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7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366篇
安全科学   91篇
废物处理   94篇
环保管理   142篇
综合类   831篇
基础理论   218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20篇
评价与监测   145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降尘采用全自动石墨消解仪消解,用电感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降尘中的Cu、Ni、Zn、Pb、Ba、As、Mn、AL、Fe、Cr、Sr、Cd、Ti等13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选择合适的波长,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各元素的分析信号值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分析标准土壤样品都在不确定度范围内.并计算其空白加标和样品加标回收率,建立了测定降尘中重金属的最优消解方法.结果表明,空白加标和样品加标回收率均处于合理范围,分别为90.1%~104%和85.9%~96.7%.  相似文献   
852.
西宁近郊大气氮干湿沉降研究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本研究在青海省西宁市城郊二十里铺莫家泉湾气象站开展了完整的2年(2014和2015年)大气无机氮干沉降和混合沉降(湿沉降加部分干沉降)监测.干沉降估算通过被动采样器采集的NH_3和NO_2浓度和Geos-Chem全球化学模式模拟的气体干沉降速率相乘获得;混合沉降的测定采用雨量器.结果表明,气态NH_3和NO_2年均浓度分别为8.8μg·m-3和19.6μg·m-3,且2015年NH_3月均浓度显著高于2014年.NH_3浓度的季节变化呈现春夏高、秋冬低的特征,而NO_2浓度季节变化幅度较小.降水中NH_4~+-N和NO-3-N年均浓度为2.2 mg·L~(-1)和1.8 mg·L~(-1),秋季降水NH_4~+-N浓度比其他季节低55%,而NO-3-N浓度在秋冬季比春夏季高约26%.气态NH_3和NO_2的干沉降量分别为9.0 kg·(hm~2·a)~(-1)和2.8 kg·(hm~2·a)~(-1),降水中NH_4~+-N和NO-3-N的混合沉降量分别为7.6 kg·(hm~2·a)~(-1)和6.2 kg·(hm~2·a)~(-1).还原态氮(NH_3和NH_4~+-N)在氮沉降中占主导地位.大气氮素总沉降(干沉降加混合沉降)量为25.6 kg·(hm~2·a)~(-1),为城郊农田提供重要的环境养分;但这一氮素输入量超过了陆地生态系统氮沉降临界负荷[10~20 kg·(hm~2·a)~(-1)],意味着研究区周边林地(如北山)和水体生态系统面临"氮饱和"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853.
马明  孙涛  李定凯  王定勇 《环境科学》2017,38(12):5056-5062
为全面调查森林生态系统各层次降水水质状况以及对降水中各离子的截留特征,于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对重庆市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大气降雨、林内降雨、地表枯透水、土壤渗滤液进行了持续1a的水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缙云山大气降雨偏酸性(pH=4.75);土壤层和林冠层均能调升降雨的pH值,其中土壤层对pH值的调升幅度最大,其次为森林林冠层.森林林冠层对NO_3~-、Na~+有一定的吸附净化作用,降雨能够淋溶森林林冠层的NH_4~+、SO_4~(2-)、PO_4~(3-)、Mg~(2+)、Ca~(2+)和K~+.另外,枯枝落叶的降解导致构成植物组织的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进而促使各离子质量浓度在地表枯透水中增加.森林土壤中的官能团以及胶体能够吸附并中和渗滤液中的NO_3~-、SO_4~(2-)、NH_4~+、PO_4~(3-)、K~+和Mg~(2+),同时长期处于酸性条件下的土壤层也释放出部分Na~+、PO_4~(3-)和Ca~(2+).该森林生态系统对大气降水中各离子具有较强的截留作用,但各层次对降水中的各离子表现出的截留特征不尽相同,其中以林冠层的截留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854.
