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7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475篇
安全科学   372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235篇
综合类   813篇
基础理论   191篇
污染及防治   213篇
评价与监测   88篇
社会与环境   81篇
灾害及防治   9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1.
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考察了不同氨氮起始浓度、反应温度、搅拌速率及搅拌时间对磷酸铵镁化学结晶技术沉氨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氨氮起始浓度超过200 mg/L时,氨氮去除率达到90%以上。不同温度条件下,氨氮去除率超过80%。随着温度升高,氨氮去除率明显上升,最高可达90%以上。搅拌是晶粒生长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搅拌速率对晶粒生长作用复杂,当搅拌速率低于150 r/min时,加速了晶粒生长,达2.25 nm;提高搅拌速率,晶粒大小降至1.54 nm。而搅拌时间对晶粒生长起着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搅拌时间的延长,晶粒出现明显的增长,从5 min的0.47 nm长至120 min的1.71 nm。  相似文献   
712.
在有膜标准养护和自然养护7 d和28 d的情况下,测定了固化体的含水率、有机质含量、抗剪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增容比等工程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固化体含水率随垃圾焚烧底渣颗粒增大而增大;有机质含量则与颗粒大小没有明显相关性;粘聚力随垃圾焚烧底渣颗粒粒径增大而减小;内摩擦角随垃圾焚烧底渣颗粒粒径增大而增大;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垃圾焚烧底渣粒径增大而增大;实验配比为100:20:20情况下的增容比均小于1.08。底渣中2 mm以上大颗粒对固化起到了更加积极的作用。垃圾焚烧底渣作为骨料,增强工程特性、减小固化剂用量、降低成本。研究成果拓展了污泥处理处置途径。  相似文献   
713.
污泥最终处置的困难在于提高泥饼的含固量和降低其含水率。研究用核桃壳做骨架构建剂对污泥进行调理对污泥脱水性能改善的影响。通过测定污泥比阻(SRF),毛细吸水时间(CST)以及抽滤后污泥含水率,探究核桃壳骨架构建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核桃壳做骨架构建剂调理污泥的最佳添加量为4:6(核桃壳与污泥干重比),最佳粒径为13 m/kg,降为调理后的1.06×1013 m/kg。  相似文献   
714.
3种负荷对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去除氮、磷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水力负荷、有机负荷和悬浮物固体负荷对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去除氮、磷效果的影响,采用了人工土柱模拟实验的方法,对不同数值的水力负荷、有机负荷(COD)和悬浮固体负荷单因素影响条件下垂直流人工湿地出水中TN、TP的浓度进行了监测。实验结果表明,在3种负荷单一因素影响条件下,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出水中TN、TP的浓度均随着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即降低水力负荷、有机负荷、悬浮固体负荷均有利于降低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出水中TN、TP的浓度。当水力负荷为50 cm/d,垂直流人工湿地TP的去除率较高,达到71.52%;当有机负荷为50 g/(m2·d),TN的平均去除率较高,达到41.84%;当悬浮固体负荷为75 g/(m2·d),TP的平均去除率较高,达到92.13%。因此,在水力负荷实验中,当水力负荷为50 cm/d,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氮、磷去除效果较佳;在悬浮固体实验中,当悬浮固体负荷为75 g/m2·d,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氮、磷去除效果较好;在有机负荷实验中,当有机负荷(COD)为50 g/(m2·d),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氮、磷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15.
针对进水氨氮浓度变化会影响CANON颗粒污泥功能微生物间的协同导致系统不稳定的问题,通过接种常温下贮存2个月的自养颗粒污泥,并采用3种调控策略(维持HRT不变,快速提升氨氮浓度(R1);维持HRT不变,逐级提升氨氮浓度(R2);逐级提升进水氨氮浓度同时调整HRT,以125 mg·L−1为进水氨氮增幅(R3)),分别考察各种调控策略对系统适应275 mg·L−1和400 mg·L-1氨氮浓度的效能影响,探讨调控策略与污泥性能的关系及游离氨(FA)、溶解氧(DO)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性能提升期,负荷变化最为平稳的策略R3率先适应进水氨氮浓度的提升,仅44 d内总氮去除负荷可达到3.5 kg·(m3·d)−1;污泥性能成熟期,快速提升负荷的策略R1可缩短适应时间至25 d,总氮去除率稳定在80%以上,去除负荷达到5.3 kg·(m3·d)−1。FA会影响功能微生物活性,策略R1在污泥性能提升期,FA浓度高达16.6~26.7 mg·L−1,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好氧氨氧化菌(AOB)和厌氧氨氧化菌(AMX)的活性,导致系统适应期延长。在污泥适应高氨氮负荷过程中,比氨氧化速率(SAOR)和比总氮去除速率(SNRR)逐渐提高,污泥浓度和颗粒粒径逐渐增大。f值(Δ$ {\rm{NO}}_3^{-}$-N/ΔTN)可作为DO调节的重要依据,DO与氨氮去除负荷呈良好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16.
