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5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795篇
安全科学   401篇
废物处理   36篇
环保管理   321篇
综合类   1710篇
基础理论   52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42篇
评价与监测   67篇
社会与环境   383篇
灾害及防治   20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5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三江平原典型小叶章种群地上生物量的空间结构分形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5年5月至10月,应用分形几何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三江平原典型小叶章种群地上生物量与株高的空间结构分形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典型草甸小叶章和沼泽化草甸小叶章的地上生物量与株高存在良好的静态分形关系,其分形维数(D)是对地上生物量在各器官中积累规律的表征;二者地上生物量与株高的对数值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介于0.579~0.919和0.655~0.914之间(P<0.01,D值介于1.778~3.414和2.238~3.924之间,各时期地上生物量均以株高的幂函数形式积累;二者地上生物量与株高静态分形关系D值的季节动态基本一致,其变化均符合抛物线模型(P<0.05),而局部波动又与地上生物量的变化有关;生长季内,二者地上生物量与株高动态分形关系的D值分别为2.749和2.738,说明地上生物量的积累具有自相似性,符合幂函数增长的分形生长过程。研究还表明,仅用D值来刻画不同植物地上生物量的空间积累与展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用于测度和描述一种植物体生物量的空间积累及其对空间的占据,而一般不能用于植物间相应指标的类比;导致不同植物D值差异的原因可能与植物生长所处生境、外在因素以及模型参数(C)有关。  相似文献   
862.
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文调节功能及生态学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森林水文调节功能是森林所实现的重要服务功能之一,可是由于森林资源被无节制的开采利用,导致人们不断遭受森林破环所带来的洪旱灾害。因此关于森林生态水文功能研究已成为生态学和水文学的研究重点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森林水文调节过程及其生态学机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所以文章从森林的水文过程出发,对林冠截留、树干流、凋落物层截留、林地水分涵养和蒸发蒸腾及其影响因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分析,研究认为林地各冠层均能够截留降雨,降低雨水动能,从而减少地表径流的产生和对地表的冲击;凋落物层能蓄留水分、抑制蒸散、减缓地表径流;而树干流改变降雨水平空间格局,影响水分入渗以及土壤水源涵养。森林结构复杂,明显改变了降雨分配过程,而森林水文过程及调节功能又受到森林结构的制约,因此定量定性探讨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与水文调节功能之间关系,是未来森林生态水文功能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63.
Ant colonies may have a single or several reproductive queens (monogyny and polygyny, respectively). In polygynous colonies, colony reproduction may occur by budding, forming multinest, polydomous colonies. In most cases, budding leads to strong genetic structuring within populations, and positive relatedness among nestmates. However, in a few cases, polydomous populations may be unicolonial, with no structuring and intra-nest relatedness approaching zero. We investigated the spatial organisation and genetic structure of a polygynous, polydomous population of Formica truncorum in Finland. F. truncorum shifts nest sites between hibernation and the reproductive season, which raises the following question: are colonies maintained as genetic entities throughout the seasons, or is the population unicolonial throughout the season? Using nest-specific marking and five microsatellite loci, we found a high degree of mixing between individuals of the population, and no evidence for a biologically significant genetic structuring. The nestmate relatedness was also indistinguishable from zero. Taken togeth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pulation is unicolonial. In addition, we found that the population has undergone a recent bottleneck, suggesting that the entire population may have been founded by a very limited number of females. The precise causes for unicoloniality in this species remain open, but we discuss the potential influence of intra-specific competition, disintegration of recognition cues and the particular hibernation habits of this species.  相似文献   
864.
广州白云山次生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动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对广州白云山次生常绿阔叶林群落相隔6a的两次植被调查,分析了广州白云山次生常绿阔叶林在保护条件下,自然演变过程中的群落结构动态.群落的垂直结构变化主要以大量幼树进入第一层成树为特点;水平结构则以密度和盖度的增长为特点.在种类组成方面,6a前群落中居多的阳性树种现已逐渐为耐阴性较强的种类所代替.在组织结构水平上,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标趋于增加,而生态优势度指标趋于降低,反映了群落向着组成结构复杂、物种多样性增高的方面演变,且前期变化速度较快,后期较慢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65.
括苍山巨型环形火山构造经历了至少24Ma的演化,形成了四个火山活动旋回,二十多个火山机构及其组合体。火山地质、地球物理和遥感地质信息表明,括苍山巨型环形火山构造从开始到结束一直是个隆起区,其中第Ⅱ旋回结束后的基底隆起形成了南、北两个断块和中间北东东向的仙居张性地堑,晚期(第Ⅲ旋回和第Ⅳ旋回)的火山活动明显受其控制。括苍山主峰的进一步隆起是由于下伏岩基上侵造成的,它使南断块呈一短轴背斜,同时加剧了南断块内第Ⅲ旋回的火山活动,从而造成了这一时期火山活动的南北差异。  相似文献   
866.
从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两方面分析了福建省土地资源与环境的状况与潜力,提出了调整用地结构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867.
协调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擎宇  杨山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8):1581-1592
以城市群为主体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是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内容,空间优化的本质旨在促进城市群内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以长三角城市群为案例,在测度2001-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城镇化协调水平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和多维尺度分析等方法,分析和识别城镇化协调关系及其空间结构和内在演变机理。结果表明:(1)随着长三角城市群的城镇化协调水平提高,城市群内部的高协调城市逐渐显现出以上海为核心的“Z型”分布态势,低协调城市则稳定分布在长三角城市群扩容后的范围;(2)根据城镇化协调水平的关联强度划分长三角城市群的凝聚子群,凝聚子群的加权平均中心度和联系密度增大后,上海极化效应更加明显;(3)从城镇化协调关系的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识别城市群空间结构,长三角城市群从在空间距离影响下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圈层”结构,变形为在时间距离影响下的“核心—边缘”结构;(4)人口、土地和经济城镇化三者协调水平的变化影响着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相较人口与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对城镇化协调关系的加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从协调视角剖析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并提出优化政策,有助于中国现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条件下城市群一体化建设和空间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868.
介绍了钢结构件生产加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工程分析、污染防治措施以及清洁生产等方面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以期为同类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9.
本文根据浑河断裂带及其邻近地区的水系格局、构造节理和地震震源机制解等资料研究该区新构造时期以来的构造应力场。本区在同一地质构造作用下,构造应力场相同,为NEE向。浑河断裂以抚顺市石门岭煤矿区为界,断裂的东南段最新活动时期为261.95±26.05ka.B.P,为中更新世活动断裂,而东北段断裂的最新活动时期为44.7±3.6ka.B.P,表明晚更新世以来仍有活动。在NEE向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北东向的浑河断裂反映为右旋逆冲的运动性质。  相似文献   
870.
黄海北部对虾放流区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8月于黄海北部对虾放流区,共采集到浮游植物32种,浮游植物细胞数量为1.7356×105个/m3,其群落结构特征为:(1)本调查区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简单,个别种类优势明显。(2)各纵断面间4个指数值有较大差异,沿岸两个横断面4个指数值较接近。(3)沿岸调查区与远海浮游植物相似性较小.远海各岛间虽然距离较远,但是浮游植物群落相似性比沿岸各断面间要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