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43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146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分析了电子式汽车仪表转速表机芯关键零件之一极环的成形工艺及经济性,并把设计该零件模具的几种设想作对比,得到既经济,效率又高的零件成形工艺.  相似文献   
102.
设计了一种防止回弹和提高制件刚性的转轴弯曲模,阐述了其模具结构及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03.
在冷镦生产中 ,当零件的头部变形较大时 ,通常采用大料及缩径的加工方法。使用该方法冷镦凹模寿命低。通过理论分析和大量的实验后 ,成功地采用双锥度锥形模加普通凹模的生产方式 ,生产头部变形较大的零件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大大降低了零件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4.
对加工过程中影响凸凹模具制造精度的因素进行了深入仔细的研究。尤其对于小间隙模具的制造,就如何提高制造工艺水平,保证加工质量等,提出了一些独到见解。在硅钢片凸凹模具制造特点及工艺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生产实际的具体情况,解决了硅钢片凸凹模具在制造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05.
盒形件多点常力压边拉深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盒形件拉深成形 ,提出了在周向多个位置施加压边力的方法 ,且根据常力压边原理 ,用弹簧和橡胶作弹性元件 ,可根据需要在不同位置施加不同的压边力 ,且每个位置的压边力在拉深过程中保持定值。以此设计的模具所提供的压边力 ,更适合复杂零件的成形 ,也更符合拉深工艺对压边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6.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杉木林皆伐后林地土壤肥力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皆伐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杉木林林地土壤(δ0-20cm)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皆伐后林地土壤生生物数量增加,土壤酶活性增强,增强的幅度以水解酶活性为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均下降;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下降,速效养分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呈下降趋势;土壤交换性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变差。表5参10  相似文献   
107.
皆伐炼山对林地养分元素资源迁移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林地皆伐火烧后生物量和养分元素资源迁移状况。结果表明:皆伐后移出林地生物量占林分地上部分总生物量80%以上,移出林地养分元素Ca、Mg占林地地上部分Ca、Mg60%以上,N、P、K则低于50%;采伐剩余物在火烧过程中N损失率高达95%,P、K、Ca、Mg损失相对较少;火烧后表层土壤N、P有一定损失,Ca、K、Mg则有所增加。皆伐火烧基本上将整个林分生长期所积累起来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养分元素全部迁移出林地。  相似文献   
108.
介绍了250摩托车变档轮挤压工艺与模具,该模具结构具有节省贵重模具材料、易于加工、更换方便的特点,可供类似挤压模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9.
森林采伐更新效益综合评价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以用材林为主的森林采伐更新效益综合评价的几个基本问题。论述了采伐更新的特点,提出了综合评价的三个主要方面,四条基本原则以及基本方法与指标体系。最后对采伐更新的生产效益、生态与社会效益评价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0.
The effects of three re-designed models of sewing scissors on hand performance measures, discomfort and usability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conventional scissors. Adjustments were made to the scissors handle with emphasis on more neutral wrist postures (bent handle - model A), correction of the thumb's position and movements (model B) and reducing hand/finger discomfort (model C) while working with the tool. The results showed some improvements in hand performance, muscular effort, usability and discomfort with model B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model. Better hand performance and usability and lower discomfort were recorded with model C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model.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orrection of the thumb's position and movement (model B) or even reduced hand/finger discomfort (model C) are perhaps more important considerations in scissors design than improved wrist posture (model A) for improving users' performance and usability of the to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