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96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66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303篇
基础理论   81篇
污染及防治   82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9 毫秒
161.
硫化钠沉淀法处理化学镀镍废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化学镀镍废液,以硫化钠为沉淀剂,将废液的镍离子以硫化镍的形式析出,从而达到净化废液和回收镍的目的。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在影响镍去除率效果的几个因素中硫化钠投加量的影响最大,pH值次之,反应时间影响最小。在pH为6,投加200 mL质量分数为20%的硫化钠溶液,反应时间为30 min,可以使200 mL化学镀镍废液中(镍质量浓度为5450 mg/L)的镍去除率达到99.8%,残余镍的质量浓度可以降至12 mg/L左右,对其余重金属离子的去除也有明显的效果。同时得到的沉淀致密,镍含量高(质量分数为21.6%),便于进一步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62.
氢氧化钠固态预处理对稻草中木素结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这种NaOH固态预处理对稻草产气量影响的内在机理,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氢质子核磁共振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方法,对NaOH固态处理前后稻草中木素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多方位研究.结果表明,NaOH固态预处理使稻草中木素内部结构、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使得纤维素从木素的包裹中释放出来,木素成分也由难降解的三维网状大分子转变成了易降解的直链结构的小分子,从而使得厌氧微生物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纤维素并对其进行更有效的消化.这些木素形态结构的变化是导致稻草厌氧消化产气量提高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63.
壳聚糖及其共聚物吸附Cu~(2+)、Zn~(2+)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测定Cu2+和Zn2+溶液中的电导率的变化,研究壳聚糖(CTS)、壳聚糖-海藻酸钠共聚物(CTS-AGS)对Cu2+和Zn2+的吸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该吸附是以化学吸附为主要特征的单分子层吸附,通过计算不同情况下吸附速率常数,以及对吸附前后的扫描电镜分析,初步探讨其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164.
为了寻找新型有效的赤潮藻杀灭剂,对辣椒素、过碳酸钠、CuSO4、谷氨酸铜对亚历山大藻LC3的杀灭效果以及表面活性剂对谷氨酸铜杀藻的促进作用进行了研究.辣椒素在较低浓度下(0.1,1.0,10 g/L)对亚历山大藻LC3无明显杀灭作用,达到杀藻的目的所需辣椒素量较大;过碳酸钠对亚历山大藻LC3的杀灭率偏低,这两种物质均不适宜用于赤潮防治.谷氨酸铜可有效杀灭亚历山大藻,其对亚历山大藻LC3的灭杀效率优于CuSO4,优势随时间延长而明显,但其对藻的抑制作用并不随谷氨酸铜的浓度加大而增强.辣椒素、过碳酸钠以及谷氨酸铜用于杀灭亚历山大藻LC3在赤潮防治研究中均为首次报告.HDTMAB可有效促进谷氨酸铜杀灭亚历山大藻LC3,促进作用基本随着HDTMAB浓度的提高而逐步增强.谷氨酸铜和HDTMAB复合剂可有效去除亚历山大藻LC3,在赤潮治理中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5.
酸化超滤法和螯合超滤法回收再利用SDS胶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含Cd2+的浓缩废液为对象,考察了不同的酸化剂、螯合剂、pH值、操作模式对Cd2+的分离、SDS胶团的回收和再利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酸化超滤法最适宜的回收条件为:硫酸作为酸化剂,pH值为1.0,间歇式操作,此条件下,浓缩废液中Cd2+分离率和SDS胶团回收率分别为98.0%和58.1%,回收的SDS胶团再次应用到MEUF中处理含Cd2+废水,Cd2+去除率仍有80.2%;螯合超滤法最适宜的回收条件为:EDTA作为螯合剂,不控制pH值(pH=4.4),间歇式操作,此条件下,Cd2+分离率和SDS胶团回收率分别为90.1%和60.5%,再次应用到MEUF中处理含Cd2+废水,Cd2+去除率达到79.4%.  相似文献   
166.
马平川  丁超  林潇  汪箭 《火灾科学》2021,30(1):16-23
扬沸是油池火灾的一种特殊现象,燃料和垫水层交界面的过热温度和沸腾状态是决定扬沸是否发生以及发生时间的最主要因素,过热温度由沸点决定。在垫水层中添加氯化钠能够改变垫水层的沸点,从而改变交界面的过热温度。在垫水层添加氯化钠使其成为饱和氯化钠水溶液,对此条件下的油池火燃烧进行实验探究,以验证前人关于扬沸临界条件的研究结果,并为扬沸防治提供思路。垫水层改变为饱和氯化钠溶液后,柴油实验组均没有发生扬沸,且观察到火焰温度和热辐射强度的下降。表明此方法可以有效抑制扬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7.
为降低铝合金湿式除尘系统发生氢气爆炸事故的风险,提出1种氢气抑制的方法用来降低铝合金湿式除尘系统发生氢气爆炸事故的可能性。选取柠檬酸钠作为抑制剂开展抑氢实验研究,得到不同浓度的柠檬酸钠溶液随时间变化的抑氢曲线。当柠檬酸钠溶液浓度为0.4~4 g/L时,能有效抑制铝合金粉尘与水的反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能量色散谱(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EDS)分析对铝合金粉与柠檬酸钠溶液反应后的产物进行表征。最后,对本文提出的抑氢方法的经济性进行分析,明确该方法在节约安全投入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抑氢本质化安全设计方法为控制铝合金湿式除尘系统氢气爆炸事故提供了1种新的思路,同时也可被控制核反应堆氢气爆炸事故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8.
对天然膨润土通过钠化、铝交联等表面改性,制备出铝交联膨润土,将其用于处理某煤矿硫酸根浓度为380 mg/L的矿井水,其出水中硫酸根浓度为210 mg/L,符合国家标准,为处理煤矿高硫酸盐矿井水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9.
Antimony (Sb) has received increasing environmental concerns due to its potential toxic and carcinogenic properties.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electrocoagulation technique was used to treat the flotation wastewater from a heavy antimony polluted area, and the mechanism of removing Sb was also investigated. The study focused on the effect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such as current density, initial pH and standing time on the Sb removal efficiency. Antimony concentration of below 1 mg/L in the treated wastewater was achieved, which meets the emission standards established by State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for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of China.  相似文献   
170.
屠亮    陈洪龄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10):151-154
以某自来水厂污泥为背景泥样,人工添加重金属后泥样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葡萄糖酸、氯化钠、六偏磷酸钠复配溶液对污泥中重金属的洗脱效果.研究发现,复配淋洗剂对污泥中Pb和Cd有较好的萃取效果.形态分析表明,葡萄糖酸对污泥中的水溶态、离子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及部分弱有机结合态形式的重金属Pb、Cd有较好的萃取效果;六偏磷酸钠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