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99篇
安全科学   29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256篇
基础理论   31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93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51.
江苏省13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异及驱动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城市土地的高效集约化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入手,依据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原则,从土地利用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构建了一个具有三级层次结构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秩相关系数和聚类分析的方法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1997~2006年,江苏省13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都得到了提高,但是提高的幅度和方式不同;(2)不同城市,苏南、苏中和苏北之间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呈现出明显的城市和地域差异,其中,省会南京最高,苏北的宿迁最低。最后,对造成这种时空差异的现象从区域经济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性质职能与规模等方面进行了驱动力分析。  相似文献   
652.
以无锡市1991、1996、2001和2005年的Landsa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采用改进后的波段组合阈值提取法对无锡市城市建成区空间信息进行提取,并参照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分类图对提取的信息进行修正;通过影像叠加分析,研究 1991~2005年无锡市城市扩张的空间分布规律,认为无锡市城市总体扩张呈现出不断增加的态势,尤其是2000年以后,城市扩展出现快速发展。同时无锡市城市空间扩张呈现出不均匀性,主要包括集中连片发展和轴向扩展两种典型的扩展模式,而城市扩展方向主要集中在常州 无锡 苏州城市中心线沿线和环太湖方向,其中以东南部和东部扩展最为迅速;结合无锡市 1991~2005年社会经济以及人文数据,分析了人口及经济发展对城市扩张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的增加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是影响无锡市城市扩展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53.
根据1999~2007年土地利用统计、社会经济资料,借助信息熵原理及马尔科夫转移矩阵模型对梁平县土地利用结构动态演变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梁平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H经历了3个阶段:1999~2002年持续上升阶段、2002~2003年急速回落阶段及 2003~2007年波动阶段,土地利用结构无序程度发展态势不明显,均衡度变化与信息熵相似。用地类型主要由耕地转向林地、交通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定性分析了影响该县用地结构动态演变的政治经济政策,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经济社会主要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得出影响该县用地结构动态演变的主要驱动力为:政治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最后依据分析结果对梁平县未来发展做出定位:特色农业县--重点发展农林产品加工及文化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654.
汶川8.0级地震灾后响应研究——以灾后学生响应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洁  李睿  王静爱 《灾害学》2009,24(4):125-129
基于网络信息,以学生群体对汶川8.0级地震响应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搜集到的复杂网络信息的分类和分级,刻画出非灾区学生群体的灾害响应能力,探讨了学生灾后响应主要类型、强度的空间分异及灾后响应的驱动力。结果表明:①学生灾后响应的主要类型是学生自发捐款、中小学异地复课等;②造成学生灾后响应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不是交通条件,而是空间距离导致心理疏离;③学生灾后响应的驱动力随时间的变化特征不同,其中满足自我强化需要的响应速度快但持续性较低,而满足灾源地的需要的响应速度慢但持续性高。  相似文献   
655.
模拟了车用工况下燃料电池发动机脉冲式排氢的特点,设计开发了一套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尾气净化系统,并以5 kW燃料电池的尾气排放为例,研究其净化效果。研究了电池阳极排放氢气缓冲前后尾气中氢气浓度的变化,以及不同空速条件下氢气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电堆阳极排放氢气经过缓冲处理后,尾气中氢气浓度趋于平稳,大部分工况下处在2%以下,达到了安全处理的要求;尾气中氢气的去除效果与空速密切相关。对自制的整体式催化剂而言,当空速低于20 000 h-1时,氢气的去除率能达到约95%,而当空速达到39 270 h-1时,氢气的去除率仅为10.9%。鉴于这一问题,提出通过采用尾排空气的分流手段调整催化燃烧反应器对空速的要求,以提高尾气中氢气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656.

