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7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443篇
安全科学   60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738篇
综合类   1711篇
基础理论   569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69篇
评价与监测   124篇
社会与环境   745篇
灾害及防治   86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6篇
  1975年   9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Previous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rural landowners' hunter access policies are determined in large part by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hunters, legal liability, conservation, and economic incentiv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pport this research and indicate that East Texas, USA, landowners' decisions to allow or restrict access are based, in part, on attitudes toward hunter behavior, hunting as a social activity, leasing as a management practice, and a perceived obligation toward wildlife stewardship. Attitude-based profiles of landowners who adopted one of four access policies are compared.  相似文献   
172.
The desire to capture natural regions in the landscape has been a goal of geographic and environmental classification and ecological land classification (ELC) for decades. Since the increased adoption of data-centric, multivariate, computational methods, the search for natural regions has become the search for the best classification that optimally trades off classification complexity for class homogeneity. In this study, three techniques are investigated for their ability to find the best classification of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s of the Mt. Lofty Ranges in South Australia: AutoClass-C (a Bayesian classifier), a Kohonen Self-Organising Map neural network, and a k-means classifier with homogeneity analysis. AutoClass-C is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find the classification that optimally trades off classification complexity for class homogeneity. However, AutoClass analysis was not found to be assumption-free because it was very sensitive to the user-specified level of relative error of input data. The AutoClass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may be no way of finding the best classification without making critical assumptions as to the level of class heterogeneity acceptable in the classification when using continuous environmental data. Therefore, rather than relying on adjusting abstract parameters to arrive at a classification of suitable complexity, it is better to quantify and visualize the data struc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ssification complexity and class homogeneity. Individually and when integrated, the Self-Organizing Map and k-means classification with homogeneity analysis techniques also used in this study facilitate this and provide information upon which the decision of the scale of classification can be made. It is argued that instead of searching for the elusive classification of natural regions in the landscape, it is much better to understand and visualize the environmental structure of the landscape and to use this knowledge to select the best ELC at the required scale of analysis.  相似文献   
173.
昆明市政污泥中植物养分含量与林地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昆明市5个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实地采样,以常规方法对污泥进行了化学分析,同时在昆明周边林地进行土壤调查。结果显示,昆明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含水率在80%以上,pH7~7.5,属中性反应;有机质含量、全氮(TN)、磷(TP)含量分别为567、51.4、57.2g·kg^-1,TN、TP养分大大高于传统农家厩肥中的含量。而昆明周边林地土壤中养分缺乏,需要适当的林地施肥。最后提出,林地利用是污泥资源化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污泥的林地长期施用仍存在潜在风险,对环境及生产的实际影响仍需要长期、定位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4.
以浙江近海为例,采用ArcIMS作为电子地图网络发布平台,集成ASP和Report Service技术,同时采用遥感水质反演的方法获取水环境信息,建立了基于WebGIS的近海水环境质量评价系统.本文讨论了系统的设计思路、数据组织和开发流程,初步实现了水质和水产品质量信息的统计分析、评价咨询、网络发布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5.
为了解鄂州市蔬菜地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对鄂州市蔬菜地土壤进行采样,并对其重金属铜、铅、镉、铬、汞、砷含量进行测定。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其中土壤重金属元素单因子污染指数(Pi)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铜(Cu)>汞(Hg)>铬(Cr)>砷(As)>铅(Pb)>镉(Cd)。其中铜、汞、铬、砷属于中度污染,铅、镉处于警戒线中。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表明鄂州蔬菜地土壤整体受到了轻度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76.
本文介绍了安吉地区地质灾害的调查概况,对其成因类型,时空分布,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和防治对策作了探讨,这圣方政府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具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7.
近15年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利用2期土地利用图形数据对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发现:1985~2000年该地区耕地增加15.34%,林地增加2.48%,草地减少6.28%,水域减少7.72%,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增加1.99%,未利用地减少4.04%;其中草地向耕地转化的面积最大,为4932.00km2,占全区土地利用变化总面积的63.85%,转化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向科尔沁沙地边沿及其外围扩展的态势。经相关分析及文献调研得知,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是研究地区耕地增加、进而导致系列土地利用变化的根本原因;此外,土地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宏观政策也是影响区域土地利用变的重要人文驱动力。  相似文献   
178.
太子河河岸带土地利用类型与硅藻群落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评价河岸带土地利用对河流硅藻群落的影响,于2012年5月对太子河河岸带4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森林用地、森林耕作用地、耕地、城镇建设用地)下38个采样点的硅藻群落和水环境特征进行采样分析. 结果表明:森林用地的指示种为膨大桥弯藻(Cymbella turgida)、优美桥弯藻(C. delicatula)、弧形峨眉藻(Ceratoneis arcus)、Gomphonema trancatum等寡污指示种;耕地的指示种为颗粒直链藻(M. granulate)、库津小环藻(Cyclotella kuetzingiana)、线形菱形藻(N. linearis)、尖布纹藻(Gyrosigma acuminatum)等污染指示种. 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相同土地利用类型区域内,硅藻群落结构特征较为相似. 典范对应分析显示,ρ(CODMn)、ρ(SS)(SS为悬浮物)和ρ(TDS)(TDS为总溶解固体)是影响硅藻群落结构特征的主要水环境因子.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区域内硅藻群落结构特征差异显著,其中,森林用地内硅藻生物指数(17.98)和硅藻属数量(17.33个)最高,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2.22)和Pielou均匀度指数(0.54)最低;耕地内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最高,分别为3.37和0.82;城镇建设用地内物种丰富度(11.00)、硅藻生物指数(9.20)和硅藻平均密度(0.71×104 L-1)最低. 研究显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通过对水环境因子的影响进而影响硅藻群落的变化,其中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所占比例较高的河流水环境质量和硅藻群落状况最差;太子河河岸带土地利用类型对河流硅藻群落结构影响显著,并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79.
以塔里木盆地南缘克里雅绿洲作为典型区,分析1991-2001年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克里雅绿洲在1991-2001年土地利用变化很明显,生态服务价值从1991年的10.004×10^8元降到20,01年的8.792×10。元,生态服务价值损失了12%,平均每年净损失生态服务价值32.2元/hm^2湿地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最大,变化率高达-37.54%。湿地、水体面积变化的绝对量高、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指数大是导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降低的主要原因。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克里雅绿洲生态服务价值对生态服务功能指数是缺乏弹性的,研究结果是可信的,可为研究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0.
为估计一定区域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论文在探讨基本农田涵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人均基本农田需求面积的计算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复种指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单产水平以及城市化水平等因素。以江苏省为例,计算1985-2004年江苏省城乡居民人均粮食消耗总当量。在此基础上,计算1985-2004年江苏省人均基本农田需求面积以及估计2005-2020年江苏省人均基本农田需求面积。结果表明,1985-2004年之间,江苏省人均基本农田需求面积平均值为0.054hm2,考虑在外饮食情况时,该值为0.059hm2;2005-2020年之间江苏省人均基本农田需求面积平均值为0.057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