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250篇 |
免费 | 5663篇 |
国内免费 | 58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584篇 |
废物处理 | 401篇 |
环保管理 | 5750篇 |
综合类 | 13356篇 |
基础理论 | 2822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2223篇 |
评价与监测 | 2961篇 |
社会与环境 | 1436篇 |
灾害及防治 | 96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64篇 |
2024年 | 554篇 |
2023年 | 738篇 |
2022年 | 865篇 |
2021年 | 858篇 |
2020年 | 1037篇 |
2019年 | 843篇 |
2018年 | 737篇 |
2017年 | 1037篇 |
2016年 | 1214篇 |
2015年 | 1222篇 |
2014年 | 1257篇 |
2013年 | 1642篇 |
2012年 | 1846篇 |
2011年 | 1900篇 |
2010年 | 1398篇 |
2009年 | 1453篇 |
2008年 | 1063篇 |
2007年 | 1672篇 |
2006年 | 1588篇 |
2005年 | 1322篇 |
2004年 | 1138篇 |
2003年 | 1147篇 |
2002年 | 968篇 |
2001年 | 755篇 |
2000年 | 755篇 |
1999年 | 641篇 |
1998年 | 438篇 |
1997年 | 448篇 |
1996年 | 374篇 |
1995年 | 342篇 |
1994年 | 297篇 |
1993年 | 252篇 |
1992年 | 192篇 |
1991年 | 138篇 |
1990年 | 107篇 |
1989年 | 100篇 |
1988年 | 85篇 |
1987年 | 77篇 |
1986年 | 47篇 |
1984年 | 47篇 |
1983年 | 60篇 |
1982年 | 62篇 |
1981年 | 73篇 |
1980年 | 83篇 |
1979年 | 76篇 |
1978年 | 54篇 |
1977年 | 48篇 |
1973年 | 44篇 |
1971年 | 5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01.
国内外大型水电工程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黄真理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13(2):101-108
简要介绍了世界银行对水电工程的环境政策,概述了埃及阿斯旺、巴西伊泰普、中国的二滩和三峡等四个世界著名水电站的长期环境监测计划和减少负面影响的对策。水电工程对周边环境会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对大型水坝的负面影响作了集中的阐述。埃及的阿斯旺高坝建于20世纪60年代, 当时人们对生态环境影响问题还没有引起重视。长期的生态环境监测结果表明,一些环境影响比如河床侵蚀等实际上被过分夸大,而另外一些,如对传统的制砖业带来的影响又被忽视;巴西的伊泰普水坝在兴建过程中注意了采取措施减少负面影响,如在库周地区植树造林,兴建生物屏障,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动物救护等;中国的二滩水电站由世界银行贷款兴建,并执行了世界银行的环境政策来降低负面影响;这些大型水电工程兴建中的经验给在建的三峡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正在实施,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已在三峡库区及相关地区建成。 相似文献
802.
水体富营养化的渐进性和灾难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范围内的普遍现象,他的危害性已越来越引起全人类的关注.本文从生态学、地球化学循环和全球气候变迁的角度,结合人类的社会活动,讨论了水体富营养化发生的机制、危害,并从全球角度提出人类面对富营养化应有的态度和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03.
烟尘测试中测孔位置和测点的合理布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作者长期在监测第一线的实践经验及在烟尘采样中所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着重提出了诸多不规则烟道的烟尘采样方法及注意事项,既有理论依据,可操作性也强。 相似文献
804.
805.
806.
807.
隔震连续梁桥结构以位移为基础的抗震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对隔震连续梁桥结构提出了一种以位移为基础的抗震设计方法,建立了设计位移反应谱,给出了设计步骤,该方法可对对称与非对称隔震连续梁桥结构采用相同的设计步骤进行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最后对设计算例用振型分析和非线性时程分析验证了设计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08.
809.
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治理与生态环境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良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13(4):370-374
分析了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等级分布,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及危害,指出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要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阐明小流域水土流失的规律性,以及根据小流域3个地貌单元类型按“三条带”模式进行综合治理:山顶林草防治、山腰经济林带整治、山脚坡改梯治理的技术措施,着重论述综合治理的生态环境效应:明显地保水保土保肥,在降雨量相同的情况下等高种植、坡改梯、封山育林雨强明显小于坡耕地,起始产流时间延迟,径流量减少近2/3,土壤侵蚀量明显比坡耕地少得多。土壤侵蚀携带养分,坡耕地损失量最大,等高种植全氮、全磷的损失量最小;坡改梯有机质、有效氮、速效钾流失量较少,说明坡改梯的保肥效果优于等高种植。林草植被对改善生态系统的环境效应和提高生物多样性功能,为低山丘陵区生态环境恢复和农业可持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10.
重点论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城市路面管理信息系统(UPMIS)安全设计的主要思路.即对城市道路具体路面的有关属性编码之后,通过GIS信息平台将路面空间属性与路面属性数据联系起来生成路面空间信息系统.从而使路面的管理与道路的地理信息相结合,使管理更加直接、形象.并且将研究应用到秦皇岛市路面管理系统的设计中,效果很好.笔者通过研究,为城市道路信息可视化管理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