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409篇
安全科学   138篇
废物处理   56篇
环保管理   55篇
综合类   646篇
基础理论   107篇
污染及防治   162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51.
张蕾  马宏瑞 《环境工程学报》2011,5(9):2032-2038
采用浸渍法制备出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催化剂CuO/γ-Al2O3,通过XRD、电镜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降解了几种不同结构的偶氮染料,并通过改变CWPO的反应条件推断了其催化反应机理。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IR)等手段对染料降解过程进行跟踪和分析,对比染料处理前后紫外可见光谱与红...  相似文献   
952.
Hydro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pentachlorophenol (PCP, C6HC150), as the probable human carcinogen, was investigated in a tubular reactor under subcritical and supercritical water with sodium hydroxide (NaOH) addition. Th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at a temperature range of 30(0-420℃ and a fixed pressure of 25 MPa, with a residence time that ranged from 10 s to 70 s. Under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the initial PCP concentrations were varied from 0.25 to 1.39 mmol/L, and the NaOH concentrations were varied from 2.5 to 25 times of the concentrations of PCP.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PCP conversion in supercritical water was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residence time, and NaOH concentration. PCP conversion in subcritical water is, however, only dependent on reaction temperature. NaOH concentration and residence times were found to have little effect on PCP conversion in subcritical condition. It was found that NaOH concentration affected the dechlorinations of PCP in the supercritical water. The intermediates detected were proposed to be tetrachlorophenol and trichlorophenol,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53.
The influence of the nonionic surfactant Tween 80 on pentachlorophenol (PCP) oxidation catalyzed by horseradish peroxidase was studied. The surfactant was tested at concentrations below and above its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 Enhancement of PCP removal was observed at sub-CMCs. The presence of Tween 80 in the reaction mixture reduced enzyme inactivation which occurred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free radical attack and sorption by precipitated products. A simple first-order model was able to simulate time profiles for enzyme inactivation i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Tween 80. At supra-CMCs, the surfactant caused noticeable reductions in PCP removal, presumably through micelle partitioning of PCP which precluded the hydrophobic PCP molecule from interacting with the enzyme.  相似文献   
954.
城市污水细菌多样性及其生物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掌握镇江城市污水中微生物种群结构特征,笔者通过构建并分析城市污水中细菌16SrRNA基因文库,对其系统族群研究发现:污水中细菌16S rRNA基因主要来自变形细菌(proteobacte-ria)的各亚族,占总检序列的86.3%,还有脱铁杆菌门(Deferribacter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等类群,表明城市污水中微生物丰富多样.通过生物安全评价发现,污水中存在多种病原微生物,包括Arcobacter; Sulfurospirillum;Acinetobacter; Aeromonas;Fusobacterium;Bacteroides; Esch-erichia coli;Enterobacter;Clostridium 等.研究表明,近似弓形杆菌属(Arcobacter)的细菌比例高达74.2%,为城市污水中的主要优势菌群,PCR扩增23S rDNA上的特异性序列后进一步证实污水中Arco-bacter为致病性弓形杆菌,该发现为制定治理城市污水生物性污染的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5.
新驾驶员反应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驾驶员是交通事故的频发人群,并与其驾驶反应特性有关。笔者对96名(男75名,女21名)新驾驶员(驾龄≤3年)的反应时进行测试,与一定样本量(83名)的对照组相应指标作比较,其结果表明:对于简单反应时间,由于信息复杂度低,受试组和对照组未能表现出显著差异;当加大信息复杂度时(3光复合刺激),两组间反应时差异较为显著(p<0.01),即新驾驶员的反应能力较对照组差;应当有针对性地对新驾驶员进行反应时训练以增加其驾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956.
提高常规净水工艺除氮能力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一种微污染源水中去除氨氮的小型动态试验的结果,以凹凸棒粘土为启动期的生物载体替代生物陶粘或软性填料,采用脱氮反应池串联或并联于常规净水工艺两种工艺流程,取得了类似其他生物氧化法的除氮效果,并且具有无明显生物培养期及启动快的特点,考了影响因素和含氮化合物在净化过程中的举动。  相似文献   
957.
PCR技术在水生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PCR技术在水生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其中涉及的模式生物包括原生动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鱼类等。PCR技术不仅为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检测带来了便利,还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阐述污染物的毒性作用机制。最后指出了目前PCR技术应用的局限性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58.
采用两个直流完全混合式反应器,研究了Ni(Ⅱ) 、Cr(Ⅵ) 对好氧活性污泥真实产率系数(YH)、COD去除率、MLSS和污泥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i(Ⅱ) 、Cr(Ⅵ) 为3 mg/L时,YH(MMLSS/MCOD)从无重金属的0.388分别升高到Ni(Ⅱ) 的0.427和Cr(Ⅵ) 的0.408;COD的去除率不受影响,MLSS增加了7.5%;污泥呼吸作用增强了5%.随着Ni(Ⅱ) 、Cr(Ⅵ) 浓度的进一步增加,YH、COD去除率、MLSS和呼吸作用都迅速下降.当Ni(Ⅱ) 、Cr(Ⅵ) 为15 mg/L时,YH(MMLSS/MCOD)分别为0.289和0.218;而Ni(Ⅱ) 、Cr(Ⅵ) 为25 mg/L时,对污泥呼吸的抑制作用分别达43%和60%.总体来看,Cr(Ⅵ) 比Ni(Ⅱ) 对系统的毒性更大.  相似文献   
959.
通过将Cu改性悬浮型光催化氧化过程与纳滤分离膜技术进行耦合构成悬浮型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联合处理阿特拉津(Atrazine)溶液.在Atrazine初始浓度ρ0分别为5,15和25mg·l-1,光催化剂浓度ρTiO2为1500mg·l-1,废水pH值为5.5,UV强度为45mW·cm-2,膜分离压力和错流流速分别控制在1250kPa和3m·s-1,反应温度20±1℃的最佳实验条件下,35min之内目标污染物基本被彻底光催化降解,矿化率达到90%以上,出现显著耦合效应;当目标污染物浓度分别为5mg·l-1,15mg·l-1和25mg·l-1时,在ρ/ρ0≥0.6的范围内,光催化降解过程分别遵循一级、零级和一级的混合以及零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960.
污水同步脱氮除磷技术及运行控制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污水脱氮除磷机理为基础,从反应动力学和过程动力学角度对同步脱氮除磷的主要影响因素:溶解氧DO浓度、有机负荷、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浓度、污泥龄θC、流态和回流比进行了分析,指出通过模拟试验来确定运行控制参数并对其进行智能控制(IC),可保证系统稳定、高效、节能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