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0篇
  免费   458篇
  国内免费   2680篇
安全科学   106篇
废物处理   170篇
环保管理   311篇
综合类   4146篇
基础理论   822篇
污染及防治   762篇
评价与监测   305篇
社会与环境   74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246篇
  2021年   261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265篇
  2018年   254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303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298篇
  2013年   473篇
  2012年   384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307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运河水中悬浮物和底泥上有机污染物的探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陈建林  王炳坤  冯建昉 《环境科学》1995,16(2):69-72,34
利用GC/MS/DS系统和保留指数,对运河(常州段)悬浮物和底泥上的有机污染物进行了概要分析。结果显示,该段河流的悬浮物和底泥上含有直链烷烃、多环芳烃、直链醛酮、烷基磺酸、苯酯类、邻苯二甲酸酯类、硝基联苯、二苯砜、醇类、羧酸类等有机污染物和致癌物。河流悬浮物和底泥上所鉴定出的有机污染物数量相当,浓度范围基本一致。同一段面底泥上的浓度稍高于悬浮物上的浓度;枯水期悬浮物上的浓度稍高于丰水期悬浮物上浓度  相似文献   
942.
大同市大气颗粒物及有机污染物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大同市不同功能区的可吸入尘(<10μm)浓度进行了测定,并探讨了可吸入尘与总悬沙颗粒物的相关比例。总悬浮颗粒物上二氯甲烷萃取物含量达20%,对其中的有机污染物用GC/MST和HPLC进行了分析,鉴定出的主要有机污染物有苯系物及芳烃类化合物38种,烷烃类化合物31种,以及酚类,酮类,含氮化合物和增塑剂14种,总计83种。  相似文献   
943.
微生物共代谢在氯代有机物生物降解中的作用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概述了微生物共代谢的生化机制,研究进展以及在氯化有机物生物降解中的作用,提出了微生物共代谢这种尚未被人们透彻了解的生物过程在氯代有机物等难解化合物生物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44.
呼和浩特市大气气相和颗粒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聚氨基甲酸酯泡沫塑料吸附块和玻璃纤维滤膜构成的大气全态采样头,以内蒙古四子王旗摹为对照点,于冬夏两季捕集呼和浩特市(呼市)大气气相和颗粒物中的有机污染物,样品经提取分离后用色质联机,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鉴定出3类(烃类、芳在,酞酸酯类)近80种有机污染物,对其中45种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呼市地区属于大气有机污染物高浓度地区。  相似文献   
945.
高温/中温两相厌氧消化反应中有机酸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深入考察高温/中温两相厌氧消化的反应器系统用以处理混合基质时有机酸的变化特性,采用蒸馏-滴 测定挥发有机酸总量,并在系统达到相对稳定时用色质联机确定有机酸的组成及各自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基质经高温消化后挥发有机酸含量有所增加,平均在346-5529ml/L,进一步经中国消化且系统达到稳定后其含量平均为43-433mg/L,乙酸,丙酸,丁酸和戊酸是进料混合基质和高温消化后基质中主要有机酸种类  相似文献   
946.
有机污染物在白洋淀地区水陆交错带土壤颗粒物上的吸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讨了亲水性的苯酚和新脂性的对氯苯酚,在白洋淀地区水陆交错带-芦苇地中的天然颗粒物上的吸队规律。对于亲水性有机物,它在颗粒物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平衡浓度ce的对数与吸附率q的对数呈直线关系;而亲脂性有机物的吸附则符合Linear吸附关系,即平衡浓度ce1与吸附率q1之间呈直线关系,且吸附量明显高于亲水性的有机物。  相似文献   
947.
空气提升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周平  钱易 《环境科学》1996,17(6):9-12
进行了空气提升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反应液体内循环速度,有机的降解动力学,载体表面生物膜脱落与增工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内循环生物硫化内不速度分别与反应器高度及升流区表观气速ug0.5次方成正比,当内循环流量很大时,反应器可视为CSTR;生物膜的脱降率分别与ug及膜厚δ的次方,载体数量的2/3次方成正比。  相似文献   
948.
某些剧毒有机废料在高温至超临界水中的处理实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统锦  Brill T. B. 《环境科学》1998,19(4):43-46,51
为了探索毒害有机废料的处理条件和反应机制,用二氨基乙二肟,氨基氰和蜜胺作初始试料,在温度150-400℃,压力100-700×10^5Pa的条件下进行了水热实验研究,部分密胺实验还添加了H2O2,实验结构表明,在水热条件下,尤其在超临界水中,二氨基乙二肟和氨基氰既可以通过热解作用而聚合成较高分子量的氮杂环混合物,进而水解转化成CO2和NH3,也可以直接发生水解作用,生成CO2和NH3,添加氧化剂可  相似文献   
949.
臭氧氧化自来水生物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可同化有机碳研究某石化地区臭氧氧化自来水的生物稳定性。结果表明,地下水原水AOC含量为413μg/L,不仅有生物稳定性,水源遭到有机物污染。  相似文献   
950.
大气过氧化氢及有机过氧化物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HPLC柱后衍生荧光法测定了5、6月份中关村地区大气中的H2O2和有机过氧化物,除H2O2外,共测出了7种以上有机过氧化物。有3种通过HPLC色谱保留时间得到了鉴定。分别是甲基过氧化氢,羟甲基过氧化氢和乙基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