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4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305篇
安全科学   170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308篇
综合类   1060篇
基础理论   233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03篇
评价与监测   80篇
社会与环境   233篇
灾害及防治   7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为了确定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容量,保障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基于风险理念,使用对比研究方法,提出危险品道路运输个人风险基准,建立改进的危险品道路运输定量风险评估模型。结合提出的风险基准,提出危险品运输安全容量确定方法,解决了单一类别和多种类别危险品运输安全容量确定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某城市化工集聚区的实例应用该方法,能够大幅度降低危险品道路运输潜在生命损失,有助于保障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152.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xtent to which charity-led initiatives can contribute to capacity building for food justice in England. The paper draws on evaluations of two projects run by the charity Garden Organic: the Master Gardener Programme, operating a network of volunteers who mentor households, schools and community groups to support local food growing, and the Sowing New Seeds programme, which engages “Seed Stewards” to work with communities to encourage the growing and cooking of “exotic” crops. Based on qualitative data about peoples’ motivations for participation and the benefits that are experienced, we interpret these projects as examples of capacity building for food justice. We suggest that whilst currently depoliticised, the “quiet” process of reskilling and awareness raising that occurs through shared gardening projects could have transformative potential for people’s relationship with food. Finally, we use our findings to raise critical questions and propose future research about food justice concepts and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53.
通过实地调查取样分析,结果表明:玉丰镇鸡头寺村和金龟村规模化畜禽集中养殖实际出栏量是土地环境容量1.3倍,土壤中含锌、铜、锰、砷量分别为163.05mg/kg、156.00mg/kg、101.13mg/kg和9.19mg/kg,已造成土壤污染,农田灌溉用水化学需氧量超标准限值503%,地下水和大气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154.
运用遥感动态监测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2005年和2009年遥感解译数据、土地侵蚀数据及环境统计数据为数据源,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对山东省17个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17个城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在59.81~78.08之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2005-2009年17城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变化值在0.06~3.5之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55.
通过单因子实验考察了无硫膨胀石墨制备过程中氧化剂及插层剂用量、氧化反应及插层反应时间、氧化反应及插层反应温度对无硫膨胀石墨膨胀体积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制备无硫膨胀石墨的最优条件是:石墨(g)∶浓硝酸(mL)∶30%H2O2(mL)∶乙酸酐(mL)=1∶2.25∶0.25∶0.6,在30℃条件下氧化反应60 min,加入插层剂后在60℃条件下插层反应90 min,此条件无硫膨胀石墨的膨胀体积达317 mL/g使用XPS、FT-IR、XRD和SEM对无硫膨胀石墨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吸油性能和再生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无硫膨胀石墨对原油和柴油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66.3 g/g和62.7 g/g。吸附原油后的无硫膨胀石墨抽滤再生后首次再生率为49.1%,原油的回收率为64.5%。  相似文献   
156.
Photosynthetic acclimation under elevated carbon dioxide (CO2) and/or ozone (O3) has been the topic of discussion in many papers recently. We examined whether or not aspen plants grown under elevated CO2 and/or O3 will acclimate after 11 years of exposure at the Aspen Face site in Rhinelander, WI, USA. We studied diurnal patterns of instantaneous photosynthetic measurements as well as A/Ci measurements monthly during the 2004-2008 growing season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responses of two aspen clones differing in O3 sensitivity showed no evidence of photosynthetic and stomatal acclimation under either elevated CO2, O3 or CO2 + O3. Both clones 42E and 271 did not show photosynthetic nor stomatal acclimation under elevated CO2 and O3 after a decade of exposure. We found that the degree of increase or decrease in the photosynthesis and stomatal conductance varied significantly from day to day and from one season to another.  相似文献   
157.
珠江三角洲潮土和水稻土对不同种类的酸具有一定的缓冲性,不同种类的酸对不同类型土壤的酸化趋势不同。大旺水稻土对酸的敏感性强于龙山潮土,龙山潮土属于稍易受害的稍敏感土壤,大旺水稻土属于易受害的敏感土壤;同一土壤对酸的缓冲能力比对碱的缓冲能力强;不同种类的酸对土壤的敏感性不同,土壤对硝酸的敏感性强于对硫酸的敏感性;土壤加酸后酸缓冲曲线和土壤中铝释放曲线的交点可以作为衡量土壤对酸敏感性的指标,交点越低,敏感性越强;加酸后土壤中铝的释放可以用模型y=nx+k来预测。  相似文献   
158.
生态县建设指标包含三部分,即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进步。这三个指标的完成需要政府、企业、公民的共同参与。经济实力弱、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较低、生态环境意识差、环境及资源承载能力较低、环境综合治理缺少投入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涞源县的生态县建设。只有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目标责任机制,编制生态县建设规划,重点推动经济现代化建设,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全民参与生态县建设,才能加快涞源县生态县建设的步伐,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9.
污泥含炭吸附剂对挥发性有机废气吸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污泥含炭吸附剂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污泥含炭吸附剂对苯系物的吸附为典型的物理吸附,其吸附甲苯等温线的类型系优惠型吸附等温线,表明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在吸附反应温度为20℃,气体流量为500 mL/m in(停留时间为0.424 s),甲苯浓度为2 700 mg/m3时,甲苯的饱和吸附容量为150.0 mg/g;同时,研究表明污泥含炭吸附剂对苯系物的饱和吸附容量和吸附强弱次序为二甲苯甲苯苯。结果表明污泥含炭吸附剂适合对中低浓度有机废气的吸附净化。  相似文献   
160.
生物质铬渣共热解工艺是新型的铬渣处理工艺,该工艺能有效地将铬渣中的Cr(Ⅵ)还原为Cr(Ⅲ).而由于共热解产物总铬含量较高,因此考察了铬渣与秸秆共热解过程中铬稳定性.通过考察共热解产物成分及形态分析、pH影响实验、淋洗实验及长期稳定性实验,对共热解铬渣的铬环境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共热解温度对铬渣形态有较大影响,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铬含量随共热解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800℃时候可交换态铬降至<0.1%(质量分数,下同),碳酸盐结合态铬为1.2%;共热解后最稳定的残渣态铬含量随共热解温度升高而逐渐升高.(2)当pH>7时,两种共热解产物总铬溶出量极低,基本都小于6mg/kg;当pH≤7时,总铬的溶出量显著增加,最高超过500 mg/kg.但由于解毒铬渣的酸中和能力极强,因此铬释放风险较低.(3)共热解产物的总铬累积溶出量极低,根据拟合结果计算出其100年填埋时间的总铬溶出量不超过1.3 mg/kg.长期稳定性实验表明,自然堆置过程中共热解产物的Cr(Ⅵ)含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