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538篇
安全科学   55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76篇
综合类   784篇
基础理论   11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19篇
评价与监测   38篇
社会与环境   38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研究水质对254 nm紫外线透射率的影响,通过动态实验考察了照射时间、254 nm紫外线透射率以及紫外线剂量对炼化企业中水消毒效果的影响并同时考察异养菌、硫酸盐还原菌和铁细菌的光复活及暗修复现象。结果表明,有机物是影响炼化企业中水紫外线消毒的重要因素;紫外线对炼化企业中水中的异养菌具有良好的灭活作用;增加照射时间对消毒效果的提升作用受254 nm紫外线透射率的影响;紫外线透射率在较低的范围内时对消毒效果的影响相对较大,在较高的范围内时影响较小;紫外线剂量-响应曲线受254 nm紫外线透射率的影响;剂量的“成分”,即照射时间和透射率的不同组合,也会对消毒效果产生影响;在80 mJ/cm2的剂量下,20 h内异养菌出现了较强烈的光复活和暗修复现象,铁细菌仅出现了明显的光复活现象,硫酸盐还原菌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复活。  相似文献   
952.
本文重点讨论了人口红利的历史演变将如何影响工业化。改革开放前较为宽松的生育政策与改革开放后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共同作用,形成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人口红利。运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人口红利有利于推进中国工业化。进一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人口红利对中国工业化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人口红利通过三条路径显著地影响中国工业化:1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前两次生育高峰的人口全部进入劳动力市场,为中国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直接推进了工业化进程。2大量劳动者涌入市场,压低了劳动报酬,形成"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有效推进了工业化。这一机制是人口红利影响工业化的主要路径。3人口红利的提高有效促进了资本形成,但是其影响力度较小。从区域的角度本文还发现了更细致的结论。西部地区人口红利对工业化的影响力度明显大于其他地区,而且通过劳动供给与压低劳动报酬的渠道对工业化的影响力度大于其他地区;东部地区人口红利对工业化的影响虽然较小,但通过资本形成推动工业化的影响力度大于其他地区。未来人口结构面临改革开放前后人口政策的历史影响,以及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冲击,人口红利预期将持续下降。依据实证研究,本文认为人口红利将带来旧有的工业化模式难以维系。未来应当通过发展智能装备制造、挖掘大国人才优势、促进技术进步,推动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对于基本完成工业化的东部地区,更应发挥人力资本与科技进步的作用,率先推动依赖高投入的工业发展方式转变。西部地区应当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吸引劳动力流入,减缓人口红利下降对工业化的冲击;另一方面还应当充分利用成本优势,吸引资本流入,应对人口红利下降对资本形成的冲击。  相似文献   
953.
针对火电厂锅炉烟气湿法脱硫系统运行中吸收塔内浆液经常发生“石灰石屏蔽”影响脱硫效率、污染环境问题,分析了“石灰石屏蔽”的产生机理和诱发原因:燃料中含硫成分增加或燃料量增加导致烟气中含硫总量上升,氧化风量没有随之同步增加,脱硫塔入口烟尘浓度及氟化物和铝化物累积上升,石灰石的品质和细度变化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或打破工艺系统中化学反应的平衡,导致“石灰石屏蔽”现象发生,针对这些原因给出了预防措施和“石灰石屏蔽”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方法,提出了开展原煤炉前或炉中或出矿前脱硫研究治理的建议,让脱硫关口前移,才是抓根治本、变被动为主动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954.
资源环境是制约区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区域资源环境的利用是否有效是衡量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因此对区域资源环境效率格局及其成因机理进行时空动态模拟,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区域投入产出的过程与效益,同时又能为相关部门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以及缓解区域人地矛盾提供参考依据。利用SBM-DEA模型分析2005~2014年间中部地区资源环境效率时空分异特征,并探讨了造成其格局演化的成因机理,得到如下结论:(1)从资源环境效率结果来看,2005~2014年中部地区资源环境效率总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2)省会城市、长江和京广等国家发展轴线的重要节点城市资源环境效率较高,远离长江、京广等重要轴线的城市资源环境效率较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逐步形成;(3)从资源环境效率与投入产出的耦合关系来看,中部地区75%左右的城市处于Ⅰ类型,较少城市处于Ⅱ类型,极少数城市处于Ⅲ~ⅩⅢ类型。近10 a来中部地区普遍处于低投入、低产出、低污染的发展阶段,资源环境效率较高及以上城市数量先减少后增加,中等效率的城市数量先增加后趋于稳定,效率较低及以下的城市数量呈逐步减少的趋势;(4)促进资源环境效率的主导因素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资源环境效率的主导因素为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955.
