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66篇 |
免费 | 472篇 |
国内免费 | 5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38篇 |
废物处理 | 14篇 |
环保管理 | 323篇 |
综合类 | 1238篇 |
基础理论 | 649篇 |
污染及防治 | 71篇 |
评价与监测 | 92篇 |
社会与环境 | 315篇 |
灾害及防治 | 5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8篇 |
2024年 | 107篇 |
2023年 | 102篇 |
2022年 | 155篇 |
2021年 | 126篇 |
2020年 | 109篇 |
2019年 | 98篇 |
2018年 | 90篇 |
2017年 | 111篇 |
2016年 | 93篇 |
2015年 | 97篇 |
2014年 | 89篇 |
2013年 | 122篇 |
2012年 | 127篇 |
2011年 | 162篇 |
2010年 | 132篇 |
2009年 | 111篇 |
2008年 | 80篇 |
2007年 | 132篇 |
2006年 | 141篇 |
2005年 | 104篇 |
2004年 | 86篇 |
2003年 | 87篇 |
2002年 | 56篇 |
2001年 | 52篇 |
2000年 | 53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黄河上游玛曲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和生态环境管理的政策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河上游玛曲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对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意义重大。本文参考Costanza等人提出的方法和谢高地等人的研究成果估算了玛曲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为96.25亿元/年,远高于经济产品1.93亿元/年的现价。基于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要求,提出了以改变超载过牧为目标、以生态补偿为核心内容的草地生态系统管理的政策设计,生态补偿的标准应不少于0.93亿元/年。生态环境管理的政策内容主要包括:产业开发和产业转型、生态移民和牧民定居、草场管理、技术推广以及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促进社会进步等。 相似文献
72.
人口分布的空间演变是人口发展过程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形式,人口的集聚与扩散是诠释区域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与形态的重要方面.对其研究有助于揭示人口分布现状的本质、理解区域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本研究运用局部空间自相关方法,并结合GIS技术,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人口密度为衡量指标,对西藏"一江两河"地区1990-2008年间人口分布空间格局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一江两河"地区各县市(区)人口总量和密度均有明显增长,人口分布总体上呈现出不断集中的态势.局部自相关分析揭示"一江两河"地区开始显现以拉萨市和日喀则市为中心的两个显著的人口高密度区,显示出该区域人口分布的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对以拉萨市、日喀则市和乃东县为中心的区域密度函数进行拟合.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的估计结果显示,"一江两河"地区空间发展正逐步由20世纪90年代单中心(拉萨市城关区)阶段,向目前的多中心向心集聚阶段转变,除拉萨市城关区外,日喀则市和乃东县集聚能力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73.
长江口湿地资源生物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长江口湿地是我国一块重要的滨海湿地,蕴含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自然资源为当地乃至更广领域的经济发展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主要探讨该湿地生态系统中六种具有代表性资源生物的利用现状。这六种资源生物是中华绒螯蟹苗、日本鳗鲡苗、缢蛏、河蚬、芦苇和海三棱草。它们在维持河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上具有其他许多生物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资源的持续发展已受到了一定的威胁,造成它们资源现存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捕捞、受污严重及围垦滩涂等一些因素。如何正确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已是一项急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为可持续利用它们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4.
基于不同价值构成的耕地资源价值评估——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估耕地资源的完全价值,对缓解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土地收益分配不合理以及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等问题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基于耕地的不同价值构成,选用相应的评估方法对湖南省不同等级耕地的总价值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为:1~5等耕地资源单位面积的总价值分别为547 24813、481 61077、430 74534、385 86049和336 19093元/hm2;不同等级耕地上3种耕地价值的构成不一样,社会保障价值在所有不同等级耕地总价值中所占比重最大。这一研究结论对于显化耕地资源的完全价值以及抑制耕地资源的过度流失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时空演进及跃迁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生存危机以及环境治理的复杂状况,对中国碳排放强度时空演进的动态监测与预警治理的研究是实现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的关键。文章测算1997—2015年中国大陆30个省区碳排放强度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ESTDA)方法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空间相关性、集聚特征及其时空跃迁进行空间统计分析,借助分位数回归与时空跃迁嵌套模型,揭示在时间和空间推移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各省区碳排放强度的时空跃迁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30个省区的碳排放强度在时空分布上并不是完全随机状态,各个省区碳排放强度之间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特征,碳排放强度的变动趋势会受到其相临近省区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省域间的碳排放强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集聚"与"分异"并存的时空演进特征。(2)中国碳排放强度空间集聚趋势增强,具有高度的凝固性和较低的流动性,10个高碳排放强度省区碳排放强度的稳定性将成为制约中国碳排放强度整体跃迁的重点省区,相关省区的跃迁性将成为驱动中国碳排放强度整体跃迁的关键省区。(3)各省区的碳排放强度空间集聚过程中存在时空跃迁的驱动模式和制约模式,分位数回归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各驱动因素对碳排放强度时空跃迁的驱动机制,不同响应阶段的驱动因素的分位数与碳排放强度时空跃迁类型之间具有很强的嵌套性。(4)根据各省区碳排放强度时空演进及其跃迁机制的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加强对关键省区碳排放强度的有效监测与治理,加大碳排放的约束力度等差异化的碳减排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76.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原因之一,不仅带来了地表结构的巨大变化,而且对生态系统服务也造成重要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已成为国际上生态学和地理学等跨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从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入手,综述了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等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归纳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模型,分析了相关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加强生态系统服务动态评估方法和时空动态评估模型的研究、强化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生态学机制研究和注重土地利用变化下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结果的集成应用研究等建议,以期对我国的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7.
