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27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359篇
基础理论   104篇
污染及防治   82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辐射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志坚  王兴  黄坤 《环境技术》2004,22(3):27-29
介绍了水处理辐射技术的分类、处理机理及其特点;概括了辐射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辐射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2.
受体报告基因实验具有快速、经济、灵敏、方便等诸多优势,在高通量筛选类或抗雌雄激素等通过核受体起作用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环境中的维甲酸和维甲酸X受体干扰物如有机锡等有着类似的作用机制,研究者也开始采用受体报告基因实验的方法对该类污染物进行筛选与监测。本文综述了受体报告基因实验的技术方法,包括报告基因和宿主细胞的选择,并介绍了该方法在人工合成的维甲酸和维甲酸X受体干扰物筛选以及环境样品中该类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综述总结了应用受体报告基因实验检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中的不足并对该方法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希望为该方法在环境监测和评估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3.
雌激素作为一类重要的性腺类固醇化学信使,已经被证实能够直接调节机体免疫反应,因此,一些具有拟雌激素特性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ors,EDs),会通过影响雌激素相关信号通路对免疫系统产生干扰作用。壬基酚(nonylphenol,NP)作为典型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其通过拟雌激素特性或干扰雌激素的合成、分泌、转运以及与靶点的结合,破坏机体生殖功能以及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影响整体生理平衡与稳定。近年来,NP对免疫系统的干扰作用逐渐引起重视,研究发现,NP暴露会引起小鼠免疫器官及免疫细胞的发育异常,并且会导致新生小鼠肝毒性,肝脏细胞内炎性因子TNF-α、IL-1β分泌增加。除NP作为配体干扰雌激素信号通路外,尚未发现其他明确的分子机制解释NP造成的免疫毒性。本综述主要结合近年来相关的实验结果,总结了NP对免疫系统的潜在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64.
采用电子束辐照水溶液的方法产生水合电子(eaq-),研究了eaq-与对叔丁基酚(4-t-BP)的反应,结果表明还原性的eaq-不能降解4-t-BP.同时,采用254nm紫外光辐照H2O2来产生羟基自由基(·OH),研究了UV//H2O2体系对4-t-BP的降解效果,考察了4-t-BP初始浓度,H2O2的添加浓度,溶液初始pH值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4-t-BP初始浓度越低,H2O2的浓度越高,则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溶液pH=6时是反应的最佳pH值.采用HPLC结合GC-MS的分析方法对反应的中间产物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出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对叔丁基酚二聚体和对苯二酚等3种主要中间产物,归纳总结了4-t-BP与·OH的反应路径.  相似文献   
65.
环境雌激素进入生物体后,可通过多种方式介导发挥类似内源雌激素的作用,干扰生物体的正常功能,进而对生物体产生毒害作用。其中,基因组方式介导的雌激素效应主要通过与细胞核内的雌激素受体(如ERα和ERβ)结合;而非基因组方式介导的雌激素效应则主要通过与膜雌激素受体结合从而发挥作用。近年来对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GPER1)的研究表明,该受体是区别于雌激素核受体的膜雌激素受体,可单独介导雌激素诱发的非基因组方式雌激素效应,然而目前对其介导的雌激素效应机制研究并不完善。综上,本文结合近年来对GPER1的研究进展,从该受体的发现、特性以及其介导的雌激素效应和相关通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6.
研究纳米硫化镉(Nano-Cd S)材料对肺癌细胞系A549的毒性及氧化损伤作用。培养A549细胞,经传代后接种于6孔板中,每孔2 m L完全培养基,接种次日进行染毒。用直径20~30 nm、长度80~100 nm的Nano-Cd S进行染毒,染毒浓度分别为0、5、10、20、40和80 mg·L~(-1)。染毒24 h后用MTT检测细胞存活率,以存活率在80%左右的浓度为后续实验染毒浓度。应用流式细胞技术,用荧光探针法检测A549细胞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PI-Annexin-V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试剂盒检测细胞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判断细胞氧化损伤情况。不同浓度Nano-Cd S处理细胞24 h之后,细胞存活率随剂量的增加而下降,浓度为10、20、40和80μg·L~(-1)时,存活率分别为(88.71%±0.80%)、(81.93%±3.06%)、(75.23%±1.13%)和(70.66%±5.63%),且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浓度为10和20 mg·L~(-1)的Nano-Cd S染毒24 h后,胞内ROS含量和细胞凋亡率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浓度为10 mg·L~(-1)时,细胞凋亡率为(6.26%±0.44%)。与对照相比,各染毒组SOD和CAT活性和MDA含量升高,20 mg·L~(-1)染毒组SOD和CAT活性和MDA含量高于10 mg·L~(-1)染毒组(P0.05)。研究表明,纳米硫化镉能引起A549细胞的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67.
