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49篇
安全科学   199篇
废物处理   26篇
环保管理   64篇
综合类   260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21.
为了实现三棱钻杆转动过程的定量化计算,在分析了三棱钻杆排粉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本假设,建立了扭矩基本物理模型,并阐述了物理模型的求解过程,得到了基本参数的解析解。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参数的求取方法以及最小扭矩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求得了钻孔内煤粉密度ρ的解析解以及降低钻杆整体扭矩的方法,提出了实际应用环节测定临界转速w界的实验方法,并得到了提高钻孔长度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22.
为了研究石油管道流向急剧改变处的冲蚀磨损问题,采用DPM模型,通过改变入口流速、颗粒质量流速、颗粒直径,对90°弯管与盲通管的流场分布及冲蚀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弯管与盲通管最大冲蚀速率随入口流速的增大呈指数增长,随颗粒质量流速的增大呈线性增长;在50~100 μm粒径范围内,最大冲蚀速率随粒径的增加逐渐减小,在100~300 μm粒径范围内,随粒径的增加而增大;在入口流速、颗粒质量流速、颗粒直径相同的条件下,弯管最大冲蚀速率明显高于盲通管最大冲蚀速率,盲通管的耐蚀性更强;由于流体在盲通管产生涡旋现象,增加了颗粒能量的耗散,从而减小了进入下游管线颗粒的速率,使得颗粒更易积存于盲通段形成堆积层,减小了下游管段冲蚀速率。  相似文献   
123.
为了研究热力管加热桥面抗冰融冰对于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制作了尺寸为600 mm×600 mm×380 mm的桥梁试件,在人工环境室对热力管融冰进行了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试件上表面温升速率和融冰时间取决于热力管间距、隔热层、风速、环境温度和热力管外表面温度。在相同工况条件下,100 mm间距的热力管融冰能力要大于150 mm间距的热力管,无隔热层时,100 mm间距热力管向上传递的热量占总加热量的13.4%,融冰时间为211 min;150 mm间距热力管向上传递的热量占总加热量的18.3%,融冰时间为271 min。在热力管层下面铺设厚度为2 mm、导热系数为0.062 W/(m· K)的隔热材料后,100 mm间距热力管向上传递的热量占总加热量的46.9%,融冰时间为175 min;150 mm间距热力管向上传递的热量占总加热量的51.9%,融冰时间为161 min。热力管层铺设隔热材料可有效阻止热量向下传递,从而缩短融冰时间。  相似文献   
124.
为解决煤化工业中节流阀突扩口高速气固两相流对管壁材质的冲蚀磨损问题,利用基于激波管原理驱动的气固两相流冲蚀实验装置,试验研究冲击角度、温度对煤化工管材(10#、AISI304)的冲蚀磨损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0#、AISI304管材的冲蚀率将随着冲击角度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室温下,10#、AISI 304钢的最大冲蚀率均出现在15°~30°区间;随着温度的升高,10#的最大冲蚀率出现在30°~45°区间,AISI304最大冲蚀率出现在30°。10#在30°,45°冲击角度下冲蚀磨损率会随温度上升显著上升,在15°冲击角度下冲蚀磨损率反而会随温度上升而下降。AISI 304在15°,30°,45°冲击角度下,冲蚀磨损率均会随温度上升而上升;在特定条件下,10#管材的冲蚀性能将优于AISI304。  相似文献   
125.
韩梅 《环境工程》2010,28(6):16-20
钢铁企业综合污水经污水厂处理后作为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补充水,是解决新水用量大问题和减少外排水的有效途径之一。以首钢污水处理厂出水和除盐水的混合水(TDS分别为700 mg/L和500 mg/L)为动态模拟系统补充水,采用药剂控制方法,年污垢沉积率14.63~18.09 mg/(cm2.月),腐蚀速率小于0.03 mm/a,循环水的费用为0.0174元/t,可以实现安全回用。  相似文献   
126.
焦化废水回用作循环冷却水的腐蚀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旋转挂片法研究了焦化废水回用作循环冷却水的可行性,主要对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出水和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出水的腐蚀特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出水腐蚀速率较小,仅为0.025 573 mm/a,远远低于《水处理剂缓蚀性能的测定 旋转挂片法》(GB/T18175—2000)标准值(≤0.125 mm/a),挂片表面腐蚀轻微,仅有几个点蚀,不需深度处理即可回用作循环冷却水.通过UV-Vis,FTIR及GC/MS分析可知,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出水中含有C—O,CO等极性官能团及非极性基团,与目前常用有机缓蚀剂结构相似,在回用作循环冷却水的过程中可能起到缓蚀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7.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wearing an ice-vest (ca 1 kg) on physiological and subjective responses in fire fighters.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a treadmill in a hot-dry environment. The physical cooling effect of the ice-vest was measured with a thermal manikin. The ice-vest effectively reduced skin temperatures under the vest. On average, heart rate was 10 beats/min lower, the amount of sweating was reduced by 13%, and subjective sensations of effort and warmth were lower during work with the ice-vest compared to work without it. Thermal manikin tests indicated that the useful energy available from the vest for body cooling was rather high (58%). In conclusion, the ice-vest reduces physiological and subjective strain responses during heavy work in the heat, and may promote efficient work time by 10%.  相似文献   
128.
针对川西北某轻烃厂循环冷却水水质的特点,拟采用无磷药剂配方将循环水浓缩倍数从3.0提高到5.0,并新增软水处理系统作为循环水补水,从而达到优化水质、节水减排的目的。针对浓缩倍数提高引起得的水质稳定难题提出相应的技术方案,最终达到改善水质,保护水环境,节水减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9.
为避免新管幕法下穿铁路既有线施工所导致的轨面不平、列车晃车等铁路运营事故,以太原市迎泽大街下穿火车站通道工程为施工背景,考虑火车站内强电磁干扰环境对传统电磁、电容式传感器的影响,选用合适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对地表沉降进行监测,设计了监测方案并搭建了监测系统,获得了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数据,并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土体沉降,获得了地表横向距离沉降规律,对比论证了该监测技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监测和计算结果表明,新管幕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呈漏斗状,中间大两头小,监测断面的最大沉降值为21.2 mm,在施工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0.
冷却塔影响评价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冷却塔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冷却塔给人民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人民带来了危害。目前冷却塔的噪声和冷却排污水成为影响人类生活的因素之一。在简要介绍了冷却塔的影响、分类和工作原理基础上,从环境影响评价的角度,系统阐述了冷却塔噪声源强、噪声影响的预测方法和主要的防治措施;进行了冷却塔排污水水平衡分析,提出水量和排水水质的估算方法,并对冷却塔排污水和冷却塔飘水的环境影响及冷却排污水的处王利用方式进行概括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