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48篇
安全科学   79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415篇
基础理论   85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97篇
灾害及防治   6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探讨京津冀地区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采用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模型及归因分析(LMDI-Attribution)方法,基于1996—2014年数据从细分行业角度进行研究。针对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作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排放因子三因素LMDI乘法分解,对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变化的影响效应作归因分析,量化4个行业对分解因素影响效应的贡献,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996—2014年京津冀地区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主要呈现下降趋势,累计下降23.05%。其中,能源强度是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下降的主导因素,其影响效应为-61.18%,对这一影响效应贡献最大的是工业,并且四大经济部门均通过能源强度在不同程度上使得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有所减小,可见"阶梯电价"、"千家企业节能项目"、"十大重点节能项目"等相关政策在工业发展中对提高能源效率的作用明显。产业结构使得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增加23.53%,其主要贡献者是工业,说明"工业产品出口退税率调整"等一系列政策的效果不明显;然而农业则使得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降低,贡献值为3.09%。碳排放因子在1996—2014年间对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影响为60.47%,是京津冀地区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增加的主要因素,说明京津冀地区的能源结构不合理。工业对这一效应的贡献最大为55.97%。可见,工业在京津冀地区的温室气体减排工作中起到最为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强"波特假说"认为严格而恰当的环境规制政策将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为验证强"波特假说"及其产业异质性,首先建立产业碳密集指数,将工业部门36个细分行业划分为高碳密集产业、中碳密集产业和低碳密集产业;接着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2003—2014年细分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系统"GMM"估计方法验证三个细分行业的环境规制强度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样本期间内,高碳密集产业的环境规制强度远远高于中低碳密集产业,这表明高碳密集产业一直是产业节能减排的重点对象,而碳排放情况较为严重的中碳密集产业则为"被遗忘的角落";第二,强"波特假说"在工业部门内存在产业异质性,高碳密集产业和中碳密集产业的环境规制强度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U"型关系,而在低碳密集产业中两者则呈倒"U"型关系;第三,相对于高碳密集产业,中碳密集产业因环境规制强度较容易跨越"U"型拐点而具有较大的减排空间,低碳密集产业在达到"U"型拐点之前,环境规制为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动力。本文研究结论蕴含如下的政策建议:根据产业的碳密集程度实施针对性的环境规制政策,持续加强中碳密集产业的环境规制力度,适度加强低碳密集产业的环境规制强度,高碳密集产业需根据不同阶段的经济水平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环境规制政策,逐渐将三类产业的"遵循成本"效应转化为"创新补偿"效应,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63.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intensity and its determinants including energy pric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economic structure, and energy mix using the autoregressive distributed lag(ARDL) bounds approach and 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 technique. Based on China's time series over 1985-2014, the ARDL bounds approach yields empirical evidence that confirms the existence of long run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pric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economic structure, energy mix, and energy intens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s an important driver for the declining energy intensity in short and long run. Energy price has not been demonstrated a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creasing energy intensity in the short run. The high share of coal use in total energy use may be responsible for China's high energy intensity.However, the relative change in economic sectors plays a minor role in energy intensity reduction during the past years. In the long ru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energy mix and energy prices Granger cause energy intensity, but not vice versa except for the energy mix.  相似文献   
64.
1961~2015年西南地区降水及洪涝指数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西南地区98个气象站连续完整的日降水序列数据,整合降水强度、持续性指数及等级指数形成降水指数体系并研究该区域降水及洪涝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 1961~2015年,西南地区年降水量(PRCPTOT)与极端降水量(R95PTOT)都呈现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分布形态;持续降水日数(CWD)则表现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区域多年平 均PRCPTOT、R95PTOT、CWD分别以-13.12 mm/10 a、1.34 mm/10 a、-0.29 d/10 a的速率变化。(2)西南地区不同等级降水日数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均呈现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分布形态。(3)西南地区洪涝强度指数呈由东北向西南递减的分布特征;降水总量越多的地区,洪涝强度反而越低,主要由于单站洪涝强度表征的是降水的波动情况,降水量越多波动越不明显。21世纪以来,该 地区洪涝等级以重级为主,2010年以来连续多年出现特重级洪涝。此外,洪涝强度越大,区域性年度灾害等级越高。该研究对于掌握西南地区极端气候变化规律,从而服务于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5.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布局及局部气候改变等因素使得城市热岛效应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当前城市环境研究热点之一。以武汉市为例,应用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选取2004~2015年5个时相Landsat系列影像数据,利用单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热岛强度分级,获取了近10 a武汉市城市热岛效应变化结果,并分析了武汉市11个辖区城市热岛效应动态变化特征及热岛效应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自2007年后,武汉市老城区热岛面积持续减少,而新城区热岛面积则持续增加,呈现出以老城区为中心向新城区扩张的趋势,至2015年,新老城区热岛面积仅相差20.74 km2;(2)东西湖区、蔡甸区、江夏区与洪山区是近些年城市热岛面积增长较为显著的辖区,其中江夏区的热岛面积年际变化最大,最高值达95.42 km2;(3)城市热岛效应与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年际平均值拟合关系显示,2004~2015年,城市热岛效应与建筑用地的R2值最大,为0.681 2,建筑用地面积的增加是城市热岛强度面积扩张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6.
