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篇
  免费   302篇
  国内免费   56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98篇
综合类   467篇
基础理论   243篇
污染及防治   114篇
评价与监测   42篇
社会与环境   130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5年   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发达与欠发达地区耕地保护行为中的利益机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当前发达与欠发达地区耕地保护上的利益矛盾入手,以它们之间的内在经济关系为基础,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简单的经济模型,对上述矛盾“零和博弈”的长期效应进行了揭示,并讨论了消除这种不良影响的政策或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32.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ltivated land use functions and the land rental decisions of rural households in three Dominant Functional Zones of Hubei, Chin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41.10% of the rural households in the study areas participated in the land rental market. The land rental market in the Key Development Zone has both a higher participation rate and land rent;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Zone has a higher participation rate but a lower land rent; and the land rental market in the Key Ecological Zone is underdeveloped. The difference in regional function and economic level leads to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the cultivated land use multifunction. Overall, the cultivated land function of rural households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ir land transfer behavior. The higher the Functions of Economic Contribution, Food Production, and Pension & Employment, the more willing the rural households are to rent in the land, while the higher the Function of Inheritance and Retainment of the cultivated land use, the more likely the peasants are to retain their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Furthermore,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Key Development Zone than in the Key Ecological Zone.  相似文献   
33.
我国中西部生态脆弱带坡耕地水土流失及坡地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部生态脆弱带是我国坡耕地集中分布地区 ,坡耕地水土流失是中西部生态脆弱带水土流失的主要类型 ,坡地梯化是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和实现坡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 ,国家应加大投资力度开展以坡地梯化为中心的坡耕地综合开发整治工作  相似文献   
34.
The species diversity and structure of the tree, herb–dwarf shrub, and moss–lichen layers in the biogeocenoses (BGCs) of pine forests of the Kola Peninsula were analyzed in the zone affected by the Pechenganikel Combined Works. Relationships of the diversity of phytocenoses with the amount of atmospheric fallout 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accessible compounds of polluting elements (nickel and copper) and nutrients (potassium, magnesium, and nitrogen) in forest litters were revealed.  相似文献   
35.
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与区域补偿标准的合理确定是保证耕地保护区域补偿实施效果的关键。针对以往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忽视耕地资源禀赋与社会经济发展差异的不足,本文构建分区异步元胞自动机模型开展了耕地区际布局优化,并据此优化区域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研究中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与耕地非农化收益及耕地赤字/盈余水平脱节、难以真正起到耕地保护杠杆作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以耕地资源价值为基础,引入耕地非农化收益确定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并根据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优化结果测算区域耕地赤字/盈余水平对耕地保护区域补偿价值标准进行修正,以实现"以布局引导补偿,以补偿实现保护"。以全国首批"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武汉城市圈为案例区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确定区域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可以在实现全区域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使区域耕地非农化压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有利于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2以耕地非农化收益和耕地资源价值为基础,采用区域耕地赤字/盈余进行修正得到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可以起到激励耕地保护的杠杆作用;3基于目标责任区际优化的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是协调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用地扩张与耕地保护矛盾的重要途径,能起到激励耕地保护、抑制耕地非农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长江流域冬季农业主要作物的耕地竞争机制及案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流域是世界最大的油菜籽生产带,增加油菜籽种植面积和产量是提高我国油料供给能力的重要方面。在该区域,油菜籽和小麦是最主要的冬季农作物,也是具备耕地竞争关系的2种主要作物。在对长江流域这两种作物的耕地竞争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耕地竞争力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实地调查的数据与结果,对油菜籽和冬小麦的耕地竞争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油菜籽耕地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单产、收购价格、机械化水平、劳动力价格及国家政策;稳定油菜籽收购价格是提高油菜籽耕地竞争力的关键;随着农村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油菜籽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成为影响种植效益的重要因素;国家补贴的影响作用不大。另外,结论也表明长江流域存在很大的油菜籽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37.
三峡库区坡耕地利用与水土保持种植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三峡库区耕地资源十分有限,且坡耕地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陡坡地多,在不良的耕作方式下肥力低下,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在分析三峡库区自然条件与坡耕地资源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坡耕地种植制度与土壤侵蚀的关系,提出通过合理搭配作物种类进行多熟制间套作,一年生农作物与多年生经饲作物间作及农作物与木本植物等高间作等手段来建立坡耕地水土保持种植制,从而达到减轻土 蚀之目的。  相似文献   
38.
基于能值分析的武穴市耕地利用效益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耕地利用效益评价,对实现农业生态文明和耕地高效持续利用具有指导意义。结合能值分析、自相关等方法,评价和分析了2002~2011年武穴市耕地利用效益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10a来武穴市耕地利用效益的能值投入和产出处于上升趋势,增长速度分别达58.17%和61.29%;能值投入中工业能值所占比重最大,超过总量的70%以上,2011年达到82.17%;耕地集约度增加6.60×1015sej的同时环境压力也在变大,耕地环境负载率由2002年的2.88上升至2011年的4.61;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武穴市各乡镇单位面积耕地能值投入和产出具有较明显的东高—南低—西平的聚集特征。研究结果对优化武穴市农业生产物化投入结构、提高产出效果,实现耕地高效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9.
本文在分析长江三峡工程用地特点的基础上。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实施耕地补偿制度中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调查研究,认为应从新的视角来认识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耕地占补平衡问题。进而探索耕地补偿制度实施的新途径和新方式。应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适当调整的基础上.将“以地补地”和“缴费补地”的方式相结合。既通过土地整理.在提商土地质量的前提下增加耕地的有效面积:又要落实耕地开垦费.扶持库区的土地整理。从而使库区的耕地占补制度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0.
耕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耕地利用的集约度实质上是农户在其所面临的各种经济和制度环境约束条件下,所采取的不同耕种行为的直接结果和体现.本文试借助分析影响农户耕种行为的相关因素来探讨其对耕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利用Eviews 6.0统计软件,综合应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以湖北省为例,剖析耕地集约利用与其影响因素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效应.研究表明:在长期,户均农业劳动力人数、农业比较收入和耕地的产权保障对耕地利用的集约度存在正向影响,其增加1个百分点,将导致耕地利用的集约度分别提高0.166、0.430和0.035个百分点;农民家庭人均农业生产支出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对耕地利用的集约度存在负向影响,其增加1个百分点,将导致耕地利用的集约度分别下降0.004和0.008个百分点.而在短期,各影响因素对耕地利用集约度的作用方向相同而作用力大小不同.户均农业劳动力人数和农业比较收入对耕地集约利用的作用程度在短期与在长期是相似的;但耕地的产权保障和农业生产成本的变化对耕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却更多体现在长期.因此,立足于稳定产权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农业政策导向更有利于在长期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