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32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270篇
基础理论   61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孙璞 《中国环境管理》2019,11(1):95-100
环境影响评价备案管理制度的功能定位决定着该制度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的发展方向。本文基于传统行政行为理论研究范式,分析其程序性事实行为的法律性质,回答了环境影响评价备案管理制度"是什么";采用行政过程论的新型研究范式,进一步指示了其目的性功能与机制性功能,回答了环境影响评价备案管理制度要"干什么"。在转型时期,该制度应实现由政府绝对主导向企业相对自由、由政府监护向社会监督、由政府管制向社会治理、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的转变。  相似文献   
342.
采用悬浮结晶法对敌草胺生产废水进行焚烧前预处理,研究了不同成冰率条件下废水的处理效果,并对冷冻过程中的析出晶体进行了表征。在成冰率为61.3%时,出水COD、色度和电导率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4.0%、99.2%和89.1%。出水pH为9~10,满足后续生化处理的pH要求。在成冰率为61.3%时,一级浓缩液热值较原水增加了129%,且焚烧量大幅下降。析出晶体的主要组分为KCl和脂肪族酰胺。在成冰率为61.3%时,每处理1 t原水可回收89 kg析出晶体,具有较好的资源化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343.
人工湿地因其治理污染方面的诸多优势,为各国政府所重视。本研究通过设计6种新型人工湿地组合床试验,得出组合床对TP的去除率由大到小:再力花组合床>鸢尾组合床>鸢尾浮床组合床>菖蒲组合床>空白床>茭白组合床>美人蕉组合床;DIP去除率:再力花组合床>菖蒲组合床>鸢尾组合床>鸢尾浮床组合床>空白床>茭白组合床>美人蕉组合床。组合床对两种形态磷的去除率无明显的相关性。人工湿地去除磷污染相关研究中结合基质、水污染浓度和植物,特别是在植物选择中结合植物组织结构类型综合考虑组合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344.
污泥堆肥过程中氮素形态的变化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贾程  张增强  张永涛 《环境科学学报》2008,28(11):2269-2276
以污水污泥(SS)为原料,小麦秸秆糠(WSB,粒径小于0.5cm)和小麦秸秆段(WSS,长度约3cm)为调理剂,采用强制通风静态好氧堆肥与自然通风好氧堆肥相结合的堆肥方法进行了为期120d的堆肥化处理,研究了堆肥化过程中各种氮素形态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堆肥过程中,2次处理的堆温变化明显呈现出升温期、高温期和降温期3个阶段.在堆肥过程中,处理ss WSB比处理ss WSS的堆体升温快,高温期持续时间长,并且堆体的含水率也高.处理ss WSB和处理ss WSS的pH值分别从初始的8.74和8.06下降为6.69和6.18,TN含量分别从21.16g·kg-1和11.57g·kg-1增加到31.93g·kg-1和28.02g·kg-1,C/N比分别从23.39和22.90下降到15.31和13.75,水溶性总凯氏氮(TKN(w))含量降低幅度分别为70.43%和34.05%,NH -N含量分别从3.43g·kg-1和1.31 g·kgll下降到0.35g·kg-1和0.42g·kg-1并且在2次处理中NH1 ;-N与pH达到最大值的时间相一致.处理SS WSS比处理SS WSB的高温持续时间短,NO-3 -N含量高,含量高,说明控制堆体的高温期持续时间,有利于硝化反应的进行.处理SS WSB和处理SS WSS的种子发芽指数(GI)在堆肥结束时分别为115.8%和97.52%,说明处理SS WSB的腐熟情况明显优于处理SS WSS.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形态的小麦秸秆作为调理剂对污泥堆肥中pH、NO;.N、GI、含水率、TN、水溶性凯氏氮(TKN(W))和NH 4-N含量变化的影响显著(P<0.05);对C/N比变化的影响不显著(P=0.125);2次处理中NH 4-N的含量对pH的影响均显著(P均为0.027).  相似文献   
345.
