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13篇
  免费   693篇
  国内免费   914篇
安全科学   2111篇
废物处理   129篇
环保管理   1295篇
综合类   3799篇
基础理论   641篇
污染及防治   352篇
评价与监测   425篇
社会与环境   595篇
灾害及防治   117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268篇
  2020年   273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279篇
  2016年   322篇
  2015年   315篇
  2014年   363篇
  2013年   444篇
  2012年   693篇
  2011年   711篇
  2010年   555篇
  2009年   602篇
  2008年   377篇
  2007年   615篇
  2006年   603篇
  2005年   511篇
  2004年   444篇
  2003年   381篇
  2002年   357篇
  2001年   251篇
  2000年   270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4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71.
公路运输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动态源的定义为基础 ,结合危化品公路运输特殊性 ,阐述了危化品在公路运输过程中发生化学事故后应急救援的原则、工作特点与基本要求 ;提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的基本任务是控制危险源 ,抢救受害人员 ,指导并组织群众疏散、自救和做好事故现场清理洗消工作 ,消除危害后果 ;提出公路运输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 ,在应用ITS智能交通系统对动态源精确定位的基础上 ,建立公路运输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动态库及应急救援组织保障系统和应急救援技术支持系统 ,一旦事故发生 ,能够做到尽快有效处理 ,最大限度地减小或消除事故损失。  相似文献   
872.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法律法规体系作为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重特大事故多发的今天 ,已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国内外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立法的现状 ,论述加强我国应急救援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提出重大应急救援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要从法律、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及规章3个方面进行 ;同时提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和备案制度、报告与信息发布制度、应急救援的分级响应制度、应急救援演习制度、应急救援资金补偿制度、应急救援的奖惩制度等急救援工作制度体系。最后 ,还强调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对于提高政府对国家危机的管理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873.
3S技术在财产保险防洪救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保险业防灾减损的研究现状,阐述了3S的技术特点及其应用领域。和如何将3S技术应用于财产保险防洪救灾领域,建立财产保险防洪救灾决策支持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整体构架及其功能特点,该系统可与保险公司业务系统紧密结合,显示直观。同时包括保险分析、灾害分析和专题图显示等多项功能。实现了多源数据的无缝集成。因而能从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上指导保险公司的防灾减损工作。切实提高保险公司的经济效益。以深圳市为示范区,该系统在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74.
Wetland mitigation is frequently required to compensate for unavoidable impacts to wetlands. Site conditions and landscape context are critic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functions that created wetlands perform. We developed a spatial model and used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o identify suitable locations for wetland mitigation sites. The model used six variables to characterize site conditions: hydrology, soils, historic condition, vegetation cover, adjacent vegetation, and land use. For each variable, a set of suitability scores was developed that indicated the wetland establishment potential for different variable states. Composite suitability scores for individual points on the landscape were determined from the weighted geometric mean of suitability scores for each variable at each point. These composite scores were grouped into five classes and mapped as a wetland mitigation suitability surface with a GIS. Sites with high suitability scores were further evaluated using information on the feasibility of site modification and project cost. This modeling approach could be adapted by planners for use in identifying the suitability of locations as wetland mitigation sites at any site or region.  相似文献   
875.
对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红  单霞  左玉辉 《四川环境》2004,23(5):76-78
按照“认识——规划——建设”的思路,分析了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策略和对策,特别提出分质供水和中水回用相结合的供水方式,作出了各地区重点建设项目的构想。  相似文献   
876.
近断层强震速度脉冲效应及连续梁桥减隔震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非线性时程分析的方法 ,对于减、隔震连续桥梁在近场地震作用下的有效性和响应特性 ,作了深入的研究。通过有代表性的脉冲型近场强震记录时程分析 ,提出了用速度脉冲峰值及其周期之积来表示速度脉冲能量的方法 ,计算表明近场地震速度脉冲波能近似表征地震动破坏能力的大小 ,它和桥梁结构承受的地震响应大体成正比例关系。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在近场地震作用下仍然适用 ,但对于个别脉冲型强震记录效果不够明显 ,支座参数有必要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877.
ZSR-10生物质闪速热解转化生物燃油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介绍生物质能开发的迫切性基础上,阐述了生物质闪速热解转化生物燃油装置的原理、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78.
铁路安全预警系统的研究和实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结合哈尔滨铁路局实际运营系统 ,基于事故树分析理论 ,探讨了铁路安全预警系统的实现。首先论述了事故树的建立方法和以事故树分析法为基础的铁路安全预警系统的核心算法 ,然后讨论了具体实现的数据结构和事故树编码方法 ,最后简要提出了铁路安全预警系统的系统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879.
根据加卸载响应比理论,通过对1991~1996年江苏省部分井孔观测资料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计算发现,在中强地震前一年左右的时间震中区附近的井孔出现了响应比高值异常。通过空间图像扫描可以看出:在苍山地震前一年左右,徐州、宿迁地区出现了加卸载响应比的高值集中区;在南黄海地震前一年左右,在镇江、苏州地区出现了高值集中区,之后高值集中区有自西向东迁移即有向震中区迁移的迹象。  相似文献   
880.
Jalali R 《Disasters》2002,26(2):120-139
On 17 August 1999 Turkey was hit by a massive earthquake. Over 17,000 lives were lost and there was extensive damage to Turkey's heartland.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various public and private institutions, including state and civil society institutions such as NGOs and the media responded to the needs of earthquake survivors. It documents the extensive involvement of NGOs in the relief efforts immediately after the disaster and examines the impact of such participation on state-civil society relations in the country. The data show that state response to the disaster went through several phases from a period of ineptitude to effective management. The paper credits the media and the NGOs for acting as advocates for survivors and forcing changes at the state level. The paper argues that an ideal response system, which fully addresses the needs of victims, can only be based on state-civil society relations that are both collaborative and adversari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