Effective public expenditure currently dominates the management focus of many protected areas. This calls for explicit modeling of constraints and motivations that, respectively, obstruct and stimulate visits to selected outdoor destinations. Choice set formation is the result of screening and/or inclusion of specific sites (alternatives) to form the set of sites considered in real choices. Evidence shows that the omission of a structural representation of choice set formation is harmful to econometric inference. Yet, the literature has largely ignored the underlying behavioral phenomenon. We show, using a discrete choice experiment involving selection among seven recreational sites in an Italian national park, that choice set formation is behaviorally relevant,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preference discrimination. Motivations (why visit?) are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preliminary site screening for choice set inclusion, as well as site selection, justifying the additional value of such modeling extension.  相似文献   
956.
为研究中水消毒过程,对次氯酸钠消毒中水的折点加氯反应与消毒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探讨加氯量位于折点曲线不同位置的消毒效果,分析接触时间和氨氮浓度的影响,得出了根据氨氮浓度确定的接触时间和加氯量公式。结果表明,氨氮浓度〈2 mg/L时,将加氯量控制在折点之后接触反应30 min,氨氮浓度〉2 mg/L时,将加氯量控制在峰点附近接触反应60 min均可实现中水消毒要求。  相似文献   
957.
958.

Organic amendments are sometimes applied to agricultural soils to improve the physical, chem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soils. The organic fractions in these soil amendments also influence metal reaction, particularly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metals, which, in turn, determine the bioavailability of the metals and hence their phytotoxicities. In this study, a Quincy fine sandy (mixed, mesic, Xeric Torripsamments) soil was treated with 0 to 160 g kg?1 rates of either manure, sewage sludge (SS), or incinerated sewage sludge (ISS) and equilibrated in a greenhouse at near field capacity moisture content for 100 days. Following the incubation period, the soil was dried and adsorption of copper (Cu) was evaluated in a batch equilibration study at either 0, 100, 200, or 400 mg L?1 Cu concentrations in a 0.01M CaCl2 solution. The desorption of adsorbed Cu was evaluated by three successive elutions in 0.01M CaCl2. Copper adsorption in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manure rates. At the highest rate of manure addition (160 g kg?1 soil), Cu adsorption was two-fold greater than that by the unamended soil at all rates of Cu additions. With increasing rates of Cu additions, the adsorption of Cu decreased from 99.4 to 77.6% of Cu applied to the 160 g kg?1 manure amended soil. The desorption of Cu de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rate of manure amendment. Effects of sewage sludge amendments on Cu adsorption were somewhat similar to those as described for manure additions. Likewise, the desorption of Cu was the least at the high rate of SS addition (160 g kg?1), although at the lower rates there was not a clear indication of the rate effects. In contrast to the above two amendments, the ISS amendment had the least effect on Cu adsorption. At the highest rate of ISS amendment, the Cu adsorption was roughly 50% of that at the similar rate of either manure or SS amendments, across all Cu rates.  相似文献   
959.
探讨了温度、植物及不同湿地流态对稳定表流人工湿地中污泥的形成和组成的影响,并考察了湿地在污泥形成过程中的除污效果。结果表明,温度对VSS的影响较大,植物在污泥形成过程中对污泥量没有明显影响,但可以改变污泥组成,湿地流态对污泥形成和组成均有影响,湿地中污泥的含量为0.4~0.6 g/L;种植有风车草的推流挡板湿地(池5)总体效果相对较好;各稳定表流湿地出水水质基本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污泥形成后TN和NH3-N的去除率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960.
生物滴滤塔处理甲苯废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以生物陶粒和聚氨酯泡沫为生物滴滤塔填料,对甲苯废气进行处理,考察不同生物滴滤塔挂膜启动时间以及气体流量和甲苯质量浓度条件下生物滴滤塔对甲苯废气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生物陶粒为填料的生物滴滤塔所需要的挂膜启动时间更短;在气体流量为450L/h时,以生物陶粒为填料的生物滴滤塔甲苯去除率稳定在72%左右,聚氨酯泡沫为填料时甲苯去除率稳定在65%左右。以聚氨酯泡沫为填料时,随甲苯质量浓度提高,甲苯去除率下降幅度较小,甲苯质量浓度为1.80g/m3时,甲苯去除率仍在7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