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2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149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35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21.
东南沿海地区土地利用转换态势与机制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引进土地利用动态度、利用优势度和类型复杂度评判指标,重点揭示20世纪90年代东南沿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程度、时空差异及其机制。研究表明:东南沿海地区耕地减少122.2×104hm2,建设用地增加85.9×104hm2。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态势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其结构变动的深刻影响。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个体股份机制的创新为沿海土地利用类型快速转换提供了政策平台。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是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原动力,并通过推进各类产业园区(包括开发区)、中心村镇建设而作用于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22.
根据草甘膦生产含磷废料的成分特点,先进行预处理及指标调节,然后采用高温氧化-定向转化法进行氧化、聚合反应,得到高品质的磷酸盐产品。实验结果表明:控制预处理后含磷废料中杂质氯化钠质量分数不超3%、p H在7~9,雾化后进入高温氧化-定向转化反应器,在750~800℃下反应50~60 min,产物中焦磷酸钠质量分数达97%以上,含磷废料的COD去除率达99%以上,杂质氯化钠分解率不超0.8%。该方法工艺条件稳定,工程化简单,可以直接得到附加值较高的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磷酸盐产品,回收产品的经济性较好,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23.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备受世界关注,新形势下低碳发展成为中国发展路径的新选择,而高速铁路是长距离运输低碳化的具体体现。基于运营阶段的行车碳排放换算,综合考虑多种交通工具的实际运载能力、标准运行速度等指标,分析中国高速铁路行车运营的减碳效果及经济环境互馈影响。研究发现:(1)以单位运输能耗量及该能源的碳排放系数计算,中国高速铁路行车与其余交通运输方式相比具有显著减碳效果,其百公里人均碳排放量约为航空运输的1/5和高速公路运输的1/3,且随着中国能源结构的逐步优化,减碳效果将会愈发凸显。(2)结合中国旅客周转量比例进行折算,自2008年至2015年高速铁路运输累计减碳2 610万t,从空间上看,省域差距明显,高速铁路运输繁忙的京沪线及京广线沿线地区,成为2015年高速铁路行车运营减碳效果的高值区,亦由此呈现出带状聚邻的正空间自相关性。(3)高速铁路运营产生经济环境的良性互馈影响,一方面环境优化具有潜在经济效益,2008—2015年的减碳效果相当于降低碳交易成本逾10亿元,其绿色设计及应用也益于区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高速铁路运营经济收益具有潜在环境补偿能力,2008—2015年累计对区域节能环保支出贡献逾30亿元,其中高值区以中国中部地区为主,空间分布呈斜T字型结构,其成因与地区节能环保支出占比、出行结构等因素相关。基于上述分析并结合中国发展的客观实际,提出合理增强高速铁路运输效能、继续优化能源供给结构等优化对策,以期从出行视角为中国低碳发展提供交通领域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24.
In this article, the proposed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 method is designed by taking rotor speed as an optimization problem, which is solved by artificial bee colony (ABC) algorithm to generate the maximum power output. The main advantage of this algorithm is that its optimal solution is independent of the initial positions and requirement of lesser number of control parameters, which leads to simple and robust MPPT algorithm than other algorithm. Furthermore, the hill climb search an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ased MPPT algorithm are also discussed and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these are compared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posed algorithm. Simulations for MPPT control along with doubly fed induction-generator-based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is carried out in MATLAB/Simulink environment. Three statistical methods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each MPPT algorithm. All results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under randomly selected wind as well as real wind speed configuration. Comparison of both numerical and simulation results under two different varying wind speed conditions strongly suggest that the proposed ABC-based MPPT algorithm is superior than other two MPPT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225.
