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3篇
  免费   370篇
  国内免费   1359篇
安全科学   287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188篇
综合类   2513篇
基础理论   357篇
污染及防治   191篇
评价与监测   245篇
社会与环境   153篇
灾害及防治   129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232篇
  2021年   267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951.
2014年泉州市区PM2.5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4年泉州市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的PM2.5、PM10等监测数据,讨论市区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泉州市区PM2.5浓度存在较为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1)时间分布特征:PM2.5的年均值为34μg/m3,月均值最大值出现在1月,最小值出现在7月;PM2.5浓度冬季最高,夏季最低,春冬两季明显高于夏秋;PM2.5/PM10最高值出现在2月,最低值出现在7月;PM2.5/PM10冬季最高,夏季最低.(2)空间分布特征:3个监测点位中,PM2.5浓度涂山街最高,津头埔略低,万安最低;PM2.5/PM10万安最高,涂山街略低,津头埔最低.时间分布特征与气象条件有一定关系,而空间分布特征与建成区的建成时间先后、地理位置差异等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52.
湖北宜昌香溪河流域碳酸盐岩分布广泛,岩溶地下水是当地居民的重要供水来源,研究地下水水化学组成的形成及内在规律,对当地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岩溶水为重点研究对象,并结合与岩溶水联系密切的降水、相邻非碳酸盐岩地下水、地表水,分析了香溪河流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降水属于矿化度和硬度均低的弱酸性水,具有较强的侵蚀作用;研究区地表水化学组成是地层岩性比例的反映,干流受农业影响大而受工业活动影响小;受山区地形控制,研究区地下水矿化度较低,矿化度主要集中在150~300mg/L,并受地层岩性影响,碳酸盐岩裂隙水、岩浆岩裂隙水与碎屑岩裂隙水化学组成有所差异,总体来说水化学类型以HCO3-Ca型、HCO3-Ca+Mg型和HCO3-Mg+Ca型为主,同时受降水和温度影响,不同季节矿物溶解特点不一,地下水水质受农业药物影响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953.
矿井瓦斯爆炸高速气流的破坏和伤害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频发现状,基于爆炸动力学、流体动力学理论对巷道受限空间瓦斯爆炸冲击波波阵面后高速气流的传播特性进行分析,建立高速气流压力和速度关系的数学模型。结合在实验巷道中瓦斯爆炸高速气流压力实验数据,拟合瓦斯爆炸高速气流速度和传播距离的计算公式,其结果表明,井下瓦斯爆炸事故高速气流的传播速度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依据我国陆地地面风力等级划分标准比照可得瓦斯爆炸高速气流的等级为飓风级,对井下人员伤害巨大。该研究成果为控制和预防瓦斯爆炸破坏和伤害事故扩大及事故应急救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4.
页岩气压裂返排液成分复杂,为了解页岩气开采过程中压裂返排液的污染情况,对四川某页岩气典型井场不同时期的压裂返排液污染物组成进行了分析,采用超滤膜法测定溶解性有机物(DOM)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特性,通过建立水质矩阵开展污染特性评价,并进行了综合生态毒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不同时期压裂返排液中污染物特征相似,主要污染因子为总有机碳(TOC)和氯离子,并且生物毒性高、可生化性差。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5.
In this paper we show that plants respond to downstream ambient water quality after controlling for permitted levels of pollution. We find if past water quality declines by one percent, plants reduce current pollution by 0.35 percent. The magnitude of this coefficient is comparable to the coefficient on permitted discharge levels i.e. regulatory stringency itself.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wo mechanisms. First, a decline in water quality may lead to more stringent permits that would raise the cost of abatement of a plant significantly. Second, the plant is likely to be subject to increased public pressure in response to poor water quality. Indeed, as expected, the impact of water quality becomes stronger in locations with higher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higher percent carpooling to work, or lower percent of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but surprisingly with lower median age of residents, lower percent with bachelor׳s degree or higher percent of families with children.  相似文献   
956.