Problem

Alcohol-related youth traffic fatalities continue as a major public-health concern. While state and federal laws can be useful in tackling this problem, the efficacy of many laws has not been empirically demonstrated. We examined the impact of state laws prohibiting alcohol advertising to target minors. Method: Using statistics obtained from the Fatality Analysis Reporting System (FARS), youth alcohol-related, single-vehicle, driver traffic fatalities were compared by state as a function of whether the state has a law prohibiting alcohol advertising that targets minors. Results: Overall, states possessing this law experienced 32.9% fewer of the above specified traffic fatalities. Discussion and Impact on Industry: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not only are youth drinking rates affected by alcohol advertisements targeting youth, but also drink-driving behaviors. Indeed, we estimate that if this type of legislation were adopted in the 26 states that do not prohibit targeting of minors with alcohol advertising, then 400 youth lives could be saved annually.  相似文献   
657.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andy desertification change between 1986 and 2000 in the western Jilin province, North China.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Landsat TM data by using a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approach. We summarized the total area of desertified land by each county, as well as the area for each of the four categories of desertified land. The chang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between 1986 and 2000 we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Taking Tongyu and Qianan as examples, both human and natural driving forces of the sandy desertification were analyzed. Our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material sources and windy, warm and dry climate are the immanent causes of potential land desertification, while the irrational human activities, such as deforestation, reclaiming and grazing in the grassland, are the external causes of potential land desertification. However, rational human activities, such as planting trees and restoring grassland can reverse the land desertification process. Furthermore,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ecotone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in North China are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658.
平顶山地区景观格局动态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平顶山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平顶山地区1992年Landsat-TM影像和2006年中巴资源卫星遥感影像,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遥感和GIS技术,选取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景观均匀度、景观破碎度等指标指数进行分析,揭示平顶山地区近14 a来城市景观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交通用地、工矿及居民点和耕地用地显著增加,林地、水域显著减少;除工矿及居民点外,该地区各类型斑块数量均有增加,其中林地增加最为显著;交通用地、工矿及居民点的破碎度降低,水域、林地、耕地的景观类型破碎度增高;耕地的分维数、形状指数呈下降趋势,而林地的分维数和形状指数呈上升趋势;平顶山地区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都呈下降趋势,而优势度和破碎度增加;景观格局变化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发展是平顶山地区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659.
区域品牌已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对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资源配置体系的内生视角,在对区域品牌发展的驱动机制进行探讨和构建的基础上,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区域资源禀赋对区域品牌发展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边界,以及制度因素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以期通过探索资源禀赋、制度因素与区域品牌发展的关系,揭示以资源禀赋为逻辑起点的区域品牌发展驱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在主效应方面,区域品牌内的品牌声誉、金融支持、技术投入三个资源因素对区域品牌发展均具有显著的驱动作用。作用边界方面,公共营销在品牌声誉与区域品牌发展的关系中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品牌声誉对区域品牌发展的贡献随着公共营销能力的提升而增加;市场维护变量在金融支持与区域品牌发展关系中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区域市场维护力度越强,金融支持对区域品牌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显著。并且,两项制度因素均能够显著正向调节技术投入和区域品牌发展的关系,即制度因素与区域品牌发展对技术投入的敏感性具有正相关关系。研究结论的实践启示在于,区域品牌发展的核心驱动要素为区域资源的禀赋状态,区域内的企业、地方政府等利益相关主体应从树立品牌声誉、加强金融支持、提升创新技术投入三个方面来提升区域品牌的成长动力。在推动区域品牌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能应锁定在建构主打产品的公共营销体系和维护产品市场交易秩序两个方面,继而为区域品牌成长提供政策环境和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60.
城市用地结构演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是已往学者主要关注于单体城市的研究,而对全球化背景下大都市区或城镇密集地区的研究尚显不足。为此,通过构造城市用地结构演变动力分析框架,并基于2000、2005和2010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的城市用地结构数据,对中国经济转型最快、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长三角51个样本城市用地结构演变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演进,长三角城市正经历着以居住与工业用地增长为主导的空间重构;发达地区(或高级城市)凭借先发优势,其城市用地变化动态度逐渐减小,结构趋于成熟稳定;而相对落后地区(或低级城市)由于工业化进程相对较慢,其用地结构调整规律也较发达地区滞后。总体上,长三角地区城市用地结构总体变动趋于均等化,城市用地结构演变的"热点区"逐渐由发达地区大城市转向相对欠发达地区中小城市。通过对城市用地结构演变规律分析发现,在城市土地利用的复杂巨系统中,全球化与城市化共同驱动下的市场、政府和居民的行为共同促进了城市用地结构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