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3篇
  免费   370篇
  国内免费   1364篇
安全科学   287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188篇
综合类   2518篇
基础理论   357篇
污染及防治   191篇
评价与监测   245篇
社会与环境   153篇
灾害及防治   129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232篇
  2021年   267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在大型邯郸钢铁公司周边不同样区的麦田成对采集表层土壤和成熟的小麦籽粒样品,检测US EPA优控的16种母体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浓度和组分谱,确定当地麦田表土PAHs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总有机碳TOC分数的相关性.由此,初步开展PAHs源解析,并简单探讨小麦籽粒PAHs与表土PAHs的关联性.结果表明,麦田表土总PAHs平均中位数含量为398.9 ng·g-1(范围123.4~1 626.4 ng·g-1),根据丹麦的土壤质量标准,所有表土样品中PAHs总含量超过限值占18%,而苯并[a]芘含量超过限值的样品占总数的10%.表土PAHs组分谱以中、高环组分为主体.利用同分异构体特征比值进行初步源解析,显示煤与生物质燃烧和交通燃油(尾气)是当地PAHs主要混合排放源.各样区麦田表土TOC分数与PAHs总含量、与不同环数组分含量都呈现类似的显著正相关.邯郸钢铁公司周边麦田小麦籽粒的总PAHs平均中位数含量为27.0 ng·g-1(范围19.0~34.0 ng·g-1),PAHs含量较低且未超过欧盟与国内的相关食品卫生标准.小麦籽粒中优势低环组分占总体的84%,其组分谱分布与麦田表土有所不同,显示小麦籽粒的PAHs除去根部吸收、传输外,还存在大气干湿沉降通过叶表(气孔)进入小麦体内等其它输入途径.  相似文献   
972.
地铁站火灾人员安全疏散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升地铁站火灾疏散能力,减少灾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地铁应急预案的制定。分别从研究手段和研究对象方面对国内外近年来的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了地铁站火灾疏散中的烟雾特点、人员应急行为特征和心理反应、疏散中的瓶颈和疏散路径。系统地分析了影响地铁站火灾疏散的因素,比较了不同学者地铁站火灾疏散中存在的差异以及有待改进的地方,从改善地铁设计管理方面和提升人员疏散能力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73.
This study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soil fauna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litter decomposition process of perennial herb Deyeuxia arundinacea. The litters were put in 6-, 30-, and 260-mesh litterbags to investigate their mass loss and the dynamics of soil faunal community during Aug. 2013 to Jul. 2014. Faster decomposition rate of Deyeuxia arundinacea in different meshes was found in the early period than in mid- and end-periods. Among different mesh sizes, 6-mesh had the fastest decomposition rate, followed by 30-mesh and 260-mesh. A total of 2218 individuals of soil fauna were obtained in different meshes, with 958, 737 and 523 individuals in 30-, 260- and 6-mesh respectively. Oribatida and Poduridae were the dominant groups, accounting for 73.22% of total individuals. The soil animal individual and group densities shared a very similar trend among the decomposition bags of three aperture sizes, all with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seasonal dynamic distribution. During the 12 months of decomposition, the density of soil animal groups did not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6 mesh and 260 mesh decomposition bags except for May.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group density was highly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verage monthly temperature and rainfall, and the individual density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average monthly temperatur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of soil fauna community of Deyeuxia arundinacea are influenced by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The findings help in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 of soil fauna to perennial herb litter de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974.
Phosphorus is considered the primary nutrient limiting eutrophication. The release of phosphorus from sediments not only provides hydrophytes with essential nutrients, but can also produce entrophication in lakes. In this study, the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 phosphorus speciation,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ffecting phosphorus release from sediments from Taihu Lake, Tien Lake, and East Lake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hosphorus levels of sediments ranged from 647 ± 67 to 2343 ± 122 mg/kg. Inorganic phosphorus comprised the majority of total phosphorus. The main phosphorus speciation of sediments obtained from Taihu Lake and Tien Lake was Residual-P, and the main phosphorus speciation of sediment obtained from East Lake was NaOH-P. Phosphorus release occurred in acidic and alkaline conditions but more frequently under alkaline conditions. The amount of phosphorus released from the sediments increased as the disturbing intensity rose. In addition, less phosphorus was released in natural than anaerobic conditions. The amount of phosphorus released was elevated as temperature increased.  相似文献   
975.
