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50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252篇
基础理论   64篇
污染及防治   45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城市雾天单个矿物颗粒物理和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X)对北京冬季雾天和正常天气下收集的4个样品进行研究.雾天中矿物颗粒的数量-粒度分布的峰值出现在0.1~0.3 μm和1~2.5 μm之间,并且发现雾天出现的二次矿物颗粒的数量百分含量(4.67%)高于正常天气条件(0.12%).单个矿物颗粒的EDX能谱显示,雾天和正常天气中单个矿物颗粒的主要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差别,尤其是S元素.矿物颗粒分为9种不同类型:"富Si"、"富Ca"、"富S"、"富Fe""富Mg"、"富Al"、"富Ti"、"富K"和"富Cl",其中雾天"富Ca"中55%的颗粒含有Ca(50%±1.2%)和S(37%±1.6%),"富S"中72%的颗粒含有S(44%±1.5%)和Ca(33%±2%),说明了雾天中绝大部富集S的颗粒物中同时富集Ca,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北京市大气中这些含Ca的碱性矿物对雾水酸性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雾天样品中S/Ca的平均比值为6.11,如果以冬季正常天气条件下S/Ca的均值0.73为背景值,雾天中S/Ca的比值是冬季正常天气的8倍,可见雾天中颗粒物表面的硫化现象相当严重,同时也显示出雾天SO2向硫酸盐的转化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172.
垃圾渗滤液污染羽中的最终电子受体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土柱模拟实验研究了最终电子受体和TOC在垃圾渗滤液污染羽各氧化还原带中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结果表明,各种还原产物出现峰值的时间和相应的最终电子受体利用最终电子的能力有一定的关系,利用电子能力强的最终电子受体其还原产物出现急剧升高的时间较早,如NO-2出现峰值的时间比Fe2 早;TOC的浓度在产甲烷带、硫酸盐还原带、铁还原带、硝酸盐还原带和氧还原带中不断增加,增加速率分别为8.27、8.56、8.85、9.06和9.11 mg/(L·h).不同种类的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速度受最终电子受体的多少和有效性的限制,其反应速度和最终电子受体利用最终电子的能力大小相一致,也就是说,利用最终电子能力越强的最终电子受体越容易被微生物利用、消耗,对污染的反应也就越灵敏.  相似文献   
173.
利用抗坏血酸(AA)对石墨相氮化碳(g-C3N4)进行改性,制备出表面含有碳量子点(CQDs)的催化剂CQDs/g-C3N4.通过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光漫反射(UV-Vis DRS)、透射电镜(TEM)、光致发光光谱(PL)、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催化剂进行结构、形貌、光学性能测试.发现CQDs很好的负载到了g-C3N4表面,增加了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UV-Vis DRS表明碳量子点能够使催化剂的吸收光谱发生红移,同时缩小了催化剂的带隙宽度,增强了对光的吸收能力.光致发光光谱则显示了碳量子点的修饰能够有效的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从而提高光催化性能.通过光降解实验表明0.01g CQDs/g-C3N4催化剂在80℃下,3h对罗丹明B(RhB)的降解率为57.2%.捕获剂实验则说明了超氧自由基(·O2-)在光降解体系中起到了促进反应速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4.
考察了碳链长度和官能团对高强UV/SO32-体系降解全氟有机酸的影响,选取典型全氟有机酸PFOA和PFOS,探明其降解机制.结果表明,高强UV/SO32-体系可高效降解5种全氟有机酸.全氟有机酸的降解速率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官能团对全氟有机酸的降解有重要影响,全氟羧酸在体系中的降解速率显著快于全氟磺酸.全氟羧酸是从与羧基相连的α碳上的氟原子开始,通过逐步脱CF2单元的形式生成短链全氟羧酸进行降解.全氟磺酸主要有三条降解路径:脱磺酸基、α位脱氟以及中心C—C键断裂.  相似文献   
175.
