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67篇
安全科学   90篇
废物处理   51篇
环保管理   76篇
综合类   424篇
基础理论   84篇
污染及防治   64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为安全有效地消除原油中的硫化氢,在分析了现有技术存在不足的情况下,提出了利用井下产出液的流动动能作为动力,驱动叶轮旋转并带动微型螺杆泵,将消除硫化氢的注剂泵入到采出液中来实现消除硫化氢的目的。通过研究,研制了井下消除硫化氢注剂注入管柱及微型螺杆注入泵。该注入装置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消除效果好,从而达到有效治理硫化氢的目的,满足油井的安全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832.
高氨氮养猪场废水治理工程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畜禽养殖废水综合治理为目的,结合某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治理工程实践,采用干清粪工艺,将收集的猪粪和固液分离后的粪渣等加工成有机肥料,猪尿及冲洗水通过污水处理系统后达标排放,厌氧产生的沼气通过净化脱硫后用于养猪场内沼气发电机组发电.处理后水质:COD<100 mg/l,BOD5 <20 mg/l,SS<70 mg/l,NH3 -N<15 mg/l,TP<0.5 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87-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严于《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596-2001);工程运行稳定,资源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33.
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物(DOM)对各种类型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考察干湿季节下再生水补给水体的DOM分子多样性变化及其主要成分对致病菌分布及迁移的影响,本研究以北京两个典型的再生水补给水体(清河和沙河水库)为对象,分别在旱季和雨季采集水样,采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光谱指数(FI、HIX和BIX)和1H-NMR等方法分析水样的DOM,并采用定量PCR测定目标致病菌基因(ecfX、mcr1、gltA、tcpA和23S rDNA)的相对丰度.结果发现,清河和沙河水库水样的DOM分别为5个和4个组分,主要以自生源为主,且微生物活性较高,降雨会导致腐殖酸类有机质的输入.1H-NMR分析表明,清河和沙河水库水样中DOM有6个氢核基团,旱季以烷氧基和脂肪族羟基基团为主,雨季则以羧基或芳香环氢核基团为主.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旱季致病菌基因的相对丰度与DOM特征组分的相关性较弱;雨季DOM更利于与致病菌表面吸附,致病菌基因的相对丰度与CH3、CH、CHO/N、HAr、Hp和CH-α呈显著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834.
前期干旱天数对生物滞留系统除氮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生物滞留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优选设施之一,但其对氮素的去除特性受前期干旱天数(ADD)影响较大.通过设计不同ADD(1、2、3、5、7、12和22 d)条件,形成7种恒定干湿交替周期的生物滞留系统,研究ADD对氮素去除性能的影响,并根据不同ADD条件下氮还原酶和微生物种群的空间变化规律,分析ADD对生物滞留系统除氮过程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生物滞留系统对NH4+-N的去除受ADD影响不显著,但去除率会因填料水力渗透性能和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而呈现较大的波动性;当ADD从7 d增至22 d时,NO3--N和TN去除率随ADD的增加而减小.ADD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壤中硝酸还原酶(NaR)、亚硝酸还原酶(NiR)和羟胺还原酶(HyR)的空间分布;生物滞留系统中氮素转化过程受淹没层含水率调控,且NO3--N可通过淹没层中氮还原酶的次第催化还原作用发生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DNRA),进而影响NH4+-N的去除.ADD会显著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空间分布,影响系统对不同形态氮的综合去除能力.其中,较短ADD(1~5 d)条件下,具反硝化能力的Firmicutes为优势菌门,其优势菌属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还具有DNRA功能.结果证实,恒定干湿条件下ADD对生物滞留系统中氮素的去除能力、氮还原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种群结构空间变化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5.
邓华  高明  龙翼  赖佳鑫  王蓥燕  王子芳 《环境科学》2021,42(11):5481-5490
明确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未利用的新垦紫色土旱坡地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的影响,为三峡库区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分析不施肥(CK)、常规施肥(NPK)、优化施肥(GNPK)、化肥减量配施秸秆(RSD)和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BC)处理对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含量及其有机碳贡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水平,尤以RSD和BC处理最为显著;各处理以<0.25 mm粒级团聚体为优势粒级,施肥能显著增加5~0.5 mm粒级团聚体含量,提高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和R0.25(>0.25 mm团聚体含量)值,降低分形维数(D)和土壤结构体破坏率(PAD0.25)值(P<0.05);施肥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其中BC (6.73 g ·kg-1)和RSD (5.45 g ·kg-1)效果显著优于NPK (5.05 g ·kg-1)和GNPK (3.63 g ·kg-1);<0.25 mm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最高(34.92%~59.49%),>5 mm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最低(1.55%~6.01%),BC处理显著提高了5~2 mm和2~1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P<0.05),而NPK、RSD和GNPK在0.5~0.25 mm贡献率提升最为显著(P<0.05);各施肥处理均能提高油菜和玉米产量,年际间差异较大,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作物产量随土壤有机碳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生物炭和秸秆还田能促进土壤中,大、中团聚体形成,有效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促进作物增产,是改良紫色土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36.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亚铵法造纸废液干粉对绿豆(Vigna radiate)苗根系的AM真菌侵染及其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适量造纸废液干粉可以加速AM真菌对绿豆苗根系的侵染;添加质量分数0.1%造纸废液干粉,出苗4周时绿豆苗根系的AM真菌侵染率比对照提高80%,出苗7周时地上部生物量比对照提高20%;添加质量分数0.2%~0.5%造纸废液干粉,绿豆苗根系的AM真菌侵染率和地上部生物量在出苗4周之后均不同程度低于对照。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0.1%左右亚铵法造纸废液干粉对AM真菌侵染绿豆苗根系和植株生长具有较好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37.
为避免水驱气藏产出污水排海而引起海洋污染问题,开展了水驱气藏回注能力评价技术研究:以物质平衡为基础,确定不同气水界面和饱和度分布下的可注入总量;建立井筒管流模型,确定不同注入量下的摩擦阻力、井底流压,预测注入泵压的变化趋势;提出了回注指标优化图版,可快速优化回注井的瞬时注入量。研究成果已初步应用于靶区首次污水回注试验,单井日注水规模达100~250 m3,回注总量为1.06×104 m3,有效避免了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