提出了基于拉曼散射温度效应和光时域反射(OTDR)的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新型无黏土层填埋场渗漏检测定位方法。对检测光缆进行加热后,由于被垃圾渗滤液浸湿的GCL比热容大于干燥的GCL,使得渗漏位置温升明显小于未渗漏位置。利用拉曼散射光捕捉温度信息,利用光时域反射OTDR准确进行渗漏定位。建立了填埋场渗漏检测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实验研究,实测结果证明:模拟的防渗膜破损位置与测量结果高度吻合且最大定位引用误差为0.11%。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可实现对GCL层温度场的变化进行实时、准确的监测,且满足填埋场的长距离、大范围、高腐蚀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717.
宋文哲  张昱  杨敏 《环境工程学报》2019,13(7):1513-1519
油田为提高原油采收率而采用聚合物驱油作业,产生的采出水中残留着阴离子型高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PAM)。废水中PAM和淀粉共存时PAM可发生碳链断裂和生物降解,然而以PAM作为唯一碳源的生物降解性还不清楚。利用好氧悬浮污泥和厌氧升流式反应器,分别处理PAM为唯一碳源的模拟废水(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 d,PAM浓度为200 mg·L-1),结果表明,好氧反应器出水的PAM浓度和黏度均没有降低,同时运行84 d后污泥流失,造成系统崩溃。而厌氧反应器出水PAM浓度和黏度分别降为169.81 mg·L-1和1.50 mPa·s,流场流分离耦合多维角度激光光散射分析发现PAM的分子质量从2.17×107 Da降低到3.35×106 Da,表明厌氧条件下可以利用PAM作为唯一碳源进行生物降解,并发生碳链断裂。延长HRT从2~8 d可以提高利用PAM作为唯一碳源的厌氧处理效果,出水分子质量进一步降低到1.60×106 Da,同时黏度也从1.50 mPa·s降低到1.21 mPa·s。串联生物膜反应器也可以提高利用PAM作为唯一碳源的厌氧生物处理效果,在HRT为4 d条件下PAM的分子质量和黏度降低到1.87×106 Da和1.26 mPa·s。  相似文献   
718.
针对油浸泥土中石油烃去除机制不清的问题,利用自制热解炉小试装置,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油浸泥土中石油烃的处理效果,通过调节加热温度、时间、初始含油率和初始含水率等参数,模拟油浸泥土热脱附过程。结果表明:利用小试装置,当初始含油率为11.3%、初始含水率为20%时,热脱附温度300 °C、热脱附时间4 h为最佳处理工艺,处理后油浸泥土中的含油率可降低至0.7%,远低于《油气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要求》(DB 65/T 3998-2017)中2%的修复标准,石油烃的去除率可达到93.8%;在常见油浸泥土含水率20%及最佳处理工艺下,随着初始含油率的升高,热脱附处理后的固相含油率逐渐升高,但石油烃去除率基本保持不变。适中的油浸泥土含水率有利于热脱附处理,最佳初始含水率为10%~20%。  相似文献   
719.
利用超声技术破解剩余污泥,不仅能有效降低污泥含水率,提高污泥稳定性,还能在上清液中释放C、N和P等有机物,为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条件。通过考察超声时间、功率及频率等因素,分析超声空化对污泥稳定化程度和污泥内含营养物质释放的影响规律,形成超声破解污泥的最优实验方案。综合考虑超声效果与节能,选择超声频率22 kHz,超声功率800 W,超声时间15 min为优化的工艺条件,其上清液中的COD浓度高达954.33 mg·L-1,总氮含量为153.16 mg·L-1,总磷含量为72.65 mg·L-1,污泥颗粒粒径显著减小,d50从原泥的34.82 μm减小至2.99 μm,并形成少量纳米级颗粒,探讨了纳米颗粒对污泥活性的影响,有利于后续污泥稳定化和减量化。  相似文献   
720.
The effects of feed strength,hydraulic residence time(HRT),and operational temperatures on 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MP) production were investigated,to gain insights into the production mechanism.A carrier anaerobic batfled reactor (CABR) treating dilute wastewater was operated under a wide range of operational conditions,namely,feed strengths of 300-600 mg/L,HRTs of 9-18 h,and temperatures of 10-28℃.Generally, SMP production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feed strength and decreasing temperature.At high temperature (28℃),SMP production increased with decreasing HRT. As the temperature Was decreased to 18 and 10℃.the SMP production was at its peak for 12 h HRT Therefore,temperature could be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SMP production along with HRT. A higher SMP to solubl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SCOD) ratio Was found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long HRT because of complete volatile fatty acid degradation.SMP accounted for 50%-75% of the SCOD in the last chamber of the CABR.As a secondary metabolite.some SMP could be consumed at lower feed streng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