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328篇
安全科学   28篇
废物处理   73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434篇
基础理论   67篇
污染及防治   161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51.
A process of treatment for containing Cd2+ wastewater by 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 with upflow anaerobic fluidized bed reactor has been studied.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COD and Cd2+ in the influent were 270 5mg/L and 100mg/L respectively and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was 4 hours, the removal rate of COD and Cd2+ were higher than 73 8% and 99 8% respectively. The reactor can treat as high as 1000mg/L of concentration of Cd2+ . The highest removal velocity rate of Cd2+ reached 2999 1mg/(L·d). And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 and methanogenic bacteria wa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52.
富营养湖泊沉积物中磷组分对硫酸盐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模拟实验于厌氧条件下持续6周,研究不同外源硫酸盐浓度下南湖沉积物和上覆水之间的硫酸盐转化及还原情况,采用31P核磁共振(31P-NMR)研究沉积物磷组分所受影响.结果表明,硫酸盐输入促进了上覆水中pH值的升高,而氧化还原电位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上覆水中SO24-浓度随时间推移而降低,但间隙水中SO24-浓度的增加幅度并不与上覆水中降低幅度一致,表明沉积物中SO24-发生了转化.沉积物的硫酸盐还原指数随SO24-输入浓度的增大而增加,沉积物中硫酸盐还原菌(SRB)的数量在第2周达到峰值,输入硫酸盐的S500和S1000处理中SRB数量远远高于未加硫酸盐的对照(CK).利用31P-NMR测定了南湖沉积物NaOH-EDTA萃取物中各种磷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南湖沉积物中的磷组分主要有正磷酸盐、磷酸单酯、磷酸二酯和焦磷酸盐,且正磷酸盐含量占绝对优势(占总磷的84.10%~95.54%),沉积物中其它磷组分含量顺序为磷酸单酯>磷酸二酯>焦磷酸盐.从总趋势来看,硫酸盐促进了沉积物中正磷酸盐的释放,且在硫酸盐还原菌数量较高时使沉积物中磷酸单酯、磷酸二酯和焦磷酸盐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753.
The study focused on the effect of several typical competing solutes on removal of arsenic with Fe2O3 and Al2O3. The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chloride, nitrate and sulfate did not have detectable effects, and that selenium(IV) (Se(IV)) and vanadium(V) (V(V)) show slight effects on the adsorption of As(V) with Fe2O3.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adsorption of As(V) on Al2O3 was not affected by chloride and nitrate anions, but slightly by Se(IV) and V(V) ions. Unlike the adsorption of As(V) with Fe2O3, that with Fe2O3 was 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sulfate in water solutions. Both phosphate and silica have significant adverse effects on the adsorption of As(V) adsorption with Fe2O3 and Al2O3. Compared to the other tested anions, phosphate anion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prominent solute affecting the As(V) adsorption with Fe2O3 and Al2O3. In general, Fe2O3 has a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Al2O3 in removal of As(V) within a water environment where multi competing solutes are present.  相似文献   
754.
利用静态顶空法在2009年7月测定了九龙江河口表层水体和沉积物孔隙水中甲烷浓度以及相关的环境参数,并对甲烷浓度分布特征和控制因素进行了相关的分析.结果显示56个河口表层水的甲烷浓度在10.7~456.7 nmol.L-1之间,饱和度远超过大气平衡甲烷浓度,由河口上端向中下端逐渐减小.4个站位(B1、B2、B3和B4站位)孔隙水中平均甲烷浓度(分别为2 212、447、28和5μmol.L-1)从河口上端向下端快速减小,与水体甲烷浓度水平变化趋势基本一致.B1~B4站位孔隙水中硫酸盐的浓度依次增大,其平均值分别为0.13、0.64、5.3和16.3 mmol.L-1.九龙江河口表层水和孔隙水中甲烷浓度变化趋势,表明河口上端沉积物中产甲烷菌降解有机质产生甲烷,并以扩散的形式通过沉积物-水界面进入上部水体,导致河口上端甲烷浓度增加;而在河口下端海相区随着孔隙水中硫酸盐浓度增加,沉积物中产甲烷过程逐渐受到硫酸盐还原过程的抑制,河口下端孔隙水和表层水甲烷浓度相应降低.B2和B3站位孔隙水中甲烷浓度随着深度增加分别由43和10μmol.L-1增加至1 051和57μmol.L-1,结合总有机碳(TOC)和硫酸盐在沉积柱剖面上的变化趋势,表明大量甲烷在沉积物硫酸盐-甲烷过渡带中被厌氧氧化,这进一步抑制了沉积物中甲烷的释放强度.九龙江河口沉积物中甲烷的产生过程除有机质以外还受到孔隙水中硫酸盐浓度的控制,而水体甲烷主要来源于河口上端盐度相对较低且富有机质的红树林潮间带湿地的释放.  相似文献   
755.
