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8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241篇
安全科学   302篇
废物处理   80篇
环保管理   629篇
综合类   985篇
基础理论   226篇
环境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100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361篇
灾害及防治   5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91.
随着居民部门用能快速增长,各国都在致力于观察本国居民能源消费特征以减少碳排放,特别是发达国家。本文应用近30年的微观调查数据分析美国居民能源消费现状和趋势,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些借鉴意义。从总量上看,伴随着人口、家庭数量和建筑面积的上升,能源消费总量变化较小,趋于稳定;人均用能则呈下降趋势。从用能结构来看,以天然气和电力为主,2009年分别占比44%和41%;近30年来天然气占比小幅下降,电力占比上升明显;完善的天然气设施和电力服务体系使得能源可获得性高。从用途分类来看,取暖和家电占绝大比例,2009年分别占比41%和35%;取暖用能近30年来出现平缓下降趋势,燃料来源70%是天然气;家电设备用能占比明显上升,增长近1倍;制冷占比较小,近年出现小幅上升;热水用能则比较稳定。家庭炊事燃料以电力和天然气为主,2009年分别占比60%和34%。近30年,家用电器保有量和能源效率有显著提高。建筑用能方面,美国房屋服务时间长,后期建筑房屋在保温性能方面高于早期房屋,单位面积耗能下降。美国居民享受着较高水平的能源服务,能源消费总量在近30年没有明显变化,这和能源效率的提高有着密切关系;如完善的"能源之星"项目是一个强有力的措施,以及完善的能源统计制度为能源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相比,中国存在居民炊事用能固体燃料占比较高、建筑服务周期短、建筑材料耗能比重大等问题。建议中国政府进一步完善能源统计制度、推行农村能源扶持项目和能源标识、加强建筑规划、落实建筑能耗标准。  相似文献   
192.
Despite the increased importance of and attention to renewable energy, its share in the overall energy mix has varied significantly across countries and over time. There are many determinants of clean energy transitions; this study focuses on political constraints. Here it is argued that political systems that have fewer political constraints have fewer access points through which powerful status quo veto players can slow the progress of clean energy reforms. To test the theory, a hierarchical model is applied on a dataset of 125 countries over four decades. The results provide significant support for the theory. Furthermore, the effects for political constraints hold even when we distinguish between hydro and non-hydro renewable sources and control for regime type. This study builds on research that recognizes the importance of politics in understanding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clean energy reform.  相似文献   
193.
194.
Women are globally underrepresented in the energy industry. This paper reviews existing academic and practitioner literature on women's employment in renewable energy in industrialized nations, emerging economie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It highlight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occupational patterns in women's employment in renewable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and makes recommendations for optimizing women's participation. Findings reveal the need for broader socially‐progressive policies and shifts in societal attitudes about gender roles, in order for women to benefit optimally from employment in renewables. In some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restructuring paid employment in innovative ways while unlinking social protection from employment status has been suggested as a way to balance gender equity with economic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owever, without more transformative social changes in gender relations, such strategies may simply reinforce rather than subvert existing gender inequities both in paid employment and in unpaid domestic labor. Grounded interventions to promote gender equality in renewable energy employment – especially within the context of increasing access to energy services for underserved communities – are more prevalent and better‐established in some non‐OECD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countries. OECD countries might be well‐advised to try to implement certain programs and policies that are already in place in some emerging economies.  相似文献   
195.
吴敏 《环境技术》2012,(5):29-31,51
本文首先概述了我国的电能表市场,进而引出电磁兼容(EMC)的问题;通过针对两个典型电磁兼容辐射骚扰问题提出了详细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6.
由于原广泛使用的北美燃烧器存在技术落后、安全保护措施欠缺、操作复杂、安全隐患多、节能和环保不达标等问题,为适应当前注汽锅炉安全可靠、高效经济和低污染排放的运行要求,国内稠油热采注汽锅炉逐步应用新型节能燃烧器。通过总结各类新型节能燃烧器在燃烧效率、控制理念、动态监测、节能环保、燃料保护等方面的技术性能,分析其具有燃烧效率高、节能环保、安全可靠、自动控制水平高等特点,并验证实际运行效果,展望工业燃烧器技术发展趋势,为指导燃烧器选型和技术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7.
基于SCP模型的节能环保市场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需求角度出发,区分了节能环保产业中三种不同类型的市场,然后以SCP模型为分析框架,对三种不同类型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绩效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归纳了节能环保产业中不同类型的市场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98.
节能环保产业是跨行业、涵盖面宽的综合性产业,其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力强,是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河南省是新兴工业大省和资源消费大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河南省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发展河南省节能环保产业的重点领域和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199.
为降低某公司烧结机干法脱硫装置烟道阻力,减少引风机出力,实现节能优化,运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引风机出口烟道内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烟道的优化改造。改造后,吸收塔入口负压由-200Pa提升至-560Pa,风机电流由328A降为301.4A,节能降耗显著。  相似文献   
200.
2001—2010年秦皇岛市商业行业碳排放量分析结果显示,秦皇岛商业行业碳排放不论从总量还是排放强度均呈现增加趋势。通过剖析商业低碳化的制约因素,对秦皇岛市商业低碳化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商业企业应积极进行内部治理,控制商业建筑的碳排放并合理选择供应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为低碳商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合理规划商业产业与商业网点布局,积极引导、促进商业领域低碳技术的使用和发展;建立低碳商业发展专项资金,为中小型商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加强对低碳消费的引导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