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855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94篇
环保管理   65篇
综合类   1052篇
基础理论   102篇
污染及防治   359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The effects of chlorothalonil and carbendazim on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in six soils in upland and rice paddy environments were investigated. Laboratory aerobic (60% water holding capacity) and anaerobic (flooded) conditions were studied at 25°C and fungicide addition rates of 5.5 mg/kg A. I. (field rate, FR), 20 times (20FR) and 40 times (40FR) field rate,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hlorothalonil at the field rate had a slight inhibitory effect on one soil only, and that soil did ...  相似文献   
942.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获得一株PCL降解菌,经形态学和16S rDNA鉴定后命名为Pseudomonas sp.JQ-H3.经过脱氮实验验证,该菌能够以PCL为唯一碳源,分别以氨氮或硝酸盐氮为氮源进行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该菌能够在36h内去除93.11%的氨氮(初始氨氮浓度为102.41mg/L),氨氮最大降解速率为5.77mg/(L·h);并且能够在48h内去除93.93%的硝酸盐氮(初始氨氮浓度为99.01mg/L),硝酸盐氮最大降解速率为4.12mg/(L·h).对PCL膜的降解实验结果表明,菌株能够在60d内将初始重量为100mg的PCL薄膜降解94.03%,且胞外脂肪酶活性在30d时达到最大值9.18mU/mL.另外,Q-PCR实验结果表明,弱碱性环境促进了amoA和nirS基因的表达;napA、cnorB、nosZ基因的成功表达,进一步证明了菌株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能力.  相似文献   
943.
SBR法反硝化模糊控制参数pH和ORP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为实现SBR法处理啤酒废水反硝化的在线模糊控制,研究了啤酒原水及其不同投加量、不同投加方式以及乙酸钠、甲醇和内源呼吸碳源对反硝化过程中pH和ORP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pH不断上升直至反硝化结束转而持续下降;ORP则减速下降,在反硝化结束时突然下降速度增加出现拐点.不论使用何种碳源以及不论投加碳源的方式和数量如何都证明在反硝化结束时pH和ORP有特征点出现,通过pH上升的速度的差别可以判断碳源是否充足,调控碳源的投加.  相似文献   
944.
颗粒粒径与数量对硝化与反硝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验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基于多底物的多种微生物生长、维持和衰减过程的好氧硝化颗粒SBR反应器一维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颗粒粒径及数量对硝化、反硝化等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相同生物量条件下,氨氮的消耗随颗粒的数量增加而增加,表明氨氮的消耗主要与NH4+-N和颗粒接触表面有关.同时,系统中所产生的NO2--N及NO3--N与颗粒数量和粒径有密切关系,而在NH4+-N不足时才只与数量有关,表明DO对颗粒的渗透决定NO2--N及NO3--N的产生.就反硝化过程而言,当粒径>1 000μm时反硝化会随粒径的增加而加强,而小于该值时,虽然反硝化也会发生但与颗粒粒径关系不大,表明颗粒粒径>1 000μm时粒径对DO的扩散限制才会明显从而加强反硝化过程.  相似文献   
945.
同步硝化反硝化的研究与机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SBR反应器中对深圳市下坪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进行了同步硝化反硝化研究 ,从理论上解释了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原理 ,分析了COD、NH3—N对同步硝化反硝化所产生的影响 ,指出了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6.
不同污水生物脱氮工艺中N2O释放量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微生物的硝化及反硝化过程为污水处理过程中N2O的主要产生源.从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反应的角度,阐述了硝化及反硝化过程中N2O的生成机理以及与N2O产生相关的关键酶的基本特性,同时给出了几种典型硝化及反硝化菌的N2O产生与释放情况.通过对实际污水处理厂、不同污水处理工艺,尤其是新工艺过程中N2O释放量及产因的分析,指出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N2O的释放量与污水水质、污水处理工艺、工艺的运行工况及微生物的种群结构有关,并对底物浓度、DO浓度、SRT等关键性因素进行了重点论述.在综合分析N2O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工艺运行工况及微生物种群优化2个角度,初步提出了控制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N2O释放的策略.  相似文献   
947.
尿素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氮反应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热力学原理计算出尿素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氮、石灰湿法脱硫、亚硫酸铵湿法脱氮吸收反应达到平衡时SO2 和NOX的分压力 ,结果表明 :尿素作吸收剂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氮是可行的 ,脱硫效果好于石膏法 ,脱氮效果好于亚硫酸铵法 ,而且几乎 1 0 0 %的最大限度地脱除烟气中的SO2 和NOX。  相似文献   
948.
不同厌氧时间对富集聚磷菌的SNDPR系统处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延时厌氧(3h)/低氧(2.5h,溶解氧0.5~1.0mg/L)条件下运行的富集聚磷菌的同步硝化反硝化(SNDPR)系统中,以城市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不同厌氧时间(3.5,3,2,1.5h)对系统内碳源贮存以及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厌氧时间为3.5h,反应器脱氮效果最好.厌氧时间为3h时,反应器除磷效果最好,出水PO43-浓度为0.35mg/L.厌氧时间从1.5h逐渐上升到3.5h时,厌氧末贮存的聚羟基脂肪酸-PHAs的量也随之增加;当厌氧时间从3h升至3.5h时,释P量反而下降,出水P浓度反而升高.这说明增加厌氧时间有利于强化内碳源贮存,但过长的厌氧时间反而不利聚磷菌种群的富集.运行51个周期之后在厌氧时间为1.5h和2h的反应器内出现非丝状菌膨胀;反应周期内pH值的变化曲线可以作为反应各个过程的指示参数.  相似文献   
949.
生物膜反应器厌氧氨氧化脱氮效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反应器,分别研究提高基质浓度和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对提高反应器总氮容积去除负荷的影响。实验之前总氮容积去除负荷达到2.11kgN(/m·3d),总氮去除率为87.9%。以提高基质浓度的方式经过50d的培养,总氮容积去除负荷稳定在4.0kgN(/m·3d),进水总氮浓度从300mg/L逐渐提高到700mg/L,NH4+-N、NO2--N出水浓度分别达到70mg/L和100mg/L;以缩短HRT的方式经过55d的培养,总氮容积去除负荷达到7.0kgN(/m·3d),HRT由3h缩短至0.67h,NH4+-N、NO2--N出水浓度分别达到40mg/L和60mg/L。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进水基质浓度的增加水中游离氨和亚硝酸的浓度随之增加,从而抑制厌氧氨氧化菌活性,不利于反应器脱氮效能的提高。在相同总氮容积负荷下缩短HRT有利于厌氧氨氧化细菌的富集,但过短的HRT容易导致微生物流失。  相似文献   
950.
以高浓度氮磷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MAP法(磷酸铵镁法)与沸石吸附组合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以MAP法除磷脱氮后的出水作为沸石吸附过程的进水,最终出水的氮、磷去除率可达86.69%和99.9%,且在MAP反应过程中采取较高的pH值和Mg^2+浓度有利于后期沸石对氮、磷的吸附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