以硅酸钠、硫酸和硫酸盐为原料制备聚硅酸金属盐(PSMS)复合絮凝剂,通过红外光谱研究了金属元素与聚硅酸(PS)的相互作用情况,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PS、PSMS和相应简单金属盐(MS)的形貌,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了絮体粒径变化及破碎与恢复情况,并考察了PSMS在不同投加量下处理腐植酸模拟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PSMS的红外光谱图中有M—O—Si振动峰出现,扫描电镜显示PSMS的聚集单元表面异于PS的平滑,为细小不规整的晶体颗粒,并与相应硫酸盐(MS)形貌有一定关联。此外,无论是所形成絮体的粒径还是对腐植酸的去除效果,聚硅酸硫酸铝(PSAlS)和聚硅酸硫酸铁(PSFeS)均优于其它聚硅酸金属盐,PSFeS的絮体虽易破碎但破碎后恢复能力最好,且粒径最大而容易沉降。  相似文献   
756.
高价离子还原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它们在环境的原位修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三种典型的高价离子还原菌:异化Fe(III)还原菌(IRB)、硝酸盐还原菌及硫酸盐还原菌(SRB),分别以Fe3+、N03-和SO4^2-为电子受体,以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在将高价离子还原的同时,达到对污染环境的修复作用。文章综述了此类细菌的特性、作用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在国内外实际中的应用,分析了异化Fe(III)还原菌、硝酸盐还原菌及硫酸盐还原菌的异同点,并对该类细菌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57.
以高铁硫酸渣为原料,采用酸浸-还原-除杂-结晶一重结晶-干燥工艺,合成高纯度硫酸亚铁。通过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硫酸渣中铁的浸出率的影响,以及结晶温度、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对硫酸亚铁产品纯度的影响做分析实验,得出最佳酸浸条件:硫酸渣与硫酸的固液比为1:3,硫酸质量分数为20%~25%,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h,搅拌强度为200r/min;最佳结晶精制条件:结晶溶液pH值为1-3,温度为60℃;除杂最佳条件:pH值约为4.5;冷却结晶温度控制在20℃,结晶干燥过程为30℃,干燥6h。  相似文献   
758.
混凝剂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混凝剂硫酸铝和氯化铁,研究了混凝剂活性污泥法的长期除磷效果,对两种混凝剂除磷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在混凝剂活性污泥法中,硫酸铝的稳定投药量为80 mg/L,与生物不具协同作用;氯化铁的稳定投药量为50 mg/L,与生物具有协同作用。在活性污泥反应器中,氯化铁的除磷性能好于硫酸铝。硫酸铝和氯化铁混凝剂不仅没有明显影响生物脱氮效果,而且能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759.
采用盐酸浸泡活化和硫酸铝溶液浸泡改性的方法对人造沸石进行改性,用模拟高氟水样进行静态及动态除氟实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吸附剂吸附速度快,30 min接近吸附平衡,吸附速率可用拟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饱和吸附量为5.07 mg/g,吸附平衡常数为0.060 2 L/mg。静态实验对浓度...  相似文献   
760.
利用厌氧颗粒污泥对烟气中SO2吸收生成的硫酸盐或亚硫酸盐废水进行处理,考察起始SO4^2-质量浓度、初始COD/SO4^2-、初始pH、接种污泥质量、亚铁离子等限制性生态因子对硫酸盐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起始SO4^2-质量浓度800mg/L,初始COD/SO4^2-为3.0,pH值为7.0,接种污泥质量为31.10gVSS/L,添加亚铁离子的条件下,进行半连续试验,硫酸根去除率可迭70%。表明在COD/SO4^2-较低的条件下,各生态因子综合作用下,硫酸盐还原可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