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1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1062篇
安全科学   172篇
废物处理   123篇
环保管理   312篇
综合类   2236篇
基础理论   227篇
污染及防治   171篇
评价与监测   215篇
社会与环境   202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北京餐饮源排放细粒子理化特征及其对有机颗粒物的贡献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温梦婷  胡敏 《环境科学》2007,28(11):2620-2625
调研了北京餐饮业发展现状,通过在线监测、采样分析等手段研究北京4家不同烹调方式的餐馆所排放颗粒物的质量浓度、粒径分布、形貌特征、化学组分,并初步估算餐饮源排放细粒子对北京细粒子中颗粒有机物的贡献.结果表明,餐馆的原料、烹饪过程、油烟去除装置以及客流量都会影响餐馆所排放颗粒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样本餐馆营业期间排放颗粒物PM2 .5质量浓度是当日环境大气PM2 .5质量浓度的8~35倍,PM1 .0在PM2 .5的质量浓度中约占50%~85%.餐饮源排放颗粒物多以固态和液态颗粒物形貌存在,化学组分质量百分数由多到少依次是有机物、无机离子和元素碳,分别占到PM2 .5质量浓度的70%左右、5%~11%和小于2%.初步估计结果表明,北京餐饮源排放细粒子对有机颗粒物的贡献和交通源的排放相当,成为北京细粒子有机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认识餐饮源排放颗粒物的理化性质,可以为改善北京空气质量和保证居民身体健康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2.
珠江三角洲人为氨源排放清单及特征   总被引:35,自引:10,他引:25  
根据收集的珠江三角洲(珠三角)人为氨源的活动水平数据,采用合理的估算方法和排放因子,建立了该地区2006年人为氨源分类别和分城市的排放清单.结果表明:①2006年珠三角地区人为氨源NH3排放总量约为194.8kt;②农业源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人为氨源的主要排放贡献源,其中畜禽源排放的NH3占总排放量的62.1%,其次是氮肥施用源,其贡献率为21.7%;③畜禽源中肉鸡是NH3排放最大贡献源,占畜禽源NH3排放总量的43.4%,其次是肉猪,其贡献率为32.1%;④广州是珠三角地区2006年人为氨源排放量最大的城市,其次是江门,分别占NH3总排放量的23.4%和19.1%,主要的排放源均为畜禽和氮肥施用源.  相似文献   
133.
江苏句容水库农业流域水塘和河流N_2O排放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句容水库农业流域的水塘和河流中,用密闭箱法于2007年8、11月和2008年2、5月采集水体表面排放的N2O气样,研究水塘和河流N2O排放速率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水塘N2O的排放速率范围在-0.42~16.76μg.m-.2h-1之间,河流N2O排放速率在0.29~8.41μg.m-.2h-1之间.由于...  相似文献   
134.
闽江河口潮汐沼泽湿地CO_2排放通量特征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以闽江河口区面积最大的鳝鱼滩湿地分布的3种植物沼泽湿地:土著种咸草(Cyperus malaccensis Lam.var.brevifolius Bocklr.)沼泽湿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湿地及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沼泽湿地...  相似文献   
135.
 分析了水泥窑协同处置POPs污染土壤对烟气中污染物排放和熟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SO2、NOx、HCl、Hg、As、Ni、Pb、粉尘、二 的排放量均低于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规定限制,与空白试验相比,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染土壤过程中烟气中特征污染物排放量没有显著增加.水泥熟料化学成分满足相关规定,熟料产品质量达到相关标准,因此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POPs污染土壤是一种环境友好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6.
UV-induced degradation of odorous dimethyl sulfide (DMS) was carried out in a static White cell chamber with UV irradi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in situ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meter, 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 (GC-MS), wide-range particle spectrometer (WPS) technique, filter sampling and ion chromatographic (IC) analysis was used to monitor the gaseous and potential particulate products. During 240 min of UV irradiation, the degradation e ciency of DMS attained 20.9%, and partially oxidized sulfur-containing gaseous products, such as sulfur dioxide (SO2), carbonyl sulfide (OCS), dimethyl sulfoxide (DMSO), dimethyl sulfone (DMSO2) and dimethyl disulfide (DMDS) were identified by in situ FT-IR and GC-MS analysis, respectively. Accompanying with the oxidation of DMS, suspended particles were directly detected to be formed by WPS techniques. These particles were measured mainly in the size range of accumulation mode, and increased their count median diameter throughout the whole removal process. IC analysis of the filter samples revealed that methanesulfonic acid (MSA), sulfuric acid (H2SO4) and other unidentified chemicals accounted for the major non-refractory compositions of these particles. Based on products analysis and possible intermediates formed, the degradation pathways of DMS were proposed a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O(1D)- and the OH- initiated oxidation mechanisms. A plausibl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suspended particles was also analyzed. It is concluded that UV-induced degradation of odorous DMS is potentially a source of particulate pollutants in the atmosphere.  相似文献   
137.
NOx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重点控制的污染物,燃煤工业锅炉是其重要来源。为了研究燃煤工业锅炉NOx的形成与释放规律,在实验室模拟了不同煤种的燃烧过程。采用原煤/焦炭燃烧法分别研究挥发分氮和焦炭氮生成NOx的反应,探讨燃料型NOx的形成与释放规律,并解释试验模拟条件下燃煤NOx产污系数和现场实测值的差异。结果表明,试验中烟煤、无烟煤、煤焦的NO转化率平均值分别为25.77%,22.17%和11.98%,产污系数平均值分别为4.31,5.08和2.00kg/t,高于现场实测结果核算值。燃煤工业锅炉NOx以燃料型为主,燃料型NOx的形成和释放是一个复杂的多相反应过程,由挥发分氮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焦炭氮的氧化还原反应组成,煤种、温度、空气流量、粒径、氧含量等因素对4种反应各自影响及影响程度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8.
文章基于臭氧(O3)处理法处理循环冷却水因可以同时达到阻垢脱垢、缓蚀、杀菌等多重功能,其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国内也逐步普及应用的环境下,结合国内外长期的工程实践经验,从节水、节能、减排和公共卫生效益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39.
电厂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全球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发展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变得十分必要.通过分析燃烧前捕捉、燃烧后捕捉和富氧燃烧捕捉三种二氧化碳捕捉方式流程及其特点,指出三种不同的二氧化碳捕捉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应用途径.通过具体对比现有二氧化碳捕捉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优缺点,针对现有的几种具体的二氧化碳捕捉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积极应用各种物理、化...  相似文献   
140.
福建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和低碳能源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消费导致的碳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严峻挑战.区域经济迅速发展,不但对区域能源安全提出挑战,也对碳减排提出新的课题.文章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能源消费的特点和趋势,计算由能源消费引起的碳排放量.研究表明,虽然碳强度有显著下降,但是碳排放总量增长比较明显,特别是从2000年开始,增长幅度加大.利用Kaya恒等式对碳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