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4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305篇
安全科学   170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308篇
综合类   1060篇
基础理论   233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03篇
评价与监测   80篇
社会与环境   233篇
灾害及防治   7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城中湖水环境容量计算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中湖西园排污口的水质监测数据和相关水文参数为基础,运用湖泊推流衰减模式推算城中湖的降解系数K,KCOD、KTP和KTN分别为0.0011d-1、0.00151d-1和0.0010d-1。选择质量平衡方程作为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模型,分别以COD、TP和TN为控制因子,计算了城中湖的水环境容量。根据排入城中湖的污染源调查和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得到城中湖水环境容量余量。针对城中湖现状,提出了防止城中湖水体富营养化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62.
RS和GIS支持下的四川省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四川省为例,利用RS和GIS技术及相关理论,建立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四川省生态环境本底数据库,采用国家环境监测总站2006年颁布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建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通过模型的空间叠加分析得到四川省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将四川生态环境分为5级,分级结果表明:四川省生态环境东部明显好于西部,盆地好于山区,三州地区生态环境压力大。这与四川各地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因素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也与实地考察和历史资料分析结果相吻合,表明评价模型是科学客观的。  相似文献   
963.
水环境容量核算过程中,经常遇到小流域没有实测径流资料,或者有短期实测径流资料但又无法展延的情况,其设计流量只能通过间接途经来推求。文章以颖河流域为例,应用等值线图法、水文比拟法和径流系数法推算该流域的年径流量,相互验证和比较上述3种方法的推算结果,并将成果用于计算设计流量。结果表明,计算方法能满足水环境容量核算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64.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最终实现。作为我国北方地区典型的经济快速发展的省份,山东省近些年农村经济也获得长足发展,但由于不合理生产而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渐突出,对推动农村现代化和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以2005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山东省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所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剖析了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65.
厦门市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EF)方法是一种衡量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物物理定量评价工具,能够反映出一个区域在一段时期内的可持续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子。文章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模型,以恒定世界产量为前提,分析了厦门市1997年-2005年的生态足迹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这期间厦门市的人均生态足迹超过了人均生态承载力,并且两者之差(即生态赤字)不断增加。此外,通过分析总结了影响厦门市生态足迹以及生态赤字的关键性因子,这为厦门市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了支持和依据。  相似文献   
966.
水体富营养化的预防及治理办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中国大片的水域爆发蓝藻,不仅影响了视觉,嗅觉,更影响了人民的生活。笔者在这里以无锡梅粱湾为例,从地理位置,水文气候,地质等方面,分析蓝藻的爆发原因,影响因素。总结目前中国处理蓝藻的方法。从湖体自身的特征进行分析,阐述关于湖泊治理的个人观点,建议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湖体的自净能力和承载力来控制污染物排入水体的量。  相似文献   
967.
辽宁省水环境承载力纵向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持续发展过程中各种环境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缺水地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瓶颈",是决定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规模的重要因素。结合辽宁省实际情况和灰色关联度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并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再结合"模加和"法计算1999年-2006年水环境承载力,最后分析辽宁省水环境承载力的纵向变化趋势,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有效的改善水环境状况的建议,为实现辽宁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68.
定pH值下垃圾焚烧飞灰酸中和容量与元素浸出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峰  王伟  万晓 《环境科学》2008,29(2):529-534
采用定pH值滴定实验研究了不同pH值条件下,垃圾焚烧飞灰的酸中和容量和元素的浸出行为.实验中将浸取液的pH值分别控制在4、5、6、7,持续滴定150 h,在不同时刻测定溶液中主要元素和重金属等多种组分的浓度.研究表明,在每个pH值条件下,在滴定最初阶段,累积的消耗酸量迅速增加,随着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加,酸的消耗速度逐渐下降,在20 h左右,飞灰的中和反应趋于稳定.随着滴定的pH值由7下降到4,飞灰表现出的中和能力也相应加强.由于形成机理和在飞灰中的存在形式不同,滴定过程中,各种组分表现出不同的浸出行为,K、Na、Ca和Cl的浸出不受中和反应的控制,Si和SO24-的浓度在滴定初期达到最大值,然后下降.Cd和Zn的浸出速度与酸的消耗速度基本相同,Cu、Pb和Cr的浸出慢于酸的消耗.利用定pH值滴定实验能更好地研究飞灰浸出的过程和重金属的潜在浸出性,为在较长的时间尺度上准确预测和评价重金属的浸出行为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969.
INTRODUCTION: The vast majority of ergonomics research has addressed the demands of work in standing or sitting postures, and understandably so. However, many workers (e.g., underground miners, aircraft baggage handlers, plumbers, agricultural workers, mechanics, and others) are often required to adopt postures such as kneeling, stooping, squatting, or lying down for significant periods of the workday. METHOD: A literature search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ISI Web of Science database (for years 1980-2004). Articles retrieved from this search were evaluated in terms of relevance to assessing physical capabilities of workers in these postures and/or the musculoskeletal epidemiology associated with these postures. RESULTS: Work in unusual and restricted postures wa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ly higher rates of musculoskeletal complaints compared to workers not adopting these postures in epidemiology studies (Odds Ratios ranging from 1.13 to 13). Some studies suggested a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with longer exposures leading to increased musculoskeletal complaints. Physical strength and psychophysical lifting capacity vary significantly as unusual or restricted postures are adopted, with lower lifting capacities evident in the kneeling, squatting, and lying positions. CONCLUSIONS: Workers who adopt unusual or restricted postures appear to be at higher risk of musculoskeletal complaints and often exhibit reduced strength and lifting capacity. Research needs in this area include improved exposure assessment tools, studies of intervention effectiveness, adaptations of the body in response of work in unusual postures, and elucidation of relevant injury pathways. IMPACT ON INDUSTRY: Workers who adopt unusual or restricted postures in their work often experience higher musculoskeletal injury rates. If awkward postures cannot be eliminated in the workplace, jobs should be desig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duced strength and lifting capabilities observed in these postures.  相似文献   
970.
动测法检测桩承载力和完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针对京秦客运通道提速改造工程 ,利用低应变动测法对混凝土灌注桩承载力和桩完整性进行了检测 ;根据低应变动测桩的频率理论 ,考虑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推导了频率公式 ;从而得出了低应变动测确定单桩承载力的理论依据。对桩检测方法和判定标准进行了分类 ,对桩的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为低应变动测分析法在工程上的应用积累了经验 ,对该法在工程上的推广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