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8篇
  免费   703篇
  国内免费   1037篇
安全科学   757篇
废物处理   43篇
环保管理   1036篇
综合类   3515篇
基础理论   1111篇
环境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178篇
评价与监测   351篇
社会与环境   706篇
灾害及防治   172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339篇
  2020年   302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294篇
  2016年   311篇
  2015年   326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358篇
  2012年   490篇
  2011年   478篇
  2010年   410篇
  2009年   368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400篇
  2006年   395篇
  2005年   331篇
  2004年   300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6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通过产酸脱硫反应器处理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的连续流试验,从“动态”角度考察COD/SO4^2-比改变引起的pH值、氧化还原电位(ORP)、碱度(ALK)和末端产物(VFAs)等的变动及生态因子的叠加效应引发的优势种群变迁,分析了乙酸型顶极群落的稳定性及其发生定向性生态演替的规律,进而阐明了乙酸型顶极群落抵抗环境压力的内平衡与反馈调节机制,并指出乙酸型代谢和乙酸型顶极群落是产酸脱硫生态系统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72.
基团贡献法对取代苯类化合物生物降解性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 47种取代苯类化合物在松花江水中的 5日生化需氧量 (BOD5) .分别采用线性基团贡献法和非线性基团贡献法(人工神经网络法 )对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BOD5 ThOD(ThOD :理论需氧量 )进行QSBR研究 .得到不同基团对生物降解性的贡献为 :C6H5>COOH >OH >CH3 O CH3 >NH2 >Cl >NO2 .线性基团贡献法对于训练组和测试组的定性预测正确率分别为72 %和 86 % ;而人工神经网络法的预测正确率分别为 92 %和 86 % .预测结果表明线性和非线性基团贡献法的预测效果都很好 ,相比而言 ,非线性方法对生物降解性的预测更准确  相似文献   
73.
道路建设生态影响评价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中国目前道路建设的生态影响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日本道路建设的生态影响评价程序与方法,提出了未来中国道路建设生态影响评价方法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74.
本文对包头市固阳县生态农业建设进行了探讨,通过试点就现状及发展方向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成果。  相似文献   
75.
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但不合理的开发会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湿地水质面临污染等等。在分析腾冲北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上对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6.
本文从阐述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平衡和生态经济效益等生态经济学的基本范围入手,揭示生态经济问题产生和演变的内在机理——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生产力进步而与资源缺口、环境容量、生态平衡等的相互关系,分析生态经济基本矛盾的种种表现;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的工业社会等几个主要阶段,阐明生态经济基本矛盾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过程;并从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在运动周期性、有序性、运行路线与运行机制等方面异同,着重论述产生生态经济基本矛盾的原因,进一步阐明生态问题演变的规律性。探讨解决生态经济基本矛盾的途径,即通过控制人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资源替代战略和地域优势互补,建立生态化的产业和区域发展模式,进行环境与资源市场化的制度创新,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7.
西部高寒干旱地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在整个西部的大发展中是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为例,列举其主要生态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论述该地近年来在生态可持续发展建设方面的政策、措施,以及成效,从而得出相关的启示:应加强环境资源再生能力建设,进行制度创新,尊重科学规律,采用科学手段等。  相似文献   
78.
污水处理厂自动控制系统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我国污水处理厂自动控制系统的现状 ,简述了污水处理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特点、构成和功能分析了系统的故障原因、干扰因素、智能性及提高系统智能性的方法 ,介绍了模糊控制等新方法在污水处理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以及系统的功能扩展 ,为建立我国自己完善的污水处理厂集散控制系统提供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79.
巴彦淖尔盟地区草场退化问题已十分严峻 ,本文分析了巴彦淖尔盟草场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0.
龙亮军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6):1259-1272
基于强可持续研究范式,以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运用两阶段网络Super-EBM模型进行绩效测算和评价,打开生态福利转化过程的“黑箱”,基于综合福利视角将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进一步分解为生态经济效率和经济福利效率,实证研究部分选取2006-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水平进行纵向分析,与此同时,选取42个国家2014年的截面数据进行横向的国际对比研究。研究表明:(1)“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绩效(0.986)整体水平一般,均未实现DEA有效,但“十二五”期间已呈现出逐年改善的利好趋势。国际比较层面,瑞士(1.647)、印度尼西亚(1.365)、爱尔兰(1.039)依次排名前三位,中国(0.297)排名相对靠后,位列倒数第二。各国之间差异较大,总体上呈现出“OECD国家(0.677)最高、G20国家(0.611)次之、金砖国家(0.417)最低”的态势。(2)从分阶段效率来看,无论是纵向分析还是横向对比,均发现第一阶段的生态经济效率明显低于第二阶段的经济福利效率,生态经济效率偏低是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总体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3)与传统的单阶段、径向或非径向DEA模型相比,两阶段网络Super-EBM模型综合考虑了径向和松弛变量问题,测算出来的效率值更为精确,能够更为客观地反映现实。同时,对于其他领域涉及两阶段或多阶段生产系统的效率或绩效评估具有较好的借鉴价值。最后,根据上述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