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5篇
  免费   708篇
  国内免费   1783篇
安全科学   1029篇
废物处理   218篇
环保管理   669篇
综合类   4331篇
基础理论   649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53篇
评价与监测   439篇
社会与环境   435篇
灾害及防治   242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243篇
  2021年   311篇
  2020年   295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283篇
  2017年   316篇
  2016年   355篇
  2015年   340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491篇
  2012年   489篇
  2011年   559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374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380篇
  2006年   366篇
  2005年   318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315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Objective: India has been slow in implementing a central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EMS) system across the country. “108 services”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services that is functional under th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model. Limited available literature shows that despite access to services, many traffic crash victims are transported using private vehicl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108 services from a traffic safety perspective.

Metho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awareness of EMS and their function. Using traffic-related fatalities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a fixed effect panel data model is develope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108 services in improving the traffic safety.

Results: The results from the survey show that, in general, people are not aware of the 108 services. A majority of the population prefers taking victims to the hospital using their personal vehicles or any other vehicles available compared to calling an ambulance. Results from panel data analysis show that despite having an efficient system, these services failed to mak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safety of road users in the states in which their services were subscribed.

Discussion: The lack of awareness of an important safety service is alarming. This could be a major reason for lower utilization of 108 services for transporting victims of traffic crashes. This article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having efficient awareness campaign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any similar programs that are aimed to enhance the safety of a region.  相似文献   

