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8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77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3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Large‐scale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commonly have large effects on the environment. The planned construction of the Nicaragua Canal will irreversibly alter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of Nicaragua in many ways. Two distinct drainage basins (San Juan and Punta Gorda) will be connected and numerous ecosystems will be altered. Considering the project's far‐reaching environmental effects, too few studies on biodiversity have been performed to date. This limits provision of robus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s. We explored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axonomic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 freshwater fish species (Poecilia spp., Amatitlania siquia, Hypsophrys nematopus, Brycon guatemalensis, and Roeboides bouchellei) across the Nicaragua Canal zone. We collected population samples in affected areas (San Juan, Punta Gorda, and Escondido drainage basins), investigated species composition of 2 drainage basins and performed genetic analyses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 based on mitochondrial cytb. Freshwater fish faunas differed substantially between drainage basins (Jaccard similarity = 0.33). Most populations from distinct drainage basins were genetically differentiated. Removing the geographic barrier between these basins will promote biotic homogenization and the loss of unique genetic diversity. We found species in areas where they were not known to exist, including an undescribed, highly distinct clade of live bearing fish (Poecilia).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icaragua Canal likely will have strong impacts on Nicaragua's freshwater biodiversity. However, knowledge about the extent of these impacts is lacking, which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more thorough investigations before the environment is altered irreversibly.  相似文献   
52.
森林物候是气候与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器,对于陆地植被生态环境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以2011~2013年的MODIS 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为时间序列数据,采用Savizky-Golay(S-G)滤波平滑和动态阀值法,提取出贵州省2012年森林物候的生长起始日期(SOS)、生长结束日期(EOS)、生长季长度(LOS)和生长季振幅(AOS)4个参数,分别将提取的森林物候参数与经度、纬度和海拔做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贵州省森林物候参数与纬度相关性整体较弱,因此贵州省森林物候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的不显著;(2)贵州省森林物候生长起始期、生长季长度与经度呈极显著相关,而森林物候生长结束期与经度呈低度相关,整体上贵州省森林物候参数海陆(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显著;(3)贵州省森林物候生长起始期、生长结束期与海拔呈显著相关,而森林物候生长季长度与海拔呈极显著相关,因此贵州省森林物候参数垂直(海拔)地带性地域分异的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3.
区域旅游供给场是一种重要的旅游场类型,场叠加、场结构与场核的作用效应是区域旅游供给场研究的核心内容。在对区域旅游供给场相关概念进行定义与空间解析的基础上,以游客密度作为旅游场强变量,运用GIS技术对由沪苏浙皖这一区域的空间差异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区域旅游场的场域分异更为显著,但游客密度的集中程度在下降;(2)区域旅游场内存在较明显的"三阶梯"等级结构特征,且在考察末期,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场域范围不断扩大,尤以第二阶梯的扩大最为明显;(3)由场核向外围随着距离的增加,旅游场强呈现出显著的衰减特征,各次级场域的场核间也存在明显的场强波动地带;(4)区域旅游场极化、扩散作用并存,上海这一区域型场核在极化作用的同时在东西方向上对区域旅游场的扩散作用明显,但其扩散作用强度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4.
林地具有多重功能,在生态优先区和生产生活区承担不同功能。传统林地分类难以兼顾区域主导功能和开发保护定位,且对不同功能区内林地的时空特征尚缺乏定量刻画。建立基于“生产—生活—生态”视角的林地分类,利用土地利用图、功能区划、植被物候特征和统计数据,使用专题图叠加、遥感识别和决策树分类技术,提取林地各类型。结果表明:2018年中国林地遥感面积为228.18万km 2,1990—2018年生态优先区域林地减少2.49万km 2,2000年后降速变缓;防风固沙、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区等核心生态功能区内局部林地增加,主要位于内蒙古部分草原和沙区、河北西北部和黄土高原;东北地区、西南喀斯特区和新疆北部的林地转换为耕地和草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内林地降幅最小;用材林地在2010年后减少变缓,园地扩大主要来自东南地区的耕地和用材林,城市林地在广东、浙江、江苏和北京迅速增加。研究表明,发挥核心生态功能的林地在生态修复工程范围和自然保护区内局部恢复,但剧烈的人为扰动仍导致其面积整体降幅较大。建议分区域差异化恢复生态林地、提升主导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55.
