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20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41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194篇
基础理论   52篇
污染及防治   65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1.
以印染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出的WYT菌株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对还原蓝4(VB4)染料降解脱色的关键基因.采用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方法和同源重组法,确定染料代谢的可能关键基因.对该基因进行敲除,构建载体进行基因回补,设计表型验证实验验证基因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该可能关键基因属于染料过氧化物酶基因中的B型,命名为DyP.敲除后的菌株对VB4没有脱色效果,基因敲除成功.WYT菌株与敲除载体发生双交换,获得回补株.在降解实验中,回补株对VB4的脱色率为96.04%,野生株的脱色率为96.95%,回补株恢复了对VB4的降解脱色能力,而敲除株几乎失去对VB4的降解能力,DyP基因是VB4降解脱色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112.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制备了阿拉伯胶(GA)-g-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酸(AA)/海泡石黏土(ST)(GA-g-PAMPS/AA/ST)复合水凝胶,利用FTIR、XRD、SEM对复合水凝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水凝胶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MB)染料的吸附性能.结果显示:GA、ST和AA与AMPS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形成具有均匀三维网络结构的复合水凝胶.0.025g水凝胶可以使体积为50mL、pH值为6.4、浓度为600mg/L的MB溶液的吸附量和吸附率分别达1146mg/g和95.5%,水凝胶具有较好的重复利用性能.Freundlich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吸附过程.热力学研究表明水凝胶对亚甲基蓝吸附是自发、吸热和不可逆的过程.该水凝胶可用作阳离子染料和阳离子型污染物的潜在候选生物质吸附剂.  相似文献   
113.
稳定型纳米零价铁去除地下水中2,4-二氯苯酚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张永祥  常杉  李飞  徐毅  高维春 《环境科学》2017,38(6):2385-2392
为改善纳米零价铁(NZVI)在水溶液中容易发生团聚和易被氧化的缺点.本文研究利用廉价易得的环境友好型材料羧甲基淀粉钠(CMS)对NZVI进行包覆改性,利用空间位阻效应提高其分散悬浮性.利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改性后的纳米铁微观结构及物相组成,通过化学实验研究其对2,4-二氯苯酚(2,4-DC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改性后的NZVI直径大约在80~100 nm,呈链状或分散颗粒分布,主要物质组成为零价铁,具有强还原性.当CMS的比例为80.00%时,悬浮性最佳;经过CMS包覆改性后,NZVI还保留原有的活性,在不同包覆比例对于2,4-DCP的去除效果的实验中发现,同样CMS比例为80%时去除效果最好,达到83.69%,且有明显的脱氯降解过程.  相似文献   
114.
进行了Fe(0)和H2O2协同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研究,分析了Fe(0)投加量、H2O2投加量、溶液初始pH值和染料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Fe(0)和H2O2协同可有效催化降解亚甲基蓝;在pH为4.5,Fe(0)用量为2.0 g.L-1,H2O2用量为3.0 mmol.L-1时对10 mg.L-1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在60 min内达到90%以上。MB的降解去除率随着Fe(0)投加量与H2O2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其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大而降低。研究结果还表明,Fe(0)和H2O2可在接近中性条件下有效协同催化降解亚甲基蓝。UV-Vis光谱在反应过程的变化说明亚甲基蓝降解生成了一些小分子物质。  相似文献   
115.
痕量亚硝酸根的极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酸性介质中,次甲基蓝与亚硝酸根发生亚硝化反应,本文选用0.08mol/l的盐酸,其亚硝化产物在—0.65V(us.SCE)附近产生一灵敏的极谱波,亚硝酸根浓度在0.002—0.24ug/ml范围内与二次导数波高成直线关系,本法用于水样和蔬菜中亚硝酸根的测定,选择性好,灵敏度较  相似文献   
116.
Fe~0-厌氧微生物体系处理活性艳蓝X-BR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零价铁(Fe0)-厌氧微生物处理体系,以蒽醌染料活性艳蓝X-BR为处理对象,通过摇床试验研究了Fe0投加量、pH值等因素对染料脱色的影响,并对比了该染料在3种不同处理体系中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在Fe0-厌氧微生物体系中,Fe0投加量和pH值均存在最适宜值,当两者分别控制在400mg/L和7,染料初始浓度和反应时间分别为100mg/L和68h时,该体系脱色率可达到90%以上;与相同反应条件下的纯Fe0、纯厌氧微生物体系相比,该体系的脱色率提高近40%.根据紫外-可见光谱分析,Fe0可有效促进厌氧微生物对X-BR及其中间产物的降解,实现完全脱色.其脱色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当染料初始浓度由50mg/L增至800mg/L时,反应速率常数k值由0.0470h-1降至0.0102h-1.  相似文献   
117.
There have been several reports on novel threadlike structures (NTSs) on the surfaces of the internal organs of rats and rabbits since their first observation by Bonghan Kim in 1963. To confirm this novel circulatory fun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observe the flow of liquid through the NTS as well as the structurally corroborating channels in the NTS. In this article, we report on the measurement of the flow speed of Alcian blue solution in the NTSs on the organ surfaces of rabbits, and we present electron microscopic images depicting the cribrous cross-section with channels. The speed was measured as 0.3 ± 0.1 mm/s, and the flow distance was up to 12 cm. The flow was unidirectional, and the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ic images showed that the NTSs were strongly stained with Alcian blue. The ultrastructure of the NTSs revealed by cryo-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high-voltage electron microscopy showed that (1) there were cell-like bodies and globular clumps of matter inside the sinus of the channel with thin strands of segregated zones which is a microscopic evidence of the liquid flow, (2) the sinuses have wall structures surrounded with extracellular matrices of collagenous fibers, and (3) there exists a cribriform structure of sinuses.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for the circulation,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flow speed has been undertaken applying a simplified windkessel model. In this analysis, it was shown that the liquid flow through the NTSs could be due to peristaltic motion of the NTS itself. Baeckkyoung Sung and Min Su Kim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  相似文献   
118.
岳钦艳  原爱娟  李倩  高宝玉  李静 《环境科学》2009,30(5):1487-1492
以污泥和膨润土为原料,硫酸为酸化剂制备了酸化污泥膨润土颗粒.对制得的样品进行了比表面积和SEM等表征,并用于染料活性翠蓝的脱色.考察了pH值、投加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影响,并进行了方程的拟合,计算了热力学参数(ΔH0、ΔS0、ΔG)和吸附活化能Ea.结果表明,酸化污泥膨润土颗粒对活性翠蓝的吸附量随温度和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其吸附动力学更适于伪二级动力学方程所述规律,吸附速率大小为313 K>303 K>293 K;吸附活化能较低,为5.52 kJ·mol-1,说明吸附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同时ΔH0>TΔS0和ΔG>0表明整个吸附过程活化焓的影响大于活化熵,且属于非自发反应.  相似文献   
119.
木质素基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木质素磺酸盐为原料,利用反相悬浮聚合技术,成功制备木质素基吸附材料,并研究了交联剂用量、分散剂用量、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及体系酸度等对悬浮聚合反应及其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吸附材料对亚甲基蓝有较快的吸附速度和较高的吸附量,当木质素吸附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达到17.71mg/g后,吸附趋向饱和,温度保持在30℃左右有较高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120.
利用四钛酸钾晶须作为吸附剂,研究了亚甲基蓝在其上的吸附行为,考察了吸附体系pH值、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对其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四钛酸钾晶须对亚甲基蓝有较强的吸附力,得到的吸附等温线能较好的符合Freundlich方程,其R2都能达到0.991以上,吸附动力学可以用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在碱性范围内四钛酸钾晶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