水体中形态汞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天然水体中汞的存在形态,介绍了汞的分离富集技术,评述了汞的各种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46.
Electro-assisted regeneration of ion exchange resin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Electro-assisted regeneration (EAR) for the mixed bed of strongly acidic cation and weakly basic anion exchange resins with the Al(OH)3 suspension in a three-compartment cell was investigated. The desalination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regenerated mixed resin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iciency of resin regeneration was strictly dependent on the voltage, regeneration time, and feed regenerant flow rate. The amount of the effluent reached 50 times the volume of the resins bed, and the conductivity was less than 1.0 μs/cm.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ER, the total effluent volume of EAR was about 1000 mL more than that of ER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and the outlet condu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e desalination and regeneration reaction mechanisms of the mixed resins indicated the regeneration efficiency of resin with Al(OH)3 as the regenerant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with H2O.  相似文献   
347.
铁和硫的形态转化与水体黑臭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黑臭水体概念及形成原因,分析了自然水体中铁与硫的赋存形态、转化过程和影响因素,阐明铁与硫的形态转化与水体黑臭的关系:以有机物为主的耗氧物质破坏水体中铁与硫循环因而造成Fe2+与H2S大量累积,出现水体黑臭现象。  相似文献   
348.
本文报道了黔北、黔东地区三个碳酸盐岩风化壳剖面中晶体石英的δ30Si值,利用硅同位素作为示踪剂,通过分析剖面中晶体石英的硅同位素组成来判别其硅质来源。结果表明:晶体石英的δ30Si值在0.8‰~1.7‰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同位素组成特征,与火山和热液(水)作用产物的δ30Si值不同,结合已有的资料证明晶体石英与火山或热液(水)作用无直接关系,而是来自碳酸盐岩酸不溶物中含硅物质风化产生的硅质流体,其中以硅酸矿物风化释放的硅质流体为主。利用植物岩中Ge/Si很小的特点来验证植物作用对研究剖面中硅质流体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作用的贡献相对较小,但在表土层植物作用的影响可能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49.
为筛选对甘薯茎线虫具有高毒力的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菌株,提取12株供试Bt菌株的晶体蛋白,溶解后加入到甘薯茎线虫悬浮液中,统计3 d和7 d后甘薯茎线虫的死亡率.经初筛和复筛后得到一株对甘薯茎线虫具有高毒力的Bt菌株YBT-008,其对甘薯茎线虫的LC50值为203.76μg/mL.研究了YBT-008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YBT-008在LB培养基上培养约12 h后进入稳定期,并且伴随芽胞的形成产生卵圆形的伴胞晶体;SDS-PAGE分析表明YBT-008可产生多种待鉴定的晶体蛋白类型,质粒检测显示该菌株有5条质粒条带.YBT-008的获得为利用Bt防治甘薯茎线虫提供了新型菌株和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350.
秸秆生物炭修复电镀厂污染土壤的效果和作用机理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某电镀厂污染场地重污染区域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秸秆生物炭对污染土壤进行稳定化试验,研究不同生物炭添加量(0、10、30、50、70和100 g.kg-1)条件下土壤中重金属全量和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秸秆生物炭能够改变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对该污染土壤有明显的稳定化作用。其中对铬的作用效果最明显,随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残渣态铬含量明显上升,100 g.kg-1生物炭添加量处理残渣态铬含量较对照(1 098.75 mg.kg-1)增幅最大,增加59.51 mg.kg-1;对铜和镍的稳定化效果受添加量的影响,当生物炭添加量分别在70和30g.kg-1以上时,对铜和镍有一定稳定化作用;对该污染土壤中锌则无明显稳定化作用。当生物炭添加量为50 g.kg-1时,4种重金属残渣态总量较对照(1 745 mg.kg-1)明显增加,为1 805.95 mg.kg-1,添加量也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