地面浓度反推法计算石化企业无组织排放源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某石化企业储罐区和原油脱酸装置区的无组织排放非甲烷总烃进行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运用地面浓度反推法计算源强。实验结果表明:原油脱酸装置区各采样线浓度间的相关性好,反推出的源强较为准确,50,100,150 m采样线的反推源强非常接近,分别为21.68,21.60,19.76 t/a;而储罐区监测浓度的相关性不佳,该区域的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源可能不单一,不适用地面浓度反推法计算其源强。  相似文献   
67.
1999年 1 2月 30日 0 7时 1 7分在安徽省利辛县张村镇发生M 4 1地震 ,其宏观震中为 33°2 0′N ,1 1 6°0 2′E ,震中区为一长半轴近 1 0km ,短半轴约 6 5km的近北西西向椭圆 ,面积约 2 0 0km2 ,震中区烈度为Ⅴ度。本文记录了本次地震震中区的地震烈度并对考察结果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8.
内乡 -镇平 4 7级地震 ,是河南省解放以来唯一一次造成人员伤亡的地震事件。本文对这次地震的震害及烈度进行了考察评定 ,总结了有关部门的震后应急措施 ,讨论了从这次地震中应吸取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69.
北京市某高层建筑高空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北京市某代表性高层居民楼顶平台作为高空电磁辐射环境水平监测点进行综合场强和选频监测,评价总体电磁辐射环境水平,并分析监测区域电磁辐射能量的来源。结果表明:该高空监测区域的电磁辐射环境总体水平低于国家规定的公众照射导出限值,但高于地面水平。监测区域主要受30 km 外的中波台影响,其次是9 km 外的中央电视塔。影响最大的是639 kHz频率的中波信号,占100 kHz~300 MHz总场强的95%以上,其次是1.28 MHz频率的中波信号。提出,开展敏感建筑物规划建设时,应考虑中波的传播特性和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Abstract

Dimilin® WP‐25, a wettable powder formulation of diflubenzuron (DFB) [1‐(4‐chlorophenyl)‐3‐(2,6‐difluorobenzoyl) urea], was formulated in four different carrier liquids, viz., water; a light petroleum paraffinic oil, ID 585; a heavy paraffinic oil, Sunspray® 7N; and a 1:2 mixture of a light petroleum aromatic solvent (Cyclosol® 63) and canola oil; to provide four end‐use mixtures, Dim‐W, Dim‐585, Dim‐7N and Dim‐Cy‐C respectively, each containing 28 g of DFB per litre. Balsam fir branch tips clipped from greenhouse‐grown seedlings, and sugar maple branch tips clipped from field‐grown young trees, were exposed to uniform‐sized droplets (ranging in diameters from 135 to 190 μm) of the four end‐use mixtures which were atomized using a monodispersed droplet generator. Droplets were collected on the fir and maple branch tips and the initial residue per g fresh weight of foliage was determined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The branch tips were exposed to cumulative rainfall of 3, 6 and 10 mm at an intensity of 5 mm/h and at time intervals of 1, 12, 36 and 72 h after DFB treatment, to test the influence of ‘ageing’ of foliar residues on rainfastness. Folia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or residue determination just before the onset of rainfall, and at 0.5 h post‐rain. DFB was quantified by the HPLC method. In the case of fir foliage, the Dim‐W formulation was the most susceptible to rain‐washing and the rainfastness did not increase with the ageing period of foliar deposits. In contrast, the three oil‐based mixtures showed greater rainfastness depending upon the carrier liquid and the ageing period. Rainfastness decreased in the order of Dim‐Cy‐C > Dim‐7N > Dim‐585 > Dim‐W. In contrast, the data on maple foliage indicated that the ageing of deposits increased the rainfastness of all the 4 end‐use mixtures. Dim‐585 was the most susceptible to rain washing, and rainfastness decreased in the order of Dim‐W > Dim‐Cy‐C > Dim‐7N > Dim‐5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