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8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安全科学   2020篇
废物处理   39篇
环保管理   348篇
综合类   730篇
基础理论   174篇
环境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89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117篇
灾害及防治   1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31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39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针对环境噪声监测中单一点声源声场图形化表征机理,依据点声源衰减规律建立了点声源声场二维平面表征算法,据此以网格化区域范围内非均匀布置少量监测点方法确定声源点,再经克里金插值法反演点声源声场平面分布规律,最后通过ArcGIS软件平台实现噪声图形化展示.以5×5网格化区域为例,其非均匀布点数应不少于3个,最佳布点数为3组共计6个点,其实测值与理论值最大误差为4.3%.仿真试验验证表明,点声源图形表征符合实际声场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02.
为了使作者提出的基于颗粒流的爆破模型更贴近于实际,将原模型从二维模拟推广至三维爆破细观模拟。模型的基本原理为基于能量守恒理论,假设爆炸时刻产生的能量全部由爆点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岩体承受,并转化为动能,进而能量在碎裂的岩块中传递、吸收,最终达到平衡,爆炸过程结束。将原模型方程改为适用于三维爆破模拟方程,并调整了能量分配和参数设置。使用PFC3D模拟了在露天矿边坡内A3爆破点处100kg TNT爆炸直至岩体回复平衡的细观过程。模拟结果表明研究速度矢量、位移矢量和CForce变化趋势后,可将该过程分为3个阶段:Step 1~100、Step100~350、Step350~4690。其时间远小于原模型模拟至平衡时间,这主要是由于模型从二维转化为三维所造成的。颗粒动能减小为原模型的0.085~0.128倍。  相似文献   
903.
多层采空区流场局部动态平衡数学建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同矿区浅埋深、多煤层群、近距离、两硬条件下开采形成的多层采空区极易发生自燃的问题,进行风流流场调压分析,以达到控制采空区遗煤自燃及防止有害气体流人工作面的目标.建立了多层采空区流场调压数学模型,得出工作面风压调节的最优参数,结合工程实际分析,确定了多层采空区流场调压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提出多层采空区流场局部动态平衡的调压方法,结合达西线性渗流定律,确定了多层采空区流场达到局部动态平衡的调压允许范围,并提出调压自动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04.
为得出圆形巷道围岩弹性应力分布特征,采用复变函数对圆形巷道围岩弹性应力进行解析,得到了与应力函数解法相同的应力场解析表达式,证明了复变函数解法求解巷道围岩应力场的可行性.对圆形巷道边界应力分布规律及沿水平线的应力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圆形巷道边界的径向应力和剪应力等于0,环向应力集中系数随侧压系数和位置角度变化而变化,与巷道半径无关;2)沿水平线的圆形巷道围岩剪应力等于0,径向应力和环向应力集中系数随侧压力系数和巷道半径变化而变化;3)沿水平线方向,侧压系数对巷道围岩径向应力的影响大于环向应力影响.还分析了侧压系数对巷道围岩应力的影响规律,讨论了侧压系数等于0、大于0小于1、等于1和大于1等4种情况下的巷道边界环向应力分布情况,得出了巷道边界环向应力的拉压区域及环向应力集中系数最大位置.  相似文献   
905.
通过浸渍-焙烧的方法制得铁改性活性炭,并将之应用于废水中甲醛的吸附.分别考察了吸附时间、初始溶液质量浓度、吸附剂投加量对改性活性炭吸附甲醛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铁改性活性炭对甲醛水溶液的等温吸附及动力学.结果表明:在25℃、活性炭投加量为10 g/L、吸附时间为360 min时,铁改性活性炭对甲醛的去除率为91.8%;用准一级、准二级及内扩散动力学模型拟合吸附过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符合该吸附过程;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描述等温吸附过程,该吸附过程服从Langmuir模型,饱和吸附量为3.396 7mg/g.  相似文献   
906.
矿井突水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自然灾害,准确判定矿井突水水源是解决突水问题的重要条件。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和矩阵方程分析数学原理,分别建立了矿井突水的模糊综合评判和矩阵方程分析模型;在水化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水样6项指标评判标准,利用两种方法分别对某煤矿3个不同突水巷道水样进行了水源判别,并与实际突水水源相比较。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和矩阵方程分析均能有效判别矿井突水水源,但各有其优越性及局限性,选择何种判别方法应视矿井突水水化学资料状况而定。  相似文献   
907.
作为水在岩体中流动通道的渗透结构面,微观上表现出不连续性和高度的非线性等特点,因此,矿井充水水源具有不确定性、非线性。传统水化学判别分析方法往往难以准确地描述这种复杂的非线性特征,因而对矿井水源进行准确判别尚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传统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对传统SVM进行优化,克服了传统SVM模型参数选取经验化的弊端,并利用该方法对开磷集团马路坪矿几种水源的6个化学样本进行训练,建立了GA-SVM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判别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表明该模型在矿井水源判别中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08.
在纯过氧化环己酮(CYHPO)储运中常添加减敏剂,以降低其热危险性。为了对比评价减敏性能,采用绝热加速量热仪测试了纯CYHPO及加入等质量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正己酸(HAA)和环己醇(CCH)后的热危险参数,并计算了上述5种样品的反应动力学常数和绝热校正数据,建立了包括初始放热温度T0和绝热反应加速度SARC的减敏效果判据,对4种减敏剂的热危险性减敏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DOP对CYHPO热危险性的减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09.
基于计算流动动力学(CFD)方法,以Fluent软件为平台,以大连新港某球罐区为研究对象,建立真实尺寸的球罐内可燃气体泄漏扩散数值模拟模型,分析甲烷扩散规律及可燃气云尺度.提出采用可燃气云稳定状态时的水平方向长度Lmax、竖直方向高度Dmax作为尺度的衡量参数,用以评估可燃气云区域的大小.探讨初始压力、泄漏孔径、正风向风速对尺度参数Lmax和Dmax的影响规律,并对比可燃气体种类对尺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甲烷以临界状态通过泄漏孔时,初始压力对Lmax和Dmax的影响可以忽略;Lmax和Dmax随泄漏孔径增加而线性增大,但随正风向风速增加而线性减小;相同泄漏扩散条件下,氢气泄漏引起的可燃气云范围最大,甲烷次之,丙烷最小.  相似文献   
910.
船闸布置在江心洲上后,由于相邻建筑物的动水作用及两汊水流在洲尾的交汇,将会影响船闸的通航安全.为研究江心洲型船闸下游的船舶航行问题,探讨有效的改善措施,结合澧水艳洲枢纽、沅水桃源枢纽布置的共同特点,在物理模型基础上利用船舶模型试验分析船闸下游影响航行安全的因素,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后航行条件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布置隔流堤、导流墩等辅助建筑物只能解决下游靠近引航道出口部分航段的通航问题;综合采用拓宽航槽、优化航线、合理调度、优化船闸布置等措施,可有效减小船体漂移,优化航行环境,保障船舶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