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96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66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303篇
基础理论   81篇
污染及防治   82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厌氧条件下,研究了阳离子络合剂柠檬酸钠(SC)对剩余污泥酶水解和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络合剂SC提高了污泥酶水解和酸化的效率,溶解性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溶出量增加,SC的最佳投加剂量为0.432 g·g-1(以TS计,下同).络合剂SC可以提高污泥中短链脂肪酸(SCFAs)的积累量,同时减少达到最大SCFAs积累的时间,缩短厌氧消化时间.空白对照组和蛋白酶组的总SCFAs积累量分别在反应第7 d和第6 d达到最大值,而SC+蛋白酶组(SC 0.432 g·g-1)在反应第2 d就达到了最大值.从酶活性的变化和SEM图可知,SC的投加破坏了EPS的网络结构,原来被束缚、隐藏于污泥基体中的水解酶得到释放,从而提高了污泥水解速率.  相似文献   
132.
钠盐类型对表面活性剂清洗煤油污染土壤的强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昭露  陈泉源  周娟  谢墨函 《环境科学》2015,36(5):1849-1855
采用表面活性剂清洗煤油污染土壤,考察添加钠盐对洗脱率的影响,并用Zeta电位仪、表面张力仪对溶液及用接触角仪对清洗前后的土壤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硅酸钠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清洗的增效作用最明显;酒石酸钠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及聚氧乙烯月桂醚(Brij35)清洗的增效作用最明显;不同类型钠盐对曲拉通X-100(TX-100)清洗均有一定的增效作用但差别不明显;腐殖酸钠及硅酸钠对皂苷溶液清洗的增效程度相当,但就改良土质而言选用腐殖酸钠作助剂更为合适;硅酸钠对Tw-80清洗的增效作用随着Tw-80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氯化钠和酒石酸钠则相反.钠盐增效清洗的作用机制是降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增效作用则是利用钠盐防止煤油"重吸附"及抗表面活性剂"沉淀",增大胶团体积来实现.接触角测量表明,煤油污染后的土壤亲水性减弱,清洗后接触角变小,亲水性增强,且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接触角减小,对恢复土壤运输水分和养料正常功能有利.  相似文献   
133.
磷酸二氢钠去除铀的效果与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不同反应时间、p H值、初始铀浓度、磷酸二氢钠用量、温度等因素对磷酸二氢钠去除溶液中铀的效果的影响,并结合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等测试结果,探讨了磷酸二氢钠去除铀的机理.结果表明,一定质量的磷酸二氢钠对铀的去除量随着铀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p H值为5,磷酸二氢钠用量为2.0 mg时,磷酸二氢钠去除铀的效果最好,铀的去除率高达99%以上;反应在120 min基本达到平衡.红外光谱分析说明磷酸二氢钠主要是通过磷酸二氢根与UO2+2发生络合反应去除溶液中的铀,扫描电镜分析显示反应生产了矿物晶体,热重分析可知该矿物晶体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4.
黄晓东  涂佳 《环境科学学报》2014,34(6):1449-1454
采用浸渍-高温煅烧法制备负载型的Fe/活性炭催化剂,利用电镜扫描(SEM)、X射线衍射(XR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酸性大红3R为目标污染物,用此催化剂研究了过硫酸盐在非均相催化体系的氧化性能.考察了Fe负载量、过硫酸钠用量、催化剂用量、初始污染物浓度等因素对酸性大红3R降解的影响,并对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Fe负载量为6%时,催化降解效果最好;当Na2S2O8浓度为3.0 g·L-1,催化剂用量1.5 g·L-1,降解3 h时,酸性大红3R去除率达80%以上;催化剂可重复使用5次以上.同时还采用紫外可见、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其降解的历程.  相似文献   
135.
三维花状结构α-FeOOH协同H2O2可见光催化降解双氯芬酸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油浴回流法,在常压回流反应条件下批量制备出三维花状结构的α-Fe OOH纳米材料,并利用XRD、FT-IR和SEM等仪器对其进行分析表征;以双氯芬酸钠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三维花状结构α-Fe OOH纳米材料,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催化H2O2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性能.结果表明,三维花状结构α-Fe OOH由纳米棒自组装形成,纳米棒的长度约400~500 nm,直径约40~60 nm.以模拟可见光为光源,三维花状结构α-Fe OOH与H2O2构成光助异相类Fenton体系,对双氯芬酸钠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在90 min内对初始浓度为30 mg·L-1的双氯芬酸钠降解去除率达到99%以上,催化降解反应以羟基自由基氧化反应为主.  相似文献   
136.
次氯酸钠氧化预处理草甘膦生产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董文庚  杨景亮 《化工环保》1996,16(5):280-282
利用次氯酸钠对草甘膦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废水pH对处理效果影响不大,可将次氯酸钠直接投入到原碱性废水中,在其用量相当理论量的40%、氧化时间为4h时,草甘膦的去除率为98%。预处理后的废水对厌氧消化过程不再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7.
娄玉良  苑士波 《化工环保》1995,15(3):167-170
对氰化钠生产中的聚合废料进行了吸附试验和氰化钠含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聚合废料中含有28%左右的氰化钠,其中黑褐色杂质可用活性炭吸附脱除。生产规模试验证明,用聚合废料为原料生产的硫氰酸钠,产品质量可达到装置设计指标,满足腈纶装置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8.
酒石酸钾钠溶液对氨氮标准曲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酒石酸钾钠溶液存放时间和保存条件的跟踪试验,发现该试剂的存放时间越长,绘制的氨氮标准曲线的截距就越大;并分析了在绘制氨氮标准曲线时显色液易浑浊和截距常常偏大的原因;就此提出了酒石酸钾钠溶液的有效期和保存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氨氮测定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39.
硼氢化钠还原法处理化学镀镍废液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闫雷  于秀娟  李淑琴  周力  周定 《化工环保》2002,22(4):213-216
采用硼氢化钠作为还原剂处理化学镀镍废液。研究了硼氢化钠投加量、反应时间、温度及pH对镍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投加一定量硼氢化钠溶液,控制pH为6、温度为50℃,反应10min后可以将废液中的镍由6000mg/L降至10mg/L以下。每升废液可获得54g淀淀物,其中镍质量分数达到66.1%。  相似文献   
140.
提取七叶皂苷钠废水中含有七叶皂苷钠、淀粉、色素、胶质。其中七叶皂苷钠易起泡,不易回收和处理,本文采用加抑泡剂(YP1),深度处理回收釜残液,使综合废水浓度降低,经水解酸化3h,好氧生物处理6h,出水CODCr<100mgL,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