利用重庆市大气污染物监测站2013年冬季(2013年11月—2014年1月)的实测数据,分析PM2.5及相关气态污染物(SO2、NO2、O3)的时空特征,并采用轨迹聚类与PSCF(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污染物来源.结果表明:除ρ(O3)以外,其他3种污染物质量浓度的月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12月升高、1月降低的特征;污染物空间分布不均,其中ρ(PM2.5)和ρ(NO2)在工业区和人口密集区较高,ρ(SO2)南高北低,ρ(O3)城区低于郊区.ρ(SO2)、ρ(NO2)与ρ(PM2.5)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ρ(SO2)与ρ(PM2.5)的R(相关系数)在城、郊区分别为0.71、0.65,ρ(NO2)与ρ(PM2.5)在城、效区的R分别为0.73、0.56;而ρ(O3)与ρ(PM2.5)未表现出显著相关.ρ(SO2)、ρ(NO2)与ρ(PM2.5)的相关性高低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二次气溶胶的污染程度,ρ(O3)与ρ(PM2.5)的相关性受到PM2.5来源和污染程度的影响.轨迹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市2013年冬季主要受东北方向气流影响;聚类分析表明,重庆市11月没有表现出明显的PM2.5外来输送特征,但12月和1月的PM2.5外来输送特征明显,并且不同方向的气流污染物浓度差异也较大.PSCF分析发现,重庆市冬季PM2.5、SO2、NO2、O3主要来源于本地和周围城市局地传输,同时还受南宁、贵阳、遵义、达州等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6.
微米级空间碎片撞击太阳电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估航天器太阳电池阵遭遇微米级空间碎片撞击后性能的下降程度。方法利用激光驱动飞片发射系统针对硅太阳电池开展系统的试验工作,对太阳电池机械损伤特性及伏安特性进行测试。利用ORDEM2000软件计算航天器所在轨道的碎片通量和速度。结合试验结果,计算航天器太阳电池阵因微米级空间碎片撞击引起的最大输出功率衰减率。结果太阳电池最大输出功率衰减率与溅射区直径呈二次函数关系,与表面污染率近似相等。未来5年天宫一号所在轨道航天器太阳电池因微米级空间碎片撞击引起的最大输出功率衰减率为0.45%。结论利用该研究结果可以预计航天器太阳电池因微米级空间碎片撞击引起的最大输出功率衰减率,为航天器总体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77.
基于Z指数的昆明市洪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昆明市12个气象站点1963~2013年逐月降水量数据,采用Z指数的方法,得到旱涝等级评定结果,对昆明市洪涝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洪减灾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分布上,昆明市在1963~2013年间,降水量经历了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波动状态,51年内共出现了8次重涝,3次大涝,10次偏涝,洪涝类型以重涝和偏涝为主,洪涝主要集中出分布在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空间分布上,昆明市的主城区昆明及其下风方向的嵩明地区降水较多,洪涝程度最为严重,呈贡、东川地区的降水较少,洪涝程度最轻.影响因素上,影响降水量最大的自然因素是相对湿度,其次是蒸发量及总云量;最大的人为因素是城市人口,其次是SO2排放量、建成区面积及道路面积.  相似文献   
978.
贵阳市秋、冬季PM_(2.5)中碳组分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珍  郭军  陈卓 《地球与环境》2015,43(3):285-289
为研究贵阳市大气细粒子PM2.5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污染特征,于2013年10月14日至2013年12月25日,采集2个监测点位秋季和冬季的PM2.5样品,检测分析PM2.5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秋季PM2.5中OC的平均浓度为14.9μg/m3,EC的平均浓度为2.31μg/m3;冬季PM2.5中OC的平均浓度为26.2μg/m3,EC的平均浓度为7.53μg/m3,呈冬季高、秋季低的季节变化特征。秋、冬季PM2.5中OC/EC的值均大于2,表明存在二次有机碳(SOC)的贡献;秋季SOC的值为6.89μg/m3,冬季SOC的值为8.29μg/m3。通过计算PM2.5中8个碳组分丰度,初步判断PM2.5中秋季碳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道路扬尘和生物质燃烧,冬季碳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燃煤尘和道路扬尘。  相似文献   
979.
钛白石膏是硫酸法钛白粉厂在酸性废水中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是一种有毒有害废物.对某钛白粉厂排放的该固废进行腐蚀性、浸出毒性、急性毒性以及毒性物质含量鉴别,结果表明,该固废不属于危险废物.根据现阶段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技术水平和该钛白粉厂排放实际情况,结合当地土地开发利用状况,提出用于已围滩涂填方的处置对策方案,既使钛白石膏得到无害化处置,又能满足围垦造地对塘渣的需求,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980.
在深入分析玉溪市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水质现状、污染源贡献、污染成因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基于流域系统的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相结合的良好型湖泊保护与污染防治型湖泊综合整治的全过程治理思路,提出高原湖泊资源“优先保护、协调发展、限量开发、强化管理”的保护与开发管理全新理念.以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为基础,提出适应“大玉溪”新形势发展需求下的高原湖泊流域水环境保护与综合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