982.
以上海市为研究区域,对16个监测点的街道灰尘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含量水平、来源和组成特性进行研究。于2013年11月份采集16个街道灰尘样品,对其进行索氏提取和层析净化等前处理后采用GC-MS对12种待测PBDEs目标化合物进行定量定性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2种PBDEs化合物全部被检出,16个采集点采集的街道灰尘中PBDEs质量比在12.046~82.835 ng/g,平均质量比为38.428 ng/g,不但高于苏州、无锡、南通等地的街道灰尘样本,而且远高于上海市土壤中PBDEs质量比;通过层次聚类分析得出上海市中心城区的PBDEs污染来源基本相同,主要为含有PBDEs产品在使用过程中PBDEs的释放,各郊区PBDEs污染物来源则各不相同,主要为各郊区工业区生产过程中PBDEs的释放;主要污染物有BED-47和BDE-49;监测点街道灰尘中PBDEs的质量比分布差别较大,各个监测点PBDEs的污染还处于不断变化中。  相似文献   
983.
刘一  王震 《环境科学学报》2016,36(2):710-716
产品碳足迹及其绿色贸易壁垒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但另一方面,进口模式对碳足迹的影响研究尚不充分.本研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橱柜的国内加工阶段的碳排放、国外不同原材料生产阶段碳排放分别进行计算,并分析不同进口模式情景下上游原材料对橱柜整体碳足迹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进口模式原材料碳排放差异较大:北欧的原材料碳排放高于中欧和美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材料为胶合板.2全球的原材料碳排放波动最大,最大原材料碳排放是最小原材料碳排放的7.26倍;美国的原材料碳排放波动最小;3不同进口模式对我国产品碳足迹的影响不同,从贡献结构上看,除了北欧最大碳排放进口模式和全球最大碳排放进口模式是外源型以外,其余模式的产品碳足迹来源皆为内源型,即主要贡献仍为国内加工阶段.4从减排潜力看贸易策略,减排潜力最大的是全球进口模式,为30%~52%,并建议转变北欧为其它进口模式,以寻求更大的减排空间.本文结论可服务于企业绿色采购策略中原材料减排潜力的发掘,以及国家贸易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984.
飘尘污染是大气污染重要的方面,飘尘污染控制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论述了大气漂尘的性质、危害和污染防治对策问题.从人们重视程度,飘尘脱除的技术难度及粉尘的爆炸对飘尘量增加影响等3个方面分析了飘尘污染日益严重的原因;分析了飘尘的性质与环境影响的关系,从重金属成份浓缩性,表面积增大和多孔性,吸附性,润湿性和爆炸性等方面分析了飘尘的环境影响,并在分析飘尘危害的基础上,提出飘尘污染防治措施.提高人们对飘尘污染认识,控制飘尘污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5.
粉尘是露天采矿过程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露天采矿中粉尘要达到环保要求,需要从生产过程中的凿岩、爆破、装卸、运输、堆存各环节进行污染控制.采用对上述各生产环节中的粉尘产生原理进行分析的方法,找出各个生产环节粉尘的主要产生点,通过对比前人在各个生产环节粉尘控制的研究成果,找出控制粉尘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出露天采矿中各个环节上技术经济上最有效的粉尘防治措施,为露天矿山开采污染防治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汇总形成一套完善的粉尘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986.
王乃举  黄翔 《环境科学学报》2016,36(6):2242-2251
运用容量耦合拓展模型对兰州市2003—2013年环境系统耦合度进行评价,通过核算兰州市2003—2013年各年工业碳排放量,分析了4类工业碳排放强度变化特征,并运用LMDI模型对碳排放效应进行了多维度分解.结果表明,兰州市环境系统总体质量水平较低,环境状态指数和环境耦合度指数较低;兰州市工业碳排放总量逐年递增,碳排放与工业增加值、GDP、人口数量和城市建成区面积等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原煤、原油、焦炭和天然气是兰州市的主要碳源,人均碳强呈显著增长态势,而工业碳强、GDP碳强、地均碳强均呈下降趋势;能源结构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在低位值附近波动变化,而能源强度效应和人均经济效应均在高位值附近波动,且后两项指标累积效应显著大于前两项指标,总体发挥正向碳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987.
生物质粉尘是生物质气化燃气中主要的杂质之一,其清除效果对生物质气化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以湿式电除尘装置作为试验平台,研究了生物质粉尘的特性和不同影响因素下湿式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并对干法、湿法除尘效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粉尘主要含C、O、Mg、Al、Si、K、Ca、Fe等元素,中位径为26.05μm。在相同条件下,除尘效率随着水压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当增加到0.4 MPa以后,无较大变化,除尘效率随着电场风速、焦油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在洗涤水中添加少量的碱液有利于除尘。采用极配型式为RS二刺芒刺线配480C型板,当水压为0.4 MPa、电场风速为1.0 m/s,除尘效率可达99.21%。  相似文献   
988.
通过调研分析苏州大市范围内的农业、工业、生活及交通等相关活动水平数据,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2013年苏州市人为源氨排放清单. 结果表明:2013年苏州市人为源氨排放总量为22 020.18 t,排放强度为3.06 t/km2;畜禽养殖、工业源、氮肥施用是苏州市氨排放的主要来源,排放量分别为8 080.99、7 103.50、4 841.23 t,共占氨排放总量的90.94%. 其中,工业源的氨排放分担率为32.25%,高于全国平均值,火电行业和化肥制造行业的氨排放占工业源排放总量的90.14%,烟气脱硝过程的氨逃逸值得关注;在畜禽源中,肉鸡和生猪是最大的氨排放源,二者排放量分别占畜禽养殖氨排放总量的42.59%和37.14%. 太仓、张家港、常熟依次为苏州市氨排放量和排放强度最大的3个地区,共占氨排放总量的69.02%,苏州市区氨排放量位列第四但排放强度最低. 空间分布特征表明,苏州市东北部氨排放较集中,中部排放量较小,周边地区特别是沿江县级市的排放量较大. 研究显示,氨排放清单的建立可为苏州市氨排放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89.
中国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对区域差异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根据IPCC方法计算得到1995—2012年中国各省市碳排放数据,表明从1995年开始,我国各省市的碳排放强度整体上呈现南低北高,东低西高的分布格局,并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区域间碳排放强度的基尼系数、Theil系数、对数离差均值的计算结果表明碳排放强度在各省市自治区间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差异随着时间逐渐增大.为了进一步分析碳排放强度差异的影响因素,我们建立了碳排放强度的回归方程,并采用夏普里值分解法进行影响因素的分解分析.整体上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强度差异的贡献值最大,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其对碳排放强度差异的作用逐渐加强.其次是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贡献值分别为18.91%和26.76%,对碳排放强度差异的贡献值随着时间逐渐减少,作用也逐渐弱化.最后是城市化水平(贡献值为~(-1).65%),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碳排放强度的差异.进一步采用第三产业占比表示产业结构,石油占比表示能源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它们与碳排放强度变为反向关系.即一个地区的第三产业比重高,在能源结构中油的比重大,煤炭比重小,碳排放强度相比于其他地区则低.由此可见,石油比重的区域差异是影响碳强度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提升碳排放强度高的地区的石油以及低碳能源可以缩减区域间的碳排放差异.本文的研究对合理、公平的碳减排政策的制定,鼓励各省市自治区积极参加碳减排活动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0.
The basic objective of the research work wa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various blends of Mimusops elangi methyl ester (MEME) on engine performance, combustion, and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single-cylinder direct-injection compression ignition engine, running at constant speed. The raw oil was extracted from Mimusops elangi seeds through mechanical crusher. The neat MEME was obtained through transesterification process and mixed with diesel in versatile proportions of 10% of MEME (10% MEME–90% Diesel), 20% of MEME(20% MEME–80% Diesel), 30% of MEME(30% MEME–70% Diesel), 40% of MEME(40% MEME–60% Diesel), and 100% MEME on a volume basis. Their properties were validated based on ASTM standards.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revealed that the 20% blend resulted in 4.18%, 5.12% more prominent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brake thermal efficiency, brake specific energy consumption, and superior emission diminution of 5.26% of HC, 16.6% of CO, 6.2% of smoke when compared with base diesel fuel, despite marginal penalty of 5.26% of carbon dioxide and 4.8% of oxides of nitrogen emission at full load cond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mbustion parameters like pressure inside the cylinder and rate of the heat released were superior for 20% blend of MEME at the peak load cond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