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49篇
安全科学   199篇
废物处理   26篇
环保管理   64篇
综合类   260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通过对钻孔过程中的钻头破煤机理及影响钻杆转速变化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钻进速度与钻杆转速的对应变化关系,并利用钻进装置、加载装置及自主研制的钻孔多参量测试装置进行试验分析,验证了利用钻杆转速法测定煤体应力大小的可行性,同时对不同钻进速度下钻杆转速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钻头、钻杆、煤岩体参数及钻孔前钻杆空转转速一定时,钻杆转速与钻进速度大致呈现负指数的函数关系,钻进速度越小,钻杆转速越大,反之,钻杆转速越小。研究钻进速度对钻杆转速的影响,可以减少利用转速指标对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的预测误差,实现高效预警。  相似文献   
192.
通过系统的模型试验,以色水为示踪剂模拟热水,探讨排、取水口分列式布置的三维时间连续点源如何采用工程设施转换成无限长二维面源,以利用水面热交换解决火电厂冷却池热污染的治理问题。给出了出流近区流速分布及流量沿程变化的近似计算式。此研究成果对挖掘冷却池散热潜力,增加电厂装机容量具有实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3.
针对武钢循环冷却水系统部分钢管腐蚀,造成管管漏水,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的问题.探讨了钢管产生腐蚀的原因及其对策.近2年,通过实施减缓循环冷却水钢管腐蚀的对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4.
着重分析了造成攀钢工业煤气管道泄漏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煤气泄漏的方法,并介绍了发生煤气泄漏后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5.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物质的转化规律及提高浓缩倍率的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时,系统中几种物质的转换以及不同浓缩倍率对铜试片的腐蚀速率。采用混凝+超滤+反渗透的旁路系统工艺,降低循环水系统中物质的浓度,可以使系统的浓缩倍率达到4。  相似文献   
196.
循环冷却水浓缩倍率对凝汽器管路的腐蚀和结垢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水质判断指数来预测不同循环冷却水浓缩倍率下水的结垢趋势,确定形成最佳碳酸钙保护膜所对应的浓缩倍率,以达到最经济的防止循环冷却水系统腐蚀和结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7.
二氧化氯杀菌处理石化循环冷却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以及异养菌数为指标,研究二氧化氯对石化厂循环冷却水的杀菌效果。考察了二氧化氯投加量,杀菌时间,温度及pH以及余氯量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在CLO2投加量为3mg/L、灭菌时间为90min时,出水细菌数即可达到化工行业循环冷却水处理标准,并且余氯可在0.5-1.0mg/L范围内维持2h。温度和pH的改变对杀菌效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8.
核算间接冷却水污染当量数的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间接冷却水的特点和核算其污染当量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阐述了间接冷却水的界定、水源水的采样监测技术、本底值的扣除以及超标排放的判别等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 ,并就与之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展开了讨论 ,为核算间接冷却水的污染当量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建议增加水温排放指标 ,以切实控制间接冷却水造成的主要污染——热污染  相似文献   
199.
Effects of copper(II) and copper oxides on THMs formation in copper pip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B  Qu J  Liu H  Hu C 《Chemosphere》2007,68(11):2153-2160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the growth of trihalomethanes (THMs) in drinking water is affected in copper pipe. The formation of THMs and chlorine consumption in copper pipe under stagnant flow cond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s for the same water held in glass bottles were performed for comparison. Results showed that although THMs levels firstly increased in the presence of chlorine in copper pipe, faster decay of chlorine as compared to the glass bottle affected the rate of THMs formation. The analysis of water phase was supplemented by surface analysis of corrosion scales using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EDX). The results showed the scales on the pipe surface mainly consisted of Cu2O, CuO and Cu(OH)2 or CuCO3. Designed experiments confirmed that the fast depletion of chlorine in copper pipe was mainly due to effect of Cu2O, CuO in corrosion scales on copper pipe. Although copper(II) and copper oxides showed effect on THMs formation, the rapid consumption of chlorine due to copper oxide made THM levels lower than that in glass bottles after 4 h. The transformations of CF, DCBM and CDBM to BF were accelerated in the presence of copper(II), cupric oxide and cuprous oxide. The effect of pH on THMs formation was influenced by effect of pH on corrosion of copper pipe. When pH was below 7, THMs levels in copper pipe was higher as compared to glass bottle, but lower when pH was above 7.  相似文献   
200.
通过对在除尘系统中作为流体阻尼元件的阻力平衡器和调节阀门的对比分析,阐述了除尘管网中采用阻力平衡器的意义, 并对阻力平衡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计算进行了介绍,最后强调了阻力平衡器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