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9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583篇
安全科学   362篇
废物处理   88篇
环保管理   712篇
综合类   1626篇
基础理论   303篇
环境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152篇
评价与监测   133篇
社会与环境   384篇
灾害及防治   5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1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以活化能的观点研究煤炭自燃机理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笔者对煤体的性质和结构进行了分析 ,简要地介绍了关于煤炭自燃机理的各种学说。目前有许多学者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煤炭的自燃机理 ,笔者从煤活化能的角度来研究煤炭的自燃。由氧化反应方程提出了活化能 ,根据活化分子运动理论解释了活化能的基本概念 ;并建立了相应的煤氧化反应的活化能方程 ,该方程直线部分的斜率 (E/R)可求出氧化反应的活化能。在煤炭自燃进程中 ,随着煤体温度的升高 ,活化能降低 ,氧化反应加速 ,大量的热量产生 ,如此循环 ,最终导致了煤的燃烧。  相似文献   
972.
基于活化能指标的煤自燃倾向性及发火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煤的自燃及热分析动力学的基础上,结合对神东矿区3种煤样进行了热重实验,运用热重分析手段对煤从常温到燃点之间的氧化热解过程进行了研究。运用不同动力学机制模型函数分别对热重分析数据进行了处理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煤炭氧化热解过程符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机制,据此求出活化能等动力学参数。对基于活化能指标的煤的自燃倾向性及自然发火期进行了初步研究。经过研究发现,该方法是科学的、客观的。  相似文献   
973.
针对寒冷地区建筑物的采暖方式,介绍一种新型的区域供暖方式--地温水源热泵(地温中央空调)供暖系统,为寻找新型供暖方式提出了环保安全、绿色节参采暖制冷新理念。  相似文献   
974.
文章结合多种技术手段对青岛即墨温泉盆地第四纪沉积物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在即墨温泉典型沉积物(矿泥)中,含有大量石膏、岩盐等与高矿化温泉地热水密切相关的自生矿物,以直隶小旋螺为代表的腹足类陆生软体动物化石和以土星介为代表的节肢动物介形虫化石在远离温泉喷口处大量分布,而在喷口附近缺失。根据胶东地区现有温泉与温泉沉积物的渊源关系,建立温泉沉积物对隐伏地热资源的标识性特征。  相似文献   
975.
我国湖泊的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湖泊众多,类型多样,分布不均衡;以浅水、小型、老年消亡期为主,富营养化特征系浮游植物响应型为主;水源污染主要是富营养化和有机污染;污染治理对策应以生态系统修复为根本,控制陆源污染物为前提。  相似文献   
976.
分析了环境管理体系(EMS)中的节能降耗与火电厂传统的节能工作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通过火电厂推行EMS所取得的节能降耗实绩,阐述其对传统节能工作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77.
Use of rural energy resources and eco-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n Tibe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Reportedasthethirdpoleoftheearth(Zheng ,1996) ,theTibetregionisthemainbodyoftheQinghai TibetPlateau.Itcrosses 9°50′oflatitudefromsouthtonorthand2 0°30′oflongitudefromeasttowest,withavastareaof1 2millionkm2 andahighaverageelevationofover40 …  相似文献   
978.
金雀异黄酮(genistein,Gs)在水体中频繁检出,其环境行为备受关注。为深入探讨水中溶解性有机质(DOM)激发三线态敏化Gs间接光降解的机理,以3-甲氧基苯乙酮(3-MAP)、亚甲基蓝(MB)、2-萘乙酮(2-AN)和2-苯甲酮(BP)模拟DOM引发三线态光敏化反应,阐明Gs发生间接光降解活性与敏化剂性质、pH值的关系。通过光化学实验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发现,激发态能量高的BP或3-MAP对Gs的敏化效率低,二者虽可与Gs发生能量或电子转移敏化,但对λ290 nm的模拟太阳光吸收少,因此激发态产率低;激发态能量低的MB或2-AN对Gs的敏化效率高,且随pH升高而增强,因二者能吸收较多的模拟太阳光,激发态产率高。以MB为例,发现Gs分子形态几乎不能被光敏化降解(pH≤5); Gs由一价阴离子逐渐解离成二、三价阴离子,kin增大102倍(pH 6~12),说明Gs不同解离形态的敏化光降解活性具有显著差异。因Gs阴离子更易发生敏化光降解,因此带正电荷的MB分子比中性分子态的2-AN更易与Gs阴离子结合,表现出更高的敏化能力,相同pH (9或12)条件下,敏化光降解速率相差25~47倍。敏化剂三线态性质及pH值对Gs光敏化降解的影响机理,对于深入认识化学组成复杂的环境DOM的光化学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9.
中小镁厂清洁生产初探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魏婷  吴长年  王勇  侯文胜 《四川环境》2005,24(4):89-91,96
以小型镁厂为例,分析其设备选型、生产工艺、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污染防治,提出中小镁厂进行清洁生产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为中小镁厂今后的工程设计、技术改进及工程投运后的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0.
Clau Dermont 《环境政策》2019,28(3):544-567
ABSTRACT

The success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depends on citizens’ social acceptance, whereas several challenges related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citizens’ reactions to renewable energy and its policies are identifiable. Most importantly, the gap between general attitudes towards the environment and specific voting behaviour regarding environment-friendly policy proposals calls for an explanation of how a policy’s design causes citizens who might otherwise support environmental measures to express opposition in direct democratic votes. Therefore, how policy design and policy information impact opinion formation is investigated. Salient aspects are identified, and the different types of information or qualifications that may cause opposition are considered. This new approach reveals that citizens, in environmental decision-making, do indeed consider policy design and policy information, which they regard as conditions for support, and that the type of policy information matters since citizens do not consider all of the policy details when they make decis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