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53篇
安全科学   55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67篇
综合类   299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69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41.
试验采用强化脱氮的A/O工艺对具有我国南部城市河道水典型特征的深圳布吉河道水进行处理,通过添加外碳源(甲醇)提高TN去除效果,并向二沉池出水添加PAC(聚合氯化铝)进行混凝沉淀以降低TP和SS。试验结果表明,单独采用A/O工艺处理河道水,二沉池的出水COD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TN达到二级标准,TP和SS不达标。通过向缺氧段添加甲醇调节C/N可有效降低出水TN,比较C/N分别为2、4、6时的水处理效果,当C/N=4时的二沉池出水TN即可达到一级标准,且C/N=4时的性价比最佳。二沉池出水如再经PAC化学沉淀后,TP、SS均可达到一级标准,TN和COD也较化学沉淀前有所下降。通过添加外碳源强化脱氮的A/O工艺结合化学沉淀法是一种高效、易于维护和管理的河道水异地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42.
丝状菌污泥致密过程的强化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强化条件促使丝状菌污泥致密,是控制丝状菌污泥膨胀的一种新途径.分别采用提高溶解氧、加大表面流体流速、增加进水钙离子浓度、延长饥饿时间等方法从污泥的沉降性能方面探讨了丝状菌污泥在何时致密及怎样致密等问题.结果表明,加大表面气体流速能够短期内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并且形成丝状菌颗粒污泥,污泥的SVI从膨胀时的800 mL/g降低为350 mL/g,但长期作用不明显,SVI在保持了一段时间较低值后,再次升高到800 mL/g以上.增加进水钙离子浓度能够通过形成簇状污泥群落来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SVI值逐渐降低到300 mL/g,但是没有形成丝状菌颗粒.提高溶解氧和延长曝气时间在改善污泥沉降性能和丝状菌颗粒化两方面皆无明显效果,污泥的SVI并没有降低.另外,通过研究网眼椭圆度与污泥SVI的关系,发现具有高椭圆度(椭圆度O约为1.5)的成簇生长丝状菌菌群,能够改善污泥沉降性能.浸泡实验发现酸性条件对菌丝的凝聚具有破坏作用,碱性条件和二价阳离子对其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43.
通过烧杯搅拌试验,以聚合氯化铝(PAC)和FeC13为混凝剂对华东交通大学排放口生活污水进行混凝处理研究,考察在不同混凝条件、混凝剂投加量、pH下浊度、COD、TP的去除率.研究表明:在最佳混凝条件下PAC投加量为105mg/L时浊度、COD、TP的去除率分别为96.2%、67.4%、94.8%;FeCl3最佳投加量为...  相似文献   
544.
城轨车辆的试验设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耀田 《环境技术》2011,(5):6-11,60
城轨车辆制造完成后,应按国际电工标准IEC61133进行型式试验与例行试验.本文介绍了国外完成这些试验所具备的试验设施,包括维也纳的车辆环境试验中心,西门子公司的牵引系统试验中心及庞巴迪包岑工厂的车辆试验设施.  相似文献   
545.
为科学规划消防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点布局,进一步提高消防部队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从当前我国消防战勤保障物资储备点的建设现状入手,研究了消防战勤保障物资的分类。在此基础上明确了物资储备点的布点原则和选址方法,建立了储备点选址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进行求解,得到若干个备选地址;然后在综合考量各种影响因素的前提下,通过灾害发生区域相对集中的规律进行适当的调整,进而筛选出最佳选址。最后讨论了部局级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库的布局现状及建议。结果表明:储备库的选址应在科学合理的物资储备点选址基础上,与部局、总队的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库相互依托、互相补充,从而形成一套符合我国消防力量建设实际的消防战勤保障物资储备体系。  相似文献   
546.
高净空场所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洒水喷头动作时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波  杨丙杰  刘欣  李毅 《火灾科学》2011,20(3):161-166
为研究非仓库类高大净空场所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洒水喷头的动作性能,按照模拟真实场所的场景布置,采用单层标准燃烧物组合替代实际场所中的燃烧物,进行了单层标准燃烧物组合的热量标定试验。通过采用实体试验、数值模拟和羽流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18m高净空场所在单层标准燃烧物组合布置情况下的喷头动作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547.
回顾了中国与欧美化工新装置风险评价技术的发展,分析了中国与欧美风险评价的异同、中国风险评价存在的问题。结合作者的实践,介绍与讨论了新化工装置设立安全评价阶段的风险评价方法,推荐和介绍了物理化学方法作为评价方法应用的实例。专家分析评议法、物理化学方法、评价软件模拟等评价方法的综合使用,尽可能地做到根据经验、专业知识从已建装置分析拟建装置、利用物化方法较系统地分析装置反应过程、利用评价软件直观地模拟风险,各种评价方法互补、定性与定量互补,从而较系统、完整地完成化工新装置的安全评价工作,以减少装置的安全隐患,有助于使装置顺利地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548.
马铃薯淀粉废水具有处理难度大、有机污染物浓度高等特点,属于高难度有机废水。为了有效的解决马铃薯淀粉废水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采用强化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组合好氧工艺对有机污染物质和氨氮的去除效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强化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在最佳运行工况条件下(进水温度为30℃、外回流比为2和水力停留时间24 h),组合工艺出水COD质量浓度和氨氮浓度分别在92.35 mg/L和10.28 mg/L左右,去除率分别在98.85%和86.29%左右,出水水质能够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说明该工艺是一种适用于马铃薯淀粉废水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549.
以硅酸钠和硫酸铝为原料制备了聚硅硫酸铝絮凝剂(PASS),采用强化混凝的处理方法,对微污染水中有机氯(OCPs)的消除进行了研究.同时,考察了混凝剂投加量、pH值、原水浊度、粉末活性炭和改性凹凸棒土助凝剂等因素对OCPs消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ASS投加量为5 mg·L-1时,OCPs的去除率可以达到57%~87%,浊度去除率可以达到99.1%,其效果好于聚合氯化铝(PAC);PASS混凝处理OCPs的最佳pH值范围是6~7;OCPs的去除与浊度的去除具有显著相关性,原水浊度的大小会影响OCPs的去除,低浊条件下OCPs和浊度的去除率明显低于中浊和高浊条件;粉末活性炭和改性凹凸棒土作为助凝剂与PASS复配均可显著提高OCP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8%~100%和72%~95%.相较而言,凹凸棒土储量丰富,廉价易得,因此,以改性凹凸棒土替代粉末活性炭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550.
强化生物除磷系统中胞外聚合物的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胞外聚合物(EPS)在生物除磷过程中具有蓄磷能力,为进一步明确生物除磷系统中的EPS特性,以不具有明显除磷能力的全程好氧活性污泥系统(R1)的EPS作为对比,考察了具有良好除磷效果的厌氧/好氧交替下的强化生物除磷系统(R2)中EPS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相对于R1中的EPS主成分在一个周期内的不固定,R2中的蛋白质含量一直明显高于多糖含量;两者的主要荧光物质均为类蛋白质和类富里酸,但在好氧末期R2中类蛋白质的荧光强度高于R1; R1的EPS中Ca2+> Mg2+,而在R2中, Mg2+>Ca2+,同时R1中的Ca2+含量平均值为8.67mg/gMLSS,大于R2中Ca2+的平均值2.40mg/gMLSS;在好氧末期,R2中的TP为21.65mg/gMLSS,明显高于R1中的TP含量(13.83mg/g-MLSS).此外,R1和R2的zeta电位平均值分别为-36mV和-25mV.由此可见, EBPR系统中的EPS具有与全程好氧活性污泥中的EPS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