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1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227篇
安全科学   273篇
废物处理   93篇
环保管理   1916篇
综合类   2062篇
基础理论   745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50篇
评价与监测   138篇
社会与环境   1379篇
灾害及防治   17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408篇
  2012年   342篇
  2011年   410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271篇
  2007年   414篇
  2006年   414篇
  2005年   337篇
  2004年   345篇
  2003年   325篇
  2002年   314篇
  2001年   267篇
  2000年   293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5篇
  197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611.
上海潜在滨海旅游资源调查及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的海岸线蜿蜒460km,涉及5区1县,潜在滨海旅游资源亟待开发。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潜在上海滨海旅游资源的现状,结合上海独特的自然禀赋和社会经济条件,参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2003),在对上海潜在滨海旅游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研究了上海潜在滨海旅游资源分类,分析了潜在滨海旅游资源特征和资源富集区状况,选划出上海应重点开发的6大潜在滨海旅游资源区,并分别就各资源区的开发对策与建议提出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612.
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根据湖北省具体区域特征,通过构建湖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得出湖北省12个地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5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指数以及区域综合可持续发展指数。从总体上看,湖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处于偏低水平,其中武汉市是唯一具有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城市,但优势地位不明显;其它城市可持续发展5个系统均存在发展不平衡状况,且城市特色不突出。  相似文献   
613.
刘少艾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0):916-917,948
从对“周庄现象”的思考提出了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而激励旅游地居民参与的两种因素——物质激励因素及非物质激励因素,分析了两种激励因素的运用与作用机理,认为激励手段的使用要根据旅游地的发展阶段有重点地确定,这样才能激发旅游地居民积极参与到旅游业的发展中去。  相似文献   
614.
胡文海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0):942-944,951
从旅游资源、交通区位、旅游产业基础3个方面分析了池州旅游产品开发条件,指出了池州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着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市场营销乏力、旅游产品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构建了两大品牌、八大系列、六条特色旅游线路的多层次旅游产品体系,最后提出了池州旅游产品开发的思路:规划先行,优化布局;科学定位,错位开发;区域联动,借力开发。  相似文献   
615.
在分析区域开发中的环境规划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区域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规划目标和程序,提出了编制区域环境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616.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生态现代化研究》回顾了世界生态现代化的历程,总结了经验,介绍了世界生态现代化的基本原理,分析并评价世界各国生态现代化的水平,进而提出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战略思考。这个研究报告指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一一生态现代化,为此我国必须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走综合生态现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617.
杨再鹏 《化工环保》2007,27(5):393-398
循环经济分为3个连续的阶段或环节:生产阶段、消费阶段和废旧物品再制造阶段。在生产阶段促进清洁技术的开发勺应用是实施循环经济的根本举措。当前实施循环经济的重点是:在宏观经济中实施循环经济;在宏观经济方针政策中体现循环经济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环境保护原则;将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纳入进出口政策;以循环经济的原则规划、建设、改造现存的化学工业同区。  相似文献   
618.
减灾事业的发展和综合减灾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中国减灾事业的发展史可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几千年,减灾活动以赈灾为主,帝王“祭天求恕”,“防灾吏制”,安抚于民。清末民初1800至1949年间计发生巨灾25起,死亡4993万余人,总灾亡则近亿,年均灾亡60万人以上,这段惨痛的灾况记下了十分难得的灾情史,泣血于残野。新中国成立后,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指导下,为减轻灾害损失,逐步建立了气象、水利、农林、地震、海洋、地质等专业的灾害科技与减灾工程,政府并组织社会兼事抗灾、救灾、应急减灾,国家减灾实力快速增长,已取得突出减灾实效,这个阶段比第一阶段灾亡人数下降了90%以上,但年均灾亡人口仍有1.2万人左右。该阶段的工作特点是以单灾种纵向体系为主,不同灾类的监测、预报水平尚高低不一,这与成灾机理的难易程度和工作条件的强弱有关。21世纪初,随全球增温之势锐升,多类极端灾变遍及各洲,促使许多国家发动全社会人众共同探求“综合减灾”之路;我国政府已迅即开展全社会应急减灾行动,开启了“综合减灾”之先声,这是减灾事业步入第三阶段的先导。综合减灾应该是全社会相关部门和民众的统一行动。目前尚有3个问题需要弄清楚,一是多种自然灾害之间成灾机理相关性的研究,其对象是灾害群与灾害链;二是全社会减灾要素综合运作预案的优选;三是如何核算减灾投入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正、负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619.
近场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损伤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讨论了近场地面运动的特征及各种抗震规范对近场地震的设防,然后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一个10层框架结构在近场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该框架结构进行了Pushover分析,通过与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进行对比,说明Pushover分析方法不能正确评估结构在近场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620.
影响安全生产状况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9,他引:2  
为研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与安全生产状况之间的关系,首先对新中国建立以来安全生产状况的规律性作了分析研究。然后选取了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7个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法计算分析了各指标对安全生产状况的影响程度,得出该时期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对安全生产状况的影响最大,第三产业的影响其次,科技和教育经费的投入指标对安全生产状况的影响度较小的结论,并深入分析探讨了其内在原因。提出了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如何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