地下水是西部干旱地区重要的供水水源,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加大了西宁市对地下水资源量的需求,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已引起地下水环境发生变化,探明地下水化学演化特征及形成机制,对防止其恶化,确保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运用水化学和多元统计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西宁市地下水化学特征,探讨了地下水的形成机制和不同因子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西宁市浅层地下水化学类型多达36种,以HCO3-Ca(Mg)(占比60.00%)和HCO3·SO4-Ca(Mg)(占比11.81%)为主,草地、林地和裸地中地下水化学类型5~6种,建设用地和耕地中地下水化学类型复杂,多达21种,表明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较强.研究区地下水化学演化过程主要受岩石风化溶滤、蒸发结晶和阳离子交换作用综合影响,主要控制因素分别是水-岩相互作用(贡献率为27.56%)、工业废水排放(贡献率为16.16%)、酸碱环境(贡献率为16.00%)、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贡献率为13.11%)和生活污水(贡献率为8.82%).针对西宁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人类活动影响,提出...  相似文献   
957.
As far as the optimal design, operation, and field application of the Aerobic–Anaerobic Landfill Method (AALM) are concerned,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how aeration modes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aeration depth and air injection rate) affect the biodegradation of organic carb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nitrogen in landfill solid waste. Pilot-scale lysimeter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different aeration modes to obtain detailed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influence of aeration modes on leachate characteristics. Results from these lysimeter experiments revealed that aeration at the bottom layer was the most effective for decomposition of organic carbon when compared with aeration at the surface or middle layers. Moreover, the air injection rate led to different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patterns, unlike the lesser influence it has on organic carbon decomposition. Effective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were observed for the aeration mode with a higher air injection rate (=1.0 L/min). On the other hand, the phenomenon of sequenced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could be observed when a low air injection rate (=0.5 L/min.) was employed. Finally, it is concluded that, for AALM, air injection with a higher air injection rate at the deepest layer near the leachate collection pipe tends to accelerate the stabilization of landfill waste as defined in terms of the enhancement of denitrification as well as organic carbon de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958.
自1970年代以来,因吴起油田的发现,吴起县石油开采及相关工程建设频繁,各项工程建设在为吴起县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大量滑坡灾害。以"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为依托,对县内滑坡的类型及分布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野外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滑坡分为黄土层内滑坡、黄土-红粘土接触面滑坡、红粘土-基岩接触面滑坡和黄土泥流滑坡四类,并对滑坡灾害的时间、空间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相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59.
一株菲降解菌的鉴定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沈阳北部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活性污泥中驯化和分离得到一株以菲为碳源的降解菌株W12,根据菌株形态和16S r DNA基因测序分析,该菌株鉴定为耳炎假单胞菌(Pseudomonas otitidis.).该菌株降解菲的最佳环境条件为:温度为30℃,p H值为7.0,摇床转速为170 r·min-1,接种量为10%,盐度为0.5%;菲初始质量浓度为1000 mg·L-1培养96 h后,降解率为65.80%,且对菲的最大耐受浓度为2000 mg·L-1;加入蛋白胨和酵母膏后,降解率分别提高到75.65%和70.85%.  相似文献   
960.
采用模拟Co污染土壤的方法,分别投加2.5 mmol/kg、5.0mmol/kg、7.5 mmol/kg的EDDS、NTA、CA和OA,研究了其对花生生长与吸收土壤重金属Co,以及对土壤中Co的活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整合剂处理使花生的生物量降低,在高浓度整合剂处理时,降幅最大;EDDS的添加比NTA、CA和OA更显著地增加了土壤Co的有效态质量比,同时明显提高了花生的富集系数和转运能力;在螯合剂处理下,花生的转运系数最高达到0.916,具备了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能力;根系和地上部富集Co能力最强时分别达到58.64 mg/kg和46.33mg/kg,是对照组的1.29和3.63倍;各处理花生根系中的Co质量比要高于茎叶中的质量比,花生植株Co质量比与土壤有效态Co质量比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相关(p<0.01);综合来看,螯合剂的投加能有效活化土壤溶液中的Co,促进植物吸收、转运重金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