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32篇
安全科学   194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328篇
基础理论   47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74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71.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在土壤多孔介质中的有效扩散系数是土壤气相抽提(soil vapor extraction,SVE)传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笔者以苯为研究对象,采用土柱扩散试验,对不同含水量条件下挥发苯在细砂介质中的有效扩散系数和扩散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吸附型矿物含量少的细砂介质,含水量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挥发苯的扩散过程.含水量在50 g·kg-1时,扩散最快;低于50 g·kg-1时,随含水量增大扩散能力增强;高于50 g·kg-1时,扩散能力则随含水量增大而减弱.同一扩散柱中,随着扩散距离增加,挥发苯的有效扩散系数增大,这可能与其蒸汽分压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72.
为了研究个体死亡引发反馈环断裂对安全知识积累和扩散的影响,采用元胞自动机方法,构建了多层次、多状态、多行为的安全知识积累和扩散演化模型。然后运用交替变量控制法进行仿真实验,获取605组数据,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层次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个体死亡会阻碍安全知识积累且会加剧个体间知识差异,同时事故率的增加会提高知识积累机会和个体死亡机会,产生复杂的双向对冲效应;替代者知识水平能够对安全知识积累和扩散产生较大的正向影响,并能削弱个体死亡的负向影响;事故见证者的增加也能够产生一定的正向影响。据此提出“数量型死亡悖论”,并指出促进安全知识积累和扩散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73.
暴露与养护时间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暴露于实际环境中时间的延长,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性能逐渐衰减。获取氯离子扩散性能与时间的关系是困难的,而养护时间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性能也有影响。通过设计的人工气候环境下暴露和养护时间因素试验,测定了不同配合比、不同养护时间和暴露时间的混凝土中自由氯离子的浓度,并利用Fick第二定律分析了试验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分析和试验的结果表明,混凝土扩散系数随着暴露时间和养护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而暴露时间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性能的影响更加明显,且扩散系数的降低幅度有减缓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4.
基于计算流动动力学(CFD)方法,以Fluent软件为平台,以大连新港某球罐区为研究对象,建立真实尺寸的球罐内可燃气体泄漏扩散数值模拟模型,分析甲烷扩散规律及可燃气云尺度.提出采用可燃气云稳定状态时的水平方向长度Lmax、竖直方向高度Dmax作为尺度的衡量参数,用以评估可燃气云区域的大小.探讨初始压力、泄漏孔径、正风向风速对尺度参数Lmax和Dmax的影响规律,并对比可燃气体种类对尺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甲烷以临界状态通过泄漏孔时,初始压力对Lmax和Dmax的影响可以忽略;Lmax和Dmax随泄漏孔径增加而线性增大,但随正风向风速增加而线性减小;相同泄漏扩散条件下,氢气泄漏引起的可燃气云范围最大,甲烷次之,丙烷最小.  相似文献   
175.
太湖内源营养盐负荷状况及其对上覆水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狄贞珍  张洪  单保庆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12):3872-3882
以太湖沉积物-上覆水界面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夏季采集46个样点的沉积物柱状样,分析表层沉积物孔隙水中营养盐(正磷酸盐、氨氮、硝氮)的浓度空间分布,估算表层沉积物中磷、氮的扩散通量,明确营养盐在沉积物-水界面的分布规律,以探明内源营养盐负荷对太湖上覆水的污染贡献,并为沉积物-水界面氮磷的转移过程理论补充证据.结果表明:太湖西北部区域的表层沉积物孔隙水中正磷酸盐和硝氮浓度较高,分别达到1.11 mg·L~(-1)和1.25 mg·L~(-1)以上;大部分湖区的氨氮浓度超过2 mg·L~(-1).全湖区范围内,从表层沉积物的上覆水到孔隙水,氨氮含量呈现升高趋势而硝氮含量呈现降低趋势.北部3个湖湾区的沉积物营养盐扩散通量最高,正磷酸盐为2.69~4.60 mg·m~(-2)·d~~(-1),氨氮为17.8~45.7 mg·m-2·d~(-1),而湖岸河口区是沉积物硝氮内源释放显著的区域.沉积物向上覆水释放正磷酸盐和氨氮的年内源污染负荷分别为64.6 t·a~(-1)和1756 t·a~(-1);而上覆水向沉积物汇入硝氮的年负荷为1102 t·a~(-1).氨氮的内源污染负荷与外源污染负荷之比高达18.7%,氨氮、总磷和总氮内源污染为上覆水贡献的浓度分别为0.361、0.013和0.134 mg·L~(-1),表明自由扩散带来的内源负荷会使太湖水中营养盐污染恶化,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6.