秦毅红  郑佳翔  胡彬  杜凯 《化工环保》2017,36(5):562-565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锌铜双金属有机骨架(Zna/HKUST-1,a=1/24,1/12,1/6,1/3,a为Zn与Cu的摩尔比),用于催化CO还原脱硝反应。采用XRD,SEM,FTIR,H2-TPR,BET等方法对Zna/HKUST-1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表明:Zna/HKUST-1中有明显的Zn—O键和铜基金属有机骨架(HKUST-1)的结构,证明Zn成功进入了HKUST-1中;但随a的不同,Zna/HKUST-1的形貌、大小及比表面积出现了差异。实验结果表明,Zna/HKUST-1(a=1/24)对CO还原脱硝反应的催化活性最高,可在230℃达到NO转化率100%。  相似文献   
226.
在钙基吸收剂捕集CO2的过程中,吸收剂转化率会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迅速降低。钙基吸收剂的水合改性作为改善吸收剂循环转化率的主要方法之一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不同的吸收剂、循环捕集条件下的水合改性方法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在循环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对吸收剂进行水合处理后得到的效果不同。其中,在碳酸化阶段、煅烧阶段、循环捕集前预处理以及煅烧后对吸收剂水合改性.吸收剂捕集CO2的能力均得到了改善;碳酸化反应后对吸收剂进行水合处理是否对循环吸收有利还存在争议。目前,利用水合改性的方法提高钙基吸收剂循环捕集CO2能力的机理还存在争议,且水合改性后的吸收剂机械性能差以及此方法能耗高的问题尚待解决。  相似文献   
227.
夏至  屈文山  窦涛  李晓峰 《化工环保》2013,33(6):565-567
以硅溶胶为黏结剂,将粗孔硅胶、聚乙二醇、拟薄水铝石、ZSM-5晶种导向剂捏条成型,采用干胶转化法制备得到了无黏结剂ZSM-5分子筛。XRD和SEM等表征方法的结果显示,采用干胶转化法制备得到的ZSM-5分子筛的相对结晶度较高,具有200nm左右的小晶粒构成的自支撑结构。采用无黏结剂ZSM-5分子筛吸附剂进行甲苯吸附-脱附实验,该吸附剂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对甲苯的脱附性能优于活性炭。  相似文献   
228.
长期保藏对厌氧氨氧化污泥脱氮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目的是开发经济有效的ANAMMOX污泥保藏技术。把厌氧氨氧化污泥在30℃、自然环境、5℃和-20℃下分别保藏15、30、45、150和365 d。结果表明,保藏后的厌氧氨氧化污泥对底物的转化比都不是典型的ANAMMOX反应计量比。通过物料衡算,保藏后的污泥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硝化能力。冷冻(-20℃)保藏不但运行费用高,而且使污泥的厌氧氨氧化活性丧失。厌氧氨氧化污泥在5℃保藏后的剩余活性高于同期30℃保藏的污泥。但短期(≤45 d)内,厌氧氨氧化污泥在自然环境(春、秋和冬季)中避光缺氧保藏是较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9.
蒋柱武  谢丽 《环境工程学报》2014,8(6):2402-2406
通过流态实验,分析了EGSB反应器在高温条件下处理酒精废水的流态特征,考察了EGSB产沼气转化和基质降解能力。结果表明,EGSB的死区容积仅为4.47%,CSTR的串联数N为2.42,离散数D为0.286,反应器流态趋近于完全混合式。反应器运行第3~66天和第202~275天2个时间段标准状态下的沼气转化率分别为0.213 m3/kg COD和0.315 m3/kg COD,均低于理论沼气转化率。生物降解动力学分析表明,EGSB在高温条件下对基质的降解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30.
以含钒烧结矿为催化剂,对烧结烟气进行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比表面积与孔隙率测定仪(BET)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表征分析含钒烧结矿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温度、NH3/NO摩尔比、空速、SO_2和H_2O对含钒烧结矿催化剂NO_X转化率的影响,并提出一种新的烧结烟气脱硝工艺。结果表明,含钒烧结矿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组分为Fe_2O_3和V_2O_5,在窗口温度为300℃,NH3/NO摩尔比为1,空速为1 000 h-1时,其NO_X转化率可达67%以上;H_2O能促进NO_X的转化,SO_2会降低含钒烧结矿的催化活性,当H_2O和SO_2同时存在时,NO_X转化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