分别以硝酸盐、亚硝酸盐、氧气为电子受体,采用3组SBR反应器培养除磷污泥,连续126d的稳定运行表明:以硝酸盐、亚硝酸盐、氧气为电子受体除磷污泥对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8%, 78.7%, 87.4%,出水TP平均浓度分别为0.758, 0.931, 0.632mg/L.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电子受体除磷污泥的相似性与菌群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硝酸盐,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污泥具有近似的菌群结构,与好氧除磷污泥菌群结构差异较大.基于各样品主导OTUs序列的系统发育关系及其比例的分布,主导微生物主要可以分为5个簇.通过序列比对,在97%的序列相似度条件下,种泥中聚磷菌与聚糖菌序列比例为0.716%与0.368%,以硝酸盐、亚硝酸盐、氧气为电子受体除磷污泥中聚磷菌与聚糖菌序列比例分别为1.78%, 2.53%, 4.80%与1.44%, 1.32%, 30.9%,厌氧-缺氧条件有利于抑制聚糖菌.亚硝酸盐为反硝化除磷污泥电子受体时潜在公共卫生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68.
杭州市灰霾与非灰霾日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2011年典型灰霾和非灰霾天气下,采集了杭州市不同粒径的大气颗粒物样品,测定并分析各粒径段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及其化学成分;同时采集并分析了主要污染源排放的颗粒物样品,通过CMB(化学质量平衡)模型进行源解析. 结果表明:灰霾天气下,二次粒子是杭州市各粒径段颗粒物的首要贡献源,其对≤1.1、>1.1~3.3、>3.3~5.8和>5.8~10μm粒径段的颗粒物贡献率分别为60.4%、62.2%、54.8%和46.5%. 在一次排放源中,机动车尾气是≤1.1和>1.1~3.3μm粒径段颗粒物的重要来源,贡献率分别为13.8%和12.2%;城市扬尘是>3.3~5.8μm粒径段颗粒物的重要来源,贡献率达到16.0%;而建筑施工尘是>5.8~10μm粒径段颗粒物的重要来源,贡献率为14.2%. 非灰霾天气下,随着颗粒物粒径的增加,二次粒子的贡献率显著下降,对≤1.1μm粒径段颗粒物的贡献率为42.7%,而对>5.8~10μm粒径段颗粒物的贡献率仅为15.5%;机动车是各粒径段颗粒物的重要贡献源,贡献率均在20%以上;煤烟尘是≤3.3μm细粒径段颗粒物的重要贡献源类,贡献率为22.0%;城市扬尘是>3.3~5.8μm粒径段颗粒物的重要来源,贡献率为18.3%;建筑施工尘依然是>5.8~10μm粒径段颗粒物的重要来源,贡献率为21.4%.   相似文献   
69.
Sediment was collected from three locations along a pollution gradient in Narragansett Bay and transplanted to controlled mesocosms. Total hydrocarbons and eleven individual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were measured in these sediments over a period of 394 days. Total hydrocarbon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in the “relatively uncontaminated”; (Rhode Island Sound) sediment that was held in the mesocosms, but did not change in the two other sediments. The concentrations of four PAHs: naphthalene, 2‐methyl naphthalene, 1‐methyl naphthalene and biphenyl, decreased in the “contaminated”; (Providence River) sediment during the experiment and the calculated half‐lives for these compounds were 287, 353, 321 and 333 day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70.
In vertebrates and invertebrates Zn exist as complexed compounds with metallothioneins. However, its cellular level effects and metabolic fates are scantly documented. In the elucidation of this fact, EM results on hepatic cellular alterations in fish under lethal dose exposure at 4.0 ppm over a week is illustrated.

A large number of lysosomes in hepatic cells prevailed on exposure to Zn in its sulfate form. Evidently, due to metal compound stress and cellular damage lysosomal activity is augmented. The lysosomes harboured digestible material, presumably the aforementioned substrates. Contrary to it, fat droplets prevailed while glycogen depletion is noticeable. Unlike the effects of Hg, the nuclei were normal with granular chromatin and prominent nucleoli. However, the mitochondria contained some small intramitochondrial bodies. Similar to the effects of Hg, the cell membrane remained intact.

In vivo enzymatic studies indicated augmentation in catalase, acid‐ and alkaline‐phosphatases, while glucose‐6‐phosphatase is inhibited. However, only alkaline‐ and glucose‐6‐phosphatases are inhibited under in vitro conditions.

Thus, it is evident that Zn enhances cellular bioenergetic requirements culminating in glycogen depletion owing to stress, concomitantly envisaging inhibition of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in the electron transport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