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289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船用铝合金点蚀及阴极保护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极化试验、循环伏安试验及外加恒电位阴极保护下的腐蚀失重试验,并结合腐蚀形貌观察,研究了5083铝合金在人造海水中的极化及腐蚀特性,并探讨了其阴极保护电位范围。研究表明,50834g@金在人造海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由于表面生成钝化膜而提高了点蚀电位;但若阴极保护电位过负,表面会发生析氢反应,且表面局部因碱性过强而造成溶解,因此其合理的阴极保护电位范围为-0.9~-1.10V。  相似文献   
122.
高强铝合金海洋大气环境剥层腐蚀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7B04铝合金海洋大气环境户外和棚下暴露试验,研究了7B04铝合金的宏观/微观腐蚀特征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B04铝合金在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表现为点蚀—晶间腐蚀—剥层腐蚀的规律,棚下暴露比户外暴露严重,反面暴露比正面暴露严重。同时,从显微组织、晶间电偶腐蚀、腐蚀产物"楔入作用"等方面剖析了7B04铝合金剥层腐蚀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3.
介绍了电偶腐蚀的原理,以飞机结构上容易出现的三种电偶腐蚀(碳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铝合金、钛合金-铝合金、铝合金-不锈钢)为例,对目前关于这三种电偶腐蚀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电偶腐蚀的环境影响因素,综述了耦合材料的失效特点和形式,探讨了利用阻隔、涂层和缓蚀剂等手段减缓和防止电偶的防护措施,指出利用微区测试技术、联合多种研究手段和复合环境因素在研究电偶腐蚀方面的重要性。在多因素条件下,设计模拟耦合件的试验,有利于模拟实际工况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4.
将6063铝合金试样用10g/LCe(NO3)3·6H2O处理1min-24h,采用增重实验、盐雾试验和全浸腐蚀试验研究了铈转化膜的生长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初期试样增重随成膜时间线性增加,15min后增重变缓,30min后波动下降。转化膜的耐蚀性能受膜厚和裂纹联合控制,成膜时间在30min内,随成膜时间增加,耐蚀能力增加;30min后由于膜层开裂渐成主导控制因素,随成膜时间增加耐蚀性下降。  相似文献   
125.
目的利用铝锂合金的大气腐蚀试验结果评价大气腐蚀性。方法对第三代铝锂合金2297-T87在6个自然环境试验站户外暴露后的腐蚀质量损失、腐蚀速率、腐蚀深度、拉伸性能进行分析,综合评价各地区大气腐蚀性。结果2297-T87铝锂合金在团岛、万宁、永兴岛暴露1年后出现显著腐蚀,腐蚀质量损失和腐蚀速率约为江津的2倍、西双版纳的4倍,北京的腐蚀质量损失和腐蚀速率最低。合金最大腐蚀深度的变化趋势与腐蚀质量损失和腐蚀速率的变化趋势一致。观察横截面发现,在万宁、永兴岛、江津暴露后,合金发生严重的点蚀,在腐蚀产物覆盖区域下方形成不规则蚀坑,而在团岛暴露后,合金内部发生晶间腐蚀。合金在江津、永兴岛、万宁、团岛暴露后的拉伸性能仍比较接近,且拉伸强度保持率在90%以上。结论将2297-T87铝锂合金暴露1年后的腐蚀质量损失、腐蚀速率、腐蚀深度作为表征指标,获得各试验站的大气腐蚀性顺序为:北京<西双版纳<江津<永兴岛<万宁<团岛。  相似文献   
126.
7A04铝合金在周浸试验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周期浸泡的腐蚀试验方法,并通过电化学阻抗谱(EI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检测技术,研究了7A04铝合金的腐蚀行为和腐蚀机理.结果表明,7A04铝合金的腐蚀动力学符合幂函数规律,其腐蚀历程为由点蚀经短暂的晶间腐蚀后快速发展为剥蚀,EIS由高中频3个容抗弧和低频收缩的感抗弧组成.  相似文献   
127.
铸铝合金不同厚度膜层微弧氧化防腐蚀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某型铸铝合金的不同热处理状态、不同厚度的微弧氧化膜的防腐蚀性能进行了960 h的盐雾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该型铸铝合金T7热处理状态防腐蚀能力优于T5;微弧氧化处理能明显提高该型铸铝合金防腐蚀能力,经不同厚度微弧氧化处理的该型铸铝合金,腐蚀深度无显著差异;在相同面积区域内,腐蚀损伤的程度有明显的不同,50~70μm的微弧氧化膜防腐蚀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28.
A new analytical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obalt (Co) species in human serum by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with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SEC-ICP-MS) was applied to serum samples collected from 12 human volunteers who participated in a Co(II) chloride supplement study involving ingestion of 1 mg Co/day for up to 90 consecutive days. The study protocol included determination of serum total Co by acid digestion followed by ICP-MS. Co speciation assay measurements were conducted for up to 13 time points per individual spanning from one to two weeks before dosing began to two weeks after dosing ceased. The Co speciation assay showed good recovery >91% relative to total Co measurements. Undiluted serum demonstrated uniform fractions of large molecular Co defined as Co bound to albumin and other proteins >50 kDa at 96% and the residual as small molecular Co defined as free Co(II) and <1 kDa Co-complexes for individual serum Co concentrations up to 146 μg/L. There were no dose-related changes in Co distribution. Analysis of the same serum samples with tenfold dilution in 0.1 M acetic acid led to a lower fraction of large molecular Co at 87%, wit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iluted and undiluted measurements being 8.4%. The difference noted between undiluted and diluted large molecular Co may be attributed to Co release from albumin. Data demonstrated that large molecular Co was the predominant Co species in both undiluted and diluted human serum over a broad range of in vivo Co concentrations, reflecting high albumin–Co binding capacity. These data validate the Co speciation assay and may be employed in understanding further the toxicokinetics and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s for Co species.  相似文献   
129.
为评价网状铝合金材料的阻隔防爆性能,基于多孔材料的阻隔防爆机理,采用抑爆材料抑爆性能测试装置和可燃气体爆炸箱及高速摄像机,研究材料在不同填充密度、不同留空率下对液化石油气的燃爆压力的影响,及液化石油气火焰在填充材料的爆炸箱中的传播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填充密度为35 kg/m3、留空率为5%时,材料抑爆性能最好;当抑爆材料在容器内的填充密度一定时,其燃爆压力随留空率增加而增加;与未填充材料相比,填充材料后火焰衰减;此外,得到填充密度、留空率和燃爆压力间的数学拟合公式。降低留空率、增加填充密度能够更好地提高阻隔防爆性能。  相似文献   
130.
铜锌合金滤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改进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锌合金滤料作为一种水处理介质,其商业价值日渐被人们所认识。介绍了KDF铜锌合金滤料净化水的作用机理以及在水处理各个方面的应用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处理用铜锌合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