量升高不明显,分别为176~190 mg/L、85~105 mg/L。干燥温度比干燥程度更能影响印染污泥干燥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  相似文献   
30.
本文在已经确立了东营北带沙四下亚段凝析油气藏烃源岩的基础上,通过结合热演化史、古地温史,分析储层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确定该区沙四下凝析油气藏存在三个成藏期次,分别为沙三~沙二沉积时期的古油藏形成初期、沙一段沉积末期至馆陶组沉积时期的古油藏形成期、明化镇组沉积时期至今的古油藏裂解及凝析气藏形成期。结合构造发育史建立了沙四下亚段凝析油气藏成藏模式;并分析了本区成藏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