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16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0篇
综合类   146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41.
复杂工业系统中人因失误根本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在现代大规模复杂人 -机 -环境系统中 ,人因失误诱发的故障或事件呈上升趋势。人因事件的根本原因分析 ,对于防范复杂系统中事故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人因事件根本原因的分析包括 :需要分析的人因事件的确定 ;对事实进行调查 ,分析调查结果 ;确定根本原因 ;制定纠正措施 ;完成最终报告。人因事件的分析最终需要找出失效屏障并提出修补的方法 ,笔者采用事件与原因因子分析技术来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 ,需要绘出事件和原因因子图 (E&CF图 ) ,而E&CF图可以显示出从开始到结束全过程中事件发生的正确次序 ,通常包括失效屏障 ,预先存在的条件、次级事件、不恰当的动作和形成事件的原因因子。形成人因事件的原因因子在复杂工业系统中 ,可以分成 12个部分。笔者给出了核电厂蒸汽发生器 (SG)主给水阀门泄漏的人因事件的分析实例 ,确认了该实例中失效的屏障和事件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纠正措施。  相似文献   
342.
拟建中的某工程场址经工程地质勘探和基础开挖发现一规模较大的北西向断层.本文通过对该断层的地貌形态、断层面宏观结构、断层带内物质的显微构造分析以及第四纪地层的~(14)C测年,对该断层进行了活动性鉴定,并提出了工程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43.
以大辽河为例分析中小河流入海通量的估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目前河流入海通量估算方法的比较分析,针对我国北方的大部分河流属中小河流,监测频率不高,潮周径流量与进潮量之比很小的情况,指出了估算河流人海通量的技术障碍,分析各种河流、河口通量估算方法的误差来源、应用条件,比较潮时通量法、水期加权法、年平均法、概率分布法以及对流-扩散模式法等各种时段通量的估算方法.从河口上游水文站时段通量、河口段流达率、区间排放量的关系出发,提出实用化的河流人海通量的计算方法,并用于水质监测频率较低的感潮河流人海通量的估算和分析.通过对2003年大辽河人海通量进行实例计算,全面考虑时段离散通量,验证了方法估算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44.
为提高无人机(UAV)安全风险评估的精确性和置信度,在坠地安全风险评估过程中,考虑航迹误差导致的事故瞬间UAV位置和高度的不确定性,及其对坠地撞击点和撞击速度的影响,分析UAV坠地的水平位置误差和高度误差分布特征,确定UAV失效瞬间位置和高度,建立坠地撞击点预测模型,计算其坠地撞击速度,并以M210-RTK型UAV为例,分析不同航迹误差对坠地时间、地面撞击点位置和坠地动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航迹误差作用下,坠地撞击点分布遵循正态分布特征;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航迹误差对坠地位置的影响逐渐下降,高度误差对坠地动能的影响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345.
为提高安全仪表功能(SIF)要求时危险失效平均概率(PFDavg)计算结果的精确度,提出1种能准确计算SIF在多重共因失效影响下的PFDavg的数学模型。建立包含多重共因失效的系统失效故障树,然后利用多故障冲击模型区分普通失效率和多重共因失效率,根据瞬时不可用率的定义和故障树的逻辑关系计算出SIF的瞬时不可用率;基于PFDavg的定义,计算出SIF的PFDavg,以某化工企业SIF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方法有效考虑了多重共因失效对SIF的影响,通过模型计算出SIF的PFDavg大于基于马尔可夫(Markov)方法的软件计算结果,但二者处于相同的数量级。模型在评估SIF的PFDavg时比传统方法偏保守,能提高安全仪表功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46.
为研制矿山呼吸性粉尘浓度个体监测仪,采用MIE光散射方法,试制以红外线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呼吸性粉尘浓度个体监测仪,该监测仪主要由气路部分、光路部分及电路部分组成。利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自制的粉尘简易试验装置,在气体流量为2 L/min、颗粒粒径不大于5 μm的条件下,研究试制仪器电压输出值和流入粉尘质量浓度二者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粉尘质量浓度下的输出电压数据,在0~300 mg/m3测量范围内,试制仪器输出电压值和粉尘浓度之间具有线性函数关系,说明呼吸性粉尘浓度个体监测仪是合理可行的;粉尘监测仪测试结果与比对仪器测量结果对比分析可知,测量误差最大为1.59%,满足粉尘检定规程要求。  相似文献   
347.
在介绍生活事件分析法以及分析该法不足的基础上,从持续影响时间、多事件影响叠加、生活事件统计时间范围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改进,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改进的生活事件分析法的有效性,为铁路管理部门对人因事故的控制及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48.
针对基于距离约束的井下定位算法本身存在的近似误差,尤其在锚点附近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通过改进算法,引入1个误差系数ω,并以此为依据,来选取误差较小的边作为定位信息来源,同时引入修正系数ε来进行修正分割点,使其更加接近于垂足,以此来减少定位的误差。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平均定位误差远小于原定位算法,约为1/4;改进算法的最大误差小于1.5 m、最小误差为0.2 m;改进算法不仅定位精度优于原定位算法,且计算复杂度较低,更加适用于深井环境定位。  相似文献   
349.
建筑物火灾中人员群集避难行为可靠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人在建筑物火灾中的群集避难行为规律,对建筑物火灾中人员群集避难行为可靠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350.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s and land-use planning require reliable information on the botanical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habitats. There have been numerous academic studies of inter-observer variation in species-inventory and habitat mapping, but studies addressing the prevalence of inter-observer variation and consequences of poor quality data in professional practice are lacking.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se questions via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environmental professionals, using the standard Phase 1 and National Vegetation Classification (NVC) survey methods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e survey revealed that misidentification of habitat types within survey reports was relatively common (approximating to 20% of all reports seen by respondents over the previous five years). Approximately 40% of respondents who had encountered erroneous reports stated that these had led to inaccurate initial site ecological assessments. Additional field surveys and discussions with surveyors were commonly used to resolve these issues, but for Phase 1 and NVC 26% and 34% of respondents, respectively, had encountered one or more cases where errors resulted in negative consequences for clients commissioning surveys (in terms of extra costs and project delays). Net loss of biodiversity arising from inaccurate reports was reported in at least one instance by 32% and 38% of respondents for Phase 1 and NVC surveys, respectively – results that may contribute to the attrition of natural capital within the UK. The study highlights the need to extend studies of inter-observer variation to consider impacts on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s and decision-making in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introducing an accreditation scheme (favoured by the majority of respondents to the questionnair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