安徽省O3浓度时空分异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7—2018年安徽省132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O3浓度观测数据及各月份的气象与前体物排放数据, 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安徽O3浓度的时空分异及其驱动因素. 结果表明:安徽O3浓度的峰值出现在5月和6月, 超标率分别为31.4%和42.8%. O3浓度整体呈空间集聚特征, 高值区主要出现在安徽东北部的蚌埠、宿州、淮南和滁州4市, 低值主要分布在皖南山区. 气象要素是安徽省O3浓度格局形成的主控因素, 其中6月的边界层高度(q=0.644)、近地面太阳辐射(q=0.597)和风速(q=0.571)的影响最大, 且呈正向影响, 风速的增大和边界层高度的增加可能使得输入性污染增加. 降雨量(q=-0.532)和相对湿度(q=-0.559)呈负向影响, 且降雨带的移动是影响安徽夏季O3分布格局的一项关键因素. 本地前体物排放对安徽O3浓度的影响受到气象要素的驱动, 在夏季呈正向, 而冬季呈反向, 其中CO的影响相对较大. 6月气象要素与本地前体物排放的双因子交互驱动对O3浓度的空间分异具有增强作用. 边界层高度和近地面太阳辐射与本地前体物的组合解释力均大于0.7, 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 应进一步加强对本地前体物排放的管控.  相似文献   
56.
差异化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生态系统承受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压力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过程,降低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威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应对以上生态系统问题的重要手段,我国已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但是,目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相关研究尚缺乏系统的梳理,相关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也缺乏系统总结,不利于生态修复工作的深入开展。因此,亟需系统梳理我国生态修复相关工作的演进脉络,阐述不同时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目标、手段、区域的差异化,剖析当前我国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遇到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关应对策略,以期裨益于我国新时期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研究表明:(1)我国的生态修复研究经历了萌芽、早期实践及新时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演进过程。各个时期生态修复目标、手段和区域的差异化明显。(2)当前,我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主要问题是,生态方面的历史欠账多、现实矛盾多,生态系统功能问题较为突出,生态修复部门职责相对分散、履职较为矛盾,生态修复投入机制相对单一。(3)未来,应该分别依据生态问题时间维度、空间维度、行政与市场维度的差异化,分别开展有针对性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57.
5大功能区战略是重庆坚持主体功能区规划理念,优化人口、产业和城镇发展布局,实现全市资源配置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的重要举措。该战略的实施对环境管理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构建有利于促进5大功能区建设的配套环境保护政策意义重大且非常迫切。本文在全面分析各功能区生态环境压力、发展定位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基础上,遵循"分类指导、分区推进"原则,构建了5大功能区差异化环境保护政策框架,突出了生态红线、环境准入、总量控制、环境标准、环境监管、环境经济政策、绩效考核7大政策在不同功能区的政策取向和实施重点,有利于发挥环境保护政策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58.
以新晃侗族自治县(以下称“新晃县”)84个出列村农户为研究对象,从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收入状况、产业发展四个方面构建脱贫成效指标体系,对2019年新晃县出列村农户脱贫成效的空间格局、脱贫类型划分与路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新晃县出列村农户脱贫成效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基础设施脱贫成效平均得分为2.53,整体呈“北高南低”的态势;教育医疗脱贫成效平均得分为2.65,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收入脱贫成效平均得分为2.48,呈高、中、低得分区域交替分布态势;产业脱贫成效平均得分为4.23,但差异明显,仅东部、南部少数村域得分较高。(2)新晃县出列村农户脱贫类型可分为单因素主导脱贫型、双因素驱动脱贫型、多因素综合脱贫型三个大类和F因素主导型、F-E因素驱动型、P-E-I因素综合型等13个小类,同时针对不同脱贫类型提出巩固脱贫成效的策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59.
在乡村振兴新时代,审慎选择适宜的乡村旅游发展道路成为重要的实践和学术问题。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例,基于“起点—动力”假说,利用地理分析方法探讨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的外源因素。研究发现:(1)全国乡村旅游发展东南热、西北冷,形成京津和长三角两大热点区。景区依附型、文化遗产型、新型三农型空间分布差异显著。(2)高程、地貌、水系、生态地理分区、陆地生态系统类型、中心城市和交通干道是影响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的自然基础与地理区位外源因素。(3)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的社会经济外源因素不同:景区依附型为高级景区数量和公路客运量;文化遗产型为国家传统村落数量、A级景区数量和公路客运量;新型三农型为地区第三产业产值、人均可支配收入、旅游人次、公路客运量、城镇化率和政府政策。乡村旅游并不是普适道路,资源赋存决定不同的旅游发展路径,并需要不同的隐性外源因素支持方能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0.
考察中国海洋三大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探究其分布动态演进规律,识别其空间非均衡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为“十四五”期间优化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布局、推动区域海洋经济协同均衡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考察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区域相对差异的程度、来源及演变态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刻画其绝对差异的分布动态演进过程,并将空间效应纳入研究框架,应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识别海洋经济发展空间非均衡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均呈现稳定上升态势,但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分级现象;三大海洋经济圈空间非均衡程度显著,超变密度是造成三大海洋经济圈整体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极化效应”显著,呈现不同极化特征和分布延展性;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总体表现为空间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