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313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54篇
环保管理   53篇
综合类   485篇
基础理论   66篇
污染及防治   172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水厂废水的综合处理与回用是我国供水行业的新趋势和节水目标所在,采用强化混凝技术进行水厂排泥废水的深度处理。通过混凝剂筛选实验和有机物表征确定最佳混凝剂为高效聚合铝(HPAC),适宜投加量为650 mg/L。当混凝剂HPAC投加量为650 mg/L时,对COD、TOC、浊度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82.5%、89.8%、95%和92.5%,相应的出水值分别为58 mg/L、8.46 mg/L、2.35 NTU、13度,COD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要求(COD≤100 mg/L),同时实验结果显示聚合氯化铝(PAC)、HPAC、三氯化铁(FeCl3)主要去除分子量处于>1 300 Da范围的有机物,对分子量处于744~1 300 Da之间的有机物去除有限。  相似文献   
82.
采用两级絮凝-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实验室无机废水,研究了该方法对重金属、硫化物、挥发酚、苯胺和浊度等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絮凝温度、搅拌、曝气及污水pH值调节范围一定的情况下,硫酸亚铁(FeSO4.7H2O)与聚合氯化铝(PAC)结合的二级絮凝方法能有效地降低污水中的重金属和硫化物等污染物。二级絮凝处理中,使用聚合氯化铝(PAC)对一级絮凝中去除效果不好的Cr6+的去除效果显著,去除率达到90%以上;活性炭对苯胺和硫化物的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都在90%以上。同时,该方法还有效降低了废水的浊度和色度。因此,是一种快速、低成本和工艺简单的处理实验室废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3.
pH对煤泥水絮凝沉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聚合氯化铝(PAC)/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HP)、氯化钙(CaCl2)/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组合与NPAM、PHP、两性离子型聚丙烯酰胺(ZPAM)作为絮凝剂,在对道清选煤厂水采筛下原生煤泥和浮选尾矿的煤泥水进行组合药剂絮凝实验的基础上,考察了pH对煤泥水絮凝沉降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pH下,煤泥水的絮凝效果不同:在酸性条件下,宜单独使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在中性至碱性条件下,无机凝聚剂和有机絮凝剂联合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4.
采用截留分子量(MWCO)为5000 Dalton、1000 Dalton的聚砜超滤膜,MWCO为1 kDa的再生纤维素超滤膜;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曲拉通100(TritonX-100)、吐温80(Tween-80)、烷基多苷(APG)为表面活性剂,用胶团强化超滤工艺去除水中双酚A。研究了不同材质和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表面活性剂浓度、膜操作压力、溶液pH和溶液中电解质等因素对该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SDBS对双酚A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在80%以上。在H+和Na+存在的条件下,双酚A的截留率增加,透过液中SDBS浓度降低。SDBS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可以提高双酚A截留率,降低透过液中SDBS的浓度,复配效果优劣顺序为Tween-80TritonX-100APG。  相似文献   
85.
混凝-Fenton试剂氧化工艺处理机械厂洗涤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某厂机械洗涤废水,采用混凝-Fenton试剂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用聚铝(w(PAC)=5%)对废水进行絮凝沉淀,PAC最佳投加量为1.5 mL/L(废水),絮凝后的COD去除率为29.6%;芬顿试剂最佳操作条件为:n(H2O2)∶n(Fe2+)=5∶1,m(H2O2)∶m(COD)=2.5∶1,废水pH=5,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2 h,经氧化后,COD的去除率为78.5%;经过混凝沉淀-芬顿氧化处理,COD的总去除率为84.9%,去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6.
为提高湿式除尘装置对炭黑颗粒物的去除效率,通过向吸收液中添加复配表面活性剂以提高吸收液对炭黑的润湿性,投加絮凝剂使进入吸收液的炭黑颗粒发生凝聚和沉降,从而使吸收液得以循环利用。其中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醇聚氧乙烯(9)醚(AEO-9)为主,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和壬酚基聚氧乙烯醚(TX-10)分别复配,筛选出复配效果最好的一组复配液;然后投加絮凝剂,探讨絮凝剂的加入对吸收液中炭黑颗粒物絮凝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EO-9浓度为0.05mmol/L,TX-10浓度为0.09mmol/L时,吸收液的表面张力最小,为36.75mN/m;投加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浓度为100mg/L时,经15min沉降,炭黑的沉降率可达88.1%,上清液中悬浮颗粒的平均粒径为6.36μm。  相似文献   
87.
湿法净化黑烟中炭黑颗粒物的关键在于降低吸收液的表面张力并以高性能絮凝剂使其从溶液中絮凝、沉降以利于分离。选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为主要表面活性剂,使之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月桂醇聚氧乙烯(9)醚(AEO-9)进行复配实验,研究了复配液的表面张力,再向最低表面张力的复配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投加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探讨絮凝剂的添加对黑烟颗粒沉降和絮凝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同时添加表面活性剂CTAB,SDBS和PAC,并使之浓度分别为0.5 mmol/L,0.4 mmol/L和200 mg/L时,炭黑颗粒的沉降效果最好,沉降率高达94%,且絮凝体较大,沉降时间仅为2 min。  相似文献   
88.
对比了酸析法和碱析法对碱法草浆造纸黑液中木质素的去除效果,并分析了聚合氯化铝(PAC)絮凝剂对酸析和碱析后木质素的絮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酸析法和碱析法都能有效析出造纸黑液中的木质素,酸析法对色度的去除效果要优于碱析法;当造纸黑液pH为3时,COD去除率达到72.0%,色度去除率为97.7%;当造纸黑液pH为13时,COD去除率达到55.0%,色度去除率为22.3%;PAC对于酸析后木质素有较好的絮凝效果,当废水温度为55℃、PAC加入量为45mL/L时,COD去除率可以达到79.5%,色度去除率为98.5%;PAC絮凝剂对于碱析后的造纸黑液色度的去除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89.
采用物理化学提纯方法制备了有机化纳米粘土基絮凝吸附材料,经过以聚乙二醇2000(PEG-200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氨(CTAB)、四丁基氢氧化铵(TBAOH,质量分数25%)和溴化四苯基磷(TPPB)4种表面活性剂对絮凝吸附材料进行有机化修饰,并将其应用于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的资源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有机化纳米粘土...  相似文献   
90.
王利平  章滢  许霞  倪可 《环境工程学报》2015,9(3):1285-1288
采用复合共聚法制备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凹凸棒-聚硅酸铁锌(APSFZn),并应用于富营养化湖泊型原水的实验研究。考察了水体p H、投加量、搅拌强度影响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APSFZn具有较宽的p H使用范围。当p H为7.6、投加量为20 mg/L、搅拌强度为快搅速度200 r/min,快搅时间2 min,慢搅速度50 r/min,慢搅时间15 min时,APSFZn絮凝剂对Chl-a、CODMn、TP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1.57%、87.11%、93.48%和48.98%。与传统絮凝剂PAC、PFS、PSFZn对比,APSFZn的絮凝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絮凝剂。该絮凝剂制备简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絮凝特性、工艺无二次污染,将APSFZn应用于富营养化湖泊型原水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