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7篇
  免费   751篇
  国内免费   690篇
安全科学   582篇
废物处理   81篇
环保管理   372篇
综合类   2238篇
基础理论   270篇
污染及防治   228篇
评价与监测   61篇
社会与环境   94篇
灾害及防治   11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为研究锂电池在民航飞行低压特殊环境的安全性及发生热失控灾害后的高温危险性,通过可模拟飞行变动条件的动压变温实验舱开展系列实验,研究锂电池在不同低压环境下的(101,60,30 kPa)多节18650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温度特性,采集电池池体温度及热失控喷射释放温度等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随环境压力降低,圆柱锂电池间的热失控传播并不能被阻断,但锂电池热失控灾害所释放产生的高温区域减少,且高温持续时间变短,释放所产生温度的高温危险性随环境压力的降低而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52.
隧道结构对火灾具有一定的影响,为了得到大曲率、变坡度复杂结构隧道火灾的烟气特性,依托深圳市某长大公路隧道建设工程,建立隧道模型,利用Star-CD/CCM^+数值模拟软件的烟火向导模块,对不同通风速度下的重型货车火灾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通风速度下隧道内的纵向温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火灾热释放速率为30 M W时,无通风条件下,火灾烟气的最高温度位于隧道顶棚下方20 cm处,火源正上方的温度最大达到1190℃,隧道坡度的存在使得火源上游烟气逐渐向下游扩散,下游烟气温度在300 s后保持在500℃以上,该高温会对隧道结构造成一定的损伤;控制烟气逆流的临界风速为4.0 m/s,大于由Wu&Baker经验公式得到的值.表明隧道曲率对流场运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该临界风速的作用下,烟气向火源下游扩散,扩散速度为6 m/S,烟气的最高温度降低至550℃,且位置向火源下游偏移6 m。建议火源下游行驶车辆的疏散逃生速度大于6m/s。  相似文献   
953.
本文系统阐述了足趾保护包头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测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对足趾保护包头和足趾保护鞋中容易混淆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进行说明。为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改进和企业产品选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54.
自制实验装置,应用多种检测手段对挂片形貌、腐蚀速率以及挂片在线腐蚀情况进行分析,实验与数值仿真了多相流动状态下HCO_3~-对X70钢CO_2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HCO_3~-浓度较低时,腐蚀介质中的H~+浓度升高,阴极析氢反应加快,X70钢腐蚀速度升高;HCO_3~-浓度较高时,碳酸根不溶盐优先附着在挂片表面,形成一层腐蚀产物膜,保护挂片。  相似文献   
955.
李春萍  黄乐  吴学谦 《环境工程》2016,34(7):98-101
研究讨论了垃圾的热干化效率和不同烘干温度下的臭气排放特征。在相同温度下,采用烘干时翻动的工艺,垃圾含水率降低最多。垃圾在600℃时排放的恶臭气体总量最多,在500℃以下烘干时,排放的恶臭气体总量较少。垃圾热干化的臭气浓度以700℃最高,其次分别是200,600,800℃。从工程应用来说,综合考虑臭气总量与臭气浓度,垃圾热干化的温度应以100,300,400,500℃为宜。  相似文献   
956.
沈家栋  赵海宝 《环境工程》2016,34(11):68-71
低低温电除尘技术可有效提高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是常规电除尘器实现"超低排放"的最佳提效改造方式之一。介绍了低低温电除尘技术特点,提出了常规电除尘器进行低低温改造前需要进行的方案选型和技术参数计算,包括酸露点、入口烟气温度、灰硫比、低温腐蚀控制、提效幅度评判。提出了常规电除尘器具体的低低温改造方法,以及低低温改造与"移动电极"或"小分区"技术结合的综合改造技术,并分析了相应的工程改造案例。为常规电除尘器提效改造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法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957.
针对输配水过程中产生的"红水"现象及铁颗粒物溶出对水质的影响,开展了初步的模拟管网中试研究.实验采用内径为100 mm的铸铁管搭建了120 m长管网中试模拟系统,并以北京某再生水厂生产的再生水为水源,进行了单向连续流动和密闭循环流动模拟管网输配实验,并对管网出水水质进行了的连续跟踪监测.中试结果表明,两种方式的实验都发生了"红水"现象;出水水质的p H、总溶解性固体(TDS)、电导率及总铁都有明显升高;实验过程中得到的两种不同颜色颗粒物,它们都包括α-Fe OOH、γ-Fe OOH、Fe CO3、Fe2O3、Fe3O4及Fe O等矿物质;颗粒物颜色可能与颗粒中羟基氧化铁与碳酸亚铁的含量有关;水流速度对于管网中颗粒物的沉积和释放要一定影响;不带内衬的铸铁管不适合作为输配腐蚀性极强水质再生水的管材.  相似文献   
958.
选取青海前兆台网的德令哈等5个井孔开展水温对比观测,对这五个井孔的水温原始观测数据和对比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两组数据变化形态、差值、日变幅等方面发现不同的井孔两套数据的相似程度不同,其中以德令哈台为最好,湟源和格尔木次之,互助和佐署井则较差。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有探头安装情况、仪器型号和仪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9.
On December 7, 2009, a 50-foot-tall high-pressure vessel ruptured in the Nihon Dempa Kogyo Crystal, Inc. facility in Belvidere, Illinois. Several projectiles rapidly traveled outward from the facility, killing a truck driver 650 feet away and injuring an employee in another building 435 feet awa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lessons learned from this incident both on causal and consequential aspects.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was identified as the failure mechanism by the U.S. Chemical Safety and Hazard Investigation Board. After analyz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the aftermath, this incident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Boiling Liquid Expanding Vapor Explosion (BLEVE) under a supercritical pressure. A con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incident is performed where overpressure and fragment distance are calculated, together with safety distance estimation. Additionally, other safety-related problems, such as safety culture, management inside the corpo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is facility and the government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60.
In order to assess the oxidation self-heating hazard of sulfurized rust, for particular ambient conditions in crude oil tanks,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technique is applied to predict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Tmax) of oxidation self-heating process. Five governing parameters are selected, i.e. the water content, mass of sulfurized rust, operating temperature, air flow rate and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the respiratory/safety valve. The efficiency and validity of the SVM predictions are investigated in the case of two sets of data: more than 85 experiments performed in academic lab (China) and almost 17 additional results collected from existing literature. Two main steps are also discussed: the training process (on selected subsets of data) and prediction process (for the remaining subsets of data).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for both datasets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Tmax) values calculated by SVM technique were in good accordance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ith relative errors smaller than 15% except for a few cases.The SVM technique seems therefore to be relevant and very helpful for complex implicit processes such as chemical reactions, as it is the case of the oxidation of sulfurized rust in oil tanks. Furthermore, such predictive methods can be continuously be improved through additional experiments feedback (larger databases) and can then be of crucial help for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of hazardous rea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