重污染底泥原位修复常需外加大量电子受体,但大量实践表明电子受体直接投加存在作用时效短、微生物利用效率低等问题.针对该问题,开发了电子受体缓释-功能微生物协同的复合环境功能材料,并探讨了功能材料对底泥原位修复效果.结果表明:①复合功能材料〔以Ca(NO32计,下同〕仅投加5.7 g/kg时,底泥中ORP(氧化还原电位)提升了60.17%~73.96%,AVS(酸可挥发性硫化物)去除率高达90%,是其他传统原位修复材料的1倍.②相较于单独投加Ca(NO32的修复方式,复合功能材料最大可去除上覆水中33.78%的ρ(TN),而且ρ(NH4+-N)也降低了27.90%.③复合功能材料同时促进上覆水中TP和CODCr的去除,其去除率分别在78%和30%以上.④从经济成本和对环境影响的角度出发,在工程应用上宜用电子受体:固定剂:促凝剂:发泡剂:塑形剂:复合微生物菌剂:水的质量比为1:5:0.5:0.5:0.1:1:1的复合功能材料.研究显示,硝酸盐缓释-功能微生物复合材料是一种高效的重污染底泥原位修复材料,能显著提升底泥和上覆水中污染物去除效率,降低ρ(NH4+-N)、ρ(CODCr),避免上覆水体受到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76.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颗粒活性炭(GAC)可以通过种间电子传递(DIET)过程,来提高中温厌氧消化(MAD)产甲烷.然而,GAC是否能够提高高温厌氧消化(TAD)产甲烷,以及其促进产甲烷原理尚不明确.通过乙酸钠为基质的批试验研究了投加GAC对高温消化产甲烷的影响.批试验结果表明GAC的加入促进了高温消化效果.定量PCR结果表明GAC的加入对生物量的贡献微小,说明促进效果可能不是通过生物量实现的.高通量测序结果发现高温下添加GAC富集了Thermodesulfolbiaceae,Anaerobaculaceae,以及古菌Methanosacinacea.该研究推测GAC的促进作用可能与直接种间电子传递有关.  相似文献   
177.
二氧化氯与苯酚的单电子转移反应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崇威  黄君礼 《环境化学》2003,22(6):560-563
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 ,研究了二氧化氯 (ClO2 )的电子结构以及与苯酚反应的单电子转移机理 ,在HF/4 31G 水平上用梯度解析技术全参数优化上述反应的反应物、中间体 (过渡态 )和产物构型 ,并计算了相应构型的能量 .通过对酚氧自由基的振动频率分析 ,验证了它为平衡构型 .计算结果表明 :ClO2 在水处理条件下与苯酚的反应是按单电子转移机理进行的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放出的能量约为 2 0 0kJ·mol- 1 .  相似文献   
178.
对广西省桂林市1988-03-16-1988-03-29出现的四次系统酸性降水,进行了降水的连续联样和过滤,用电子显微镜观测降水中的不可溶成分,共得到了12种元素,即Ar,Mg,Al,Si,P,S,Cl,K,Ca,Fe,Ni和Cr。用平均值法和聚类法,分析了桂林酸雨中12种不可溶元素的重量谱特征,以及它们与降水系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9.
本文对目前环境信息的传播现状作了回顾,指出了实现办公自动化,利用电子信箱进行环境信息传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而对电子信箱的强大功能及在环境保护的有关领域的信息传输方面所能起到的较大作用进行了阐述,最后对电子信箱传输系统的建立即如何实现电子信箱的信息传输以及软、硬件的配置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0.
微生物水处理技术因运行成本低、处理量大、环境影响小等优点,被广泛的用于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微生物水处理的本质过程是生物催化氧化,涉及不同微生物种群间物质、能量和电子传输过程,而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过程是影响其处理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微生物氧化的原理,从介体材料强化、光电磁强化及微生物电化学强化等角度,系统论述了铁基材料、碳基材料、光、电、磁等对微生物电子传递过程的影响与机制.在此基础上,本论文总结了微生物电化学系统原理,分析了该系统中各类强化材料、强化技术对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的影响,揭示了强化条件下污染物高效转化的作用机制,介绍了基于各种强化原理的系统构建因素及应用现状,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