为了解决瓦斯排放孔半径测定过程中由于方法选择和操作等原因而出现的测定结果不够准确,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空白带出现问题,通过现场试验,采用钻屑解吸指标法测定的方法,通过对测定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修正,确定安顺煤矿Φ42 mm直径的排放钻孔有效作用半径为R0.25 m,Φ90 mm直径的排放钻孔有效作用半径为R0.55 m,经实践证明是准确和可靠的,排放钻孔措施在实施过程中有效地避免了空白带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7.
三峡库区库中干流及支流水体夏季二氧化碳分压及扩散通量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6  
以三峡库区库中干流以及主要支流——梅溪河为研究区,于2013年5月对该区域水体中溶解二氧化碳分压(pCO2)进行了走航观测.结果表明,夏季梅溪河表层pCO2为6.8~7.5 Pa,三峡库区库中长江干流表层pCO2为201.4~210.2 Pa.在库区干、支流交汇的过渡区水体剖面上,表层水体pCO2最低为53.5 Pa,随着水深增加,pCO2急剧增大,在3 m处达到约210Pa后基本保持不变.通过计算,库区支流梅溪河和库区干流表层水体的CO2释放通量分别为-7.48 mmol·(m2·d)-1和39.58 mmol·(m2·d)-1.结果表明,库区支流梅溪河表现为大气中CO2的"汇",而库区干流表现为CO2的"源",库区干、支流水体在CO2的释放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8.
粉煤灰对阴离子水溶性混合染料的吸附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孙德帅  郑强强  张晓东  方龙 《环境科学》2014,35(7):2590-2595
以燃煤废弃物粉煤灰作为吸附剂,对活性红23与活性蓝4、活性黄4、酸性黑1、酸性蓝193的混合染料溶液进行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混合体系中,活性红23的脱色率基本保持在60%~70%;体系中酸性染料的脱色率均超过90%;活性蓝4的脱色率高达85%;活性黄4的脱色率仅为50%.准二级吸附动力学能够更好地描述粉煤灰对水溶性混合染料的吸附过程.染料在溶液中的外扩散系数均为10-4cm·s-1数量级,染料在粉煤灰颗粒的内扩散系数为10-8cm2·s-1数量级.根据BN数,水溶性染料在粉煤灰上的竞争吸附是外扩散控制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179.
In fractured rocks with a porous rock matrix such as granites, radionuclides will flow with the water in the fracture network. The nuclides will diffuse in and out the rock matrix where they can sorb and be considerably retarded compared to the water velocity. A water parcel entering the network will mix and split at the fracture intersections and parts of the original parcel will traverse a multitude of different fractures. The flowrates, velocities, sizes and apertures of the fractures can vary widely. Normally one must solve the transport equations for every fracture and use the effluent concentration as inlet condition to the next fracture and so on. It is shown that under some weakly simplified conditions it suffices to determine one single parameter group containing information on the flow wetted surface that a water parcel contacts along the entire path. It is also shown how this can be obtained. Then, solving the transport equations only once for time and location along the path gives the concentration and nuclide flux of every nuclide in the chain everywhere along a path. The same solution actually is valid for every path in the network. This dramatically reduces the computation effort. The same approach can be used for models based on streamtubes.  相似文献   
180.
Health institution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re under considerable challenge. Innovations in management systems may support the challenge to increase both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The balanced scorecard (BSC) is one such innovation. We have used a model to explore the factors that may impact the diffusion of the BSC in Chinese government hospitals. In particular, we concentrate on three factors - the outer context, the nature of the innovation and the communication and influence. The outer context and the nature of the innovation do provide an inducement to implement a BSC. The strength of the communication and influence may affect the level of take-up. However, we recognise that they may choose "the BSC not for any apparent technical excellence but for the legitimation that Western management practices may bring to local manag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