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9篇
  免费   401篇
  国内免费   1904篇
安全科学   412篇
废物处理   773篇
环保管理   991篇
综合类   4313篇
基础理论   447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370篇
评价与监测   117篇
社会与环境   42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347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457篇
  2011年   446篇
  2010年   362篇
  2009年   418篇
  2008年   327篇
  2007年   535篇
  2006年   632篇
  2005年   477篇
  2004年   410篇
  2003年   404篇
  2002年   336篇
  2001年   297篇
  2000年   261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3篇
  197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将臭氧分别与超声波、H2O2、紫外光等联用,深度处理干法腈纶生产厂生化池出水,对各种联用技术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流量2 L/min、反应时间30 min、臭氧加入量3.5 g/(L?h)的条件下,当超声功率为300 W时,臭氧-超声联用技术的COD去除率为30.0%;当H2O2加入量为0.4 mL/L时,臭氧-H2O2联用技术的COD去除率为50.7%;当紫外灯功率为40 W时,臭氧-紫外光联用技术的COD去除率为49.9%;在各种联用技术中,臭氧-H2O2联用技术的运行成本最低(为7.5 元/t),且处理后出水COD为143 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石化工业COD标准值修改单》中的一级排放标准。综合考虑,臭氧-H2O2联用技术是深度处理干法腈纶废水的最优工艺。  相似文献   
62.
采用芳香聚酰胺膜(NF-1#)、复合膜(NF-2#)和聚酰胺复合膜(NF-3#)深度处理棉针织品印染废水,考察了膜分离性能及膜污染情况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操作压力为0.5MPa、废水温度为25~35℃、废水pH为7的条件下,NF-1#膜处理效果最佳,COD去除率最高,为76.0%~85.0%;脱盐率也最高,达90.0%。膜过滤后浓水送污水厂处理,产水回用于车间生产。操作压力增高、废水温度升高和废水pH增大均导致滤饼层阻力(Rc)和膜过滤过程中的总阻力(Rt)增加,Rc是Rt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导致膜透过通量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3.
针对目前我国污染源监控数据缺乏深层次利用,监测数据对污染源不能有效预警的状况,以S市某污水处理厂为例,在全面分析2010年出水COD在线监测数据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基于频次分析法的预警阈值确定方法,确定了污水处理厂排放不同警情的阈值范围.结果显示,污水处理厂全年出水浓度集中在40~60mg/L,16:00,20:00以及22:00排水COD较高,超标率大,应加强监控.污水厂正常、一般、不正常以及极不正常状态阈值范围分别可设为小于30%频次、20%频次、10%频次以及超过10%频次对应的浓度范围.对污水厂全年监测数据进行警情状态验证,结果显示全年正常、一般、不正常以及极不正常状态出现的比例分别为70.4%、9.9%、9.8%以及9.9%.  相似文献   
64.
生物膜中群体感应因子细菌的分离及成膜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硝基苯甲酸废水处理系统的生物膜中分离到2株分泌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菌株M10和M22,测试表明M10产生4种AHL信号分子,M22产生3种AHL信号分子.以E.coliDH5α为对照,测定了这2株菌的成膜能力及群游力,M10和M22均表现出一定的成膜力和群游力,对比而言,M22的成膜能力较强,而M10的群游能力较强,M10和M22经个体形态、生理生化反应及16SrDNA测序初步鉴定均属Aeromonassp..  相似文献   
65.
污水污泥低温热解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污水污泥低温热解是一种发展中的能量回收型污泥热化学处理技术。本研究对此过程进行了间歇实验研究,取得了最高能量回收率时的反应条件。以此为基础并结合文献数据,讨论了过程的能量平衡影响因素和经济估算问题。结果表明,最优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70℃,停留时间30min;全过程能量平衡主要受脱水泥饼含水率影响,临界含水率78%;过程处理成本低于焚烧法。  相似文献   
66.
通过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硫酸盐有机废水的实验数据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建立了ABR处理硫酸盐有机废水的BPNN模型,通过测试对比,找出了较优训练函数为traingda,较优训练次数为1 900.利用分割连接权值法(PCW)对影响出水SO42-和COD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进水COD、SO42-、pH、COD/SO42-和HRT对出水SO42-和COD均产生一定影响,其中进水pH对出水SO42-和COD的影响最大,相对重要性(RI)指数分别为30.79%和23.44%;并通过样本试验数据分别建立了对SO42-和COD去除率的限制因子仿真模型,为预测硫酸盐有机废水的厌氧处理过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7.
以丙烯酰胺(AM)和烷基酚聚醚(APAP)为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流动性好的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PAM-APAP)。考察了乳化剂和引发剂的种类、单体总质量分数、单体配比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备PAM-APAP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单体总质量分数35%、m(AM)∶m(APAP)=9.0∶1.0、Span80+Tween80复配乳化剂加入量为油水总质量的7%、m(Span80)∶m(Tween80)=7.0∶1.5、V50加入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5‰、反应温度50℃。PAM-APAP具有较好的絮凝效果,与其他絮凝剂相比用量较少,在加入量为100mg/L时,对聚合物驱油中产生的含聚合物污水的浊度去除率为87.9%,去油率为89.5%,且絮体不黏壁。  相似文献   
68.
亚微涡旋的混凝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粒子图像速度场仪(PIV)测得了Taylor-Couette反应器旋转内筒和固定外筒间的环隙流场图像.所得图像表明环隙间存在亚微尺度的涡旋.同时实验研究了在Taylor-Couette反应器环隙间不同涡旋形态下聚合氯化铝(PAC)对高岭土悬浊液的混凝效能.结果表明,在波涡流(WVF)形态范围内混凝效能达到了最大(50%以上),这可归因于涡的闭合特性及其随时间的膨胀和收缩.但在波涡流形态范围以外得到的混凝效能相对较低,可归因于相互连通的非闭合涡特性.  相似文献   
69.
采用臭氧氧化—包埋菌流化床生物处理组合工艺对煤气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当臭氧的质量浓度20 mg/L、臭氧进气流量1.5 L/min、臭氧通气时间30 min、包埋菌流化床水力停留时间24 h时,臭氧氧化工序的COD去除率达到30.0%~40.0%,总酚去除率达到100.0%;包埋菌流化床工序的COD去除率达到60.0%以上,氨氮的去除率大于95.0%;经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COD<60 mg/L,ρ(氨氮)<1.0 mg/L,ρ(总酚)未检出,色度小于50倍,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0.
聚乙烯醇包埋厌氧活性污泥处理废水的最优化条件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研究以聚乙醇为主要包埋材料的混合载体法固定厌氧活性污泥处理有机废水的最优化条件。混合载体由聚乙烯醇(PVA)、0.15%海藻酸钠,2%Fe粉,0.3%CaCO3,4%SiO2粉末组成,结果表明,PVA8%,初始污泥浓度15%时最适宜,凝固凝饱和硼PH对包埋效果有影响,用Na2CO3调节硼酸PH至6.7可使包埋颗粒强度及产CH4活性提高,混合载体法有效地解决了固定化细胞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所面临的成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