滇池大气沉降氮磷形态特征及其入湖负荷贡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研究季节变化和降雨量对滇池各种氮磷形态浓度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沉降的各种氮磷形态浓度,探讨滇池湖面氮磷对水污染的贡献.结果表明,滇池大气沉降氮浓度普遍符合雨季低,旱季高的特点;大气沉降氮磷负荷与降雨量正相关,季节性变化主要呈雨季高,旱季低.大气沉降氮负荷以DIN为主,占总氮沉降负荷的63. 70%;磷负荷以PP为主,占总磷沉降负荷的45. 54%,过度施肥和肥料中氮磷的流失是大气湿沉降中主要的氮磷来源.结合入湖河流数据,滇池大气沉降中TN和TP的沉降量分别为河流入湖负荷的6. 14%和12. 76%,因而滇池主要污染来源仍然是入湖河流带来的负荷.但滇池大气沉降氮磷通量与其他地区相比处于中等偏上地位,所以该贡献仍需重视.  相似文献   
855.
选择上海城市化地区的绿地、水体、道路、工地及空中5个类型的环境区域,定期收集大气干湿沉降。测定其大气沉降通量及CODCr、TN、TP的沉降量,并计算分析了其对城市景观水体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仅受大气干湿沉降影响的条件下,水质处于地表水V类中值、水深为0.5m、1.0m、1.5m和2.0m的城市景观水体,经过28d、54d、83d和214d即可转变为劣V类水体。通过实例分析,提出了应对大气干湿沉降影响的水质保持措施。研究成果为城市景观水体的水质保育提供了评价依据与借鉴。  相似文献   
856.
基于Dijkstra算法的乡镇消防站选址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规划时,影响消防站设置的因素很多,最短路径问题是消防站选址的关键内容。主要讨论了基于Dijkstra算法在广大农村辖区内合理的进行乡镇消防站选址的问题,简述了Dijkstra算法在乡镇消防站选址中的应用思路,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论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将各乡镇的交通网络图等效为带权的拓扑结构图,将消防站和各乡镇转化为图上的各个顶点,得出消防站节点到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最短耗时),然后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我们所需的路径和节点并建立合理的消防站。该方法为乡镇消防站选址的综合解决方案创造了有利条件,对于广大农村辖区的乡镇消防站选址提供了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857.
南方酸性森林土壤中铝的形态分布与活化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继鹏  张逸  钱诚  何骞  相秀娟  郭景恒 《环境化学》2011,30(6):1131-1135
利用华南和西南森林小流域的长期观测结果,综合分析了土壤酸化过程中铝的形态分布与活化机理.结果显示,土壤水中单体铝(Ala)在10—400μmo·lL-1之间,其在不同流域的差异与土壤酸化密切相关.无机铝(Ali)是土壤水中单体铝的主要形态,有机铝(Alo)比例不足20%.在酸度高的土壤中Al3+是无机铝的主要形态,在酸...  相似文献   
858.
针对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于鼎湖山采集的大气湿沉降进行分析,旨在了解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有机酸湿沉降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鼎湖山甲酸、乙酸和乙二酸的当量平均浓度分别为4.12μeq.L-1、3.39μeq.L-1、2.51μeq.L-1,分别占已测定有机酸的41.1%、33.9%和25.0%;有...  相似文献   
859.
化工厂场地酸化土壤工程化中和修复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江苏某化工厂酸化地块进行了氧化钙中和修复工程研究。Ⅰ、Ⅱ、Ⅲ号地块剖面混合土样pH值分别为3.56、4.68和4.74,土壤修复目标定在pH值为6~8基本近中性。通过室内试验确定Ⅰ、Ⅱ、Ⅲ号地块土壤生石灰掺混比例为0.5%、0.3%和0.3%;现场中试后Ⅰ、Ⅱ、Ⅲ号地块石灰掺混比例调整为0.7%、0.35%和0.3%;中试结果用于场地机械搅拌工程修复,修复过程中定期随机采样对中和效果进行连续监测。监测结果基本达标后请第三方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估,最后土壤回填压实。修复结果表明借助于科学的石灰添加量和工程机械混合措施,能快速有效地修复酸化地块土壤。  相似文献   
860.
面向污染场地的环境修复功能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回顾环境功能材料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将材料按功效分为固化/稳定化材料、氧化还原剂类材料以及催化剂类材料,重点对固化/稳定化材料进行了介绍。根据环境材料科学的发展前沿提出了污染场地环境修复功能材料的发展趋势,并总结了功能材料开发与应用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