Trichloroacetic acid (TCAA) is a member of the family of compounds known as chloroacetic acids, which includes mono-, di- and trichloroacetic acid. The significant property these compounds share is that they are all phytotoxic. TCAA once was widely used as a potent herbicide. However, long after TCAA's use as a herbicide was discontinued, its presence is still detected in the environment in various compartments. Methods for quantifying TCAA in aqueous and solid samples are summarized. Concentrations in various environmental compartments are presented,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possible formation of TCAA through natural processes. Concentrations of TCAA found to be toxic to aquatic and terrestrial organisms in laboratory and field studies were compiled and used to estimate risk quotients for soil and surface waters. TCAA levels in most water bodies not directly affected by point sources appear to be well below toxicity levels for the most sensitive aquatic organisms. Given the phytotoxicity of TCAA, aquatic plants and phytoplankton would be the aquatic species to monitor for potential effects. Given the concentrations of TCAA measured in various soils, there appears to be a risk to terrestrial organisms. Soil uptake of TCAA by plants has been shown to be rapid. Also, combined uptake of TCAA from soil and directly from the atmosphere has been shown. Therefore, risk quotients derived from soil exposure may underestimate the risk TCAA poses to plants. Moreover, TCE and TCA have been shown to be taken up by plants and converted to TCAA, thus leading to an additional exposure route. Mono- and di-chloroacetic acids can co-occur with TCAA in the atmosphere and soil and are more phytotoxic than TCAA. The cumulative effects of TCAA and compounds with similar toxic effects found in air and soil must be considered in subsequent terrestrial ecosystem risk assessments. 相似文献
78.
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指标体系评估结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小汎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25(1):98-105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关注。针对当前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估效果较多的实践,通过文献归纳,对国内外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及其系数进行了梳理、分类和评价,将指标体系分为Costanza和谢高地两大类,并将谢高地指标体系分为价值当量、价值系数和区域修正。以辽宁省2005、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案例,运用Costanza价值系数、谢高地两个版本价值当量、两个版本价值系数的区域修正,分别核算了案例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变化,并比较评价结果。研究得出Costanza价值系数应用于中国实践时评估结果显得偏低,谢高地2002版的价值当量和2002版的价值系数区域修正结果最接近平均值,相对较为可取,2007版的价值系数区域修正评估结果也较为接近均值但略低,2007版的价值当量评估结果总体偏高。研究结果有利于指导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选取。 相似文献
79.
围垦后南汇东滩海三棱藨草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5年9月~10月期间对2012年底围垦后南汇嘴区域的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湿地系统进行了调研,运用主成分分析、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方法,基于101个样地土壤的有机碳、总磷、总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正磷酸盐、pH、含水率、粒径、盐度、滩涂高程等12个环境因子数据,探讨了围垦后海三棱藨草空间分布的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海三棱藨草的分布与滩涂高程具有显著正相关(P0.05),海三棱藨草群落主要分布在南汇滩涂2.5~3.4 m高程范围内;海三棱藨草的密度、盖度与盐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认为滩涂高程和土壤盐度是影响海三棱藨草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未来需要结合围垦后的水动力变化过程数值模拟,对海三棱藨草生态系统高时空分辨率的响应过程及机制进行研究,以进一步确立海三棱藨草对围垦工程响应的关键阈值。研究对围垦工程后的滨海湿地植被恢复及滩涂生态修复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0.
Russian Journal of Ecology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