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11篇
  免费   1132篇
  国内免费   1232篇
安全科学   1218篇
废物处理   167篇
环保管理   2877篇
综合类   5953篇
基础理论   1935篇
环境理论   49篇
污染及防治   523篇
评价与监测   718篇
社会与环境   878篇
灾害及防治   57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263篇
  2021年   367篇
  2020年   364篇
  2019年   360篇
  2018年   340篇
  2017年   596篇
  2016年   610篇
  2015年   648篇
  2014年   566篇
  2013年   855篇
  2012年   825篇
  2011年   814篇
  2010年   711篇
  2009年   660篇
  2008年   486篇
  2007年   748篇
  2006年   710篇
  2005年   641篇
  2004年   570篇
  2003年   496篇
  2002年   385篇
  2001年   383篇
  2000年   373篇
  1999年   251篇
  1998年   192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7篇
  1975年   7篇
  1973年   6篇
  197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71.
本文结合博兴县污水处理厂实行BOT融资模式,有的放矢的探讨了环保基础设施建 设引入BOT机制的积极作用与风险。  相似文献   
772.
简要分析了县级环境监测站在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后面临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73.
环境绩效评估通过量化环境管理效果和分析环境管理中的不足,为改善环境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本研究依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和主题框架法构建了包括环境效率、环境质量、环境治理3个二级指标和15个三级指标的市级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目标渐进法和均权法计算了江苏省13个地级2015年的环境绩效指数。结果显示,江苏省各地级市综合环境绩效指数分布在58.41(连云港市)~74.98(苏州市)之间,且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从空间分布来看,位于苏中地区的城市综合环境绩效多为良好,苏南和苏北各地之间的绩效差距较大;在二级指标中,苏南环境效率和环境治理绩效相对较好,苏中环境效率和环境质量绩效较好,苏北环境质量绩效较好。此外,本研究认为三级指标中的单位GDP用水量、空气质量达良好以上天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以及秸秆综合利用率等是主要的限制性指标。  相似文献   
774.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和生态环境破坏的严峻态势,生态文明建设中亟需通过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应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需要.本文以丹棱县顺龙乡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例,从顺龙乡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现状出发,指出了当前发展面临的问题,分别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方面提出了优化顺龙乡国土空间的具体方案,探索了山区小城镇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775.

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制度具有从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作用,是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的重要途径。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简称环评法)的实施确立了环评这一环境管理制度的法律地位,是我国环评制度发展的里程碑。在环评法实施的20年间,从项目环评到规划环评,再到大区域战略环评与政策环评,我国环评制度实现了飞跃性发展。基于环评制度的研究与实践进展识别现存不足,可为我国下阶段环评制度发展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回顾环评制度体系发展,其次基于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的方法,对环评法实施20年来我国环评制度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与热点分析,结合分析结果梳理总结我国环评制度实践进展。建议未来从深入环评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规划环评地位、加强政策环评发展和提高公众参与有效性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我国环评制度实施的有效性,助力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76.
薛磊  常杪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5):79-81,86
在我国各城市普遍缺水的同时,城市供水管网的漏损状况却相当的严重,科学衡量漏损控制的潜力,对于控制漏损和科学地进行城市水资源规划和需求管理非常重要。从技术潜力、经济潜力、社会潜力三方面将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潜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社会最优值作为漏损控制的目标,以社会潜力作为需求管理的依据,同时综合考虑技术潜力和经济潜力。社会最优控制水平和企业的经济漏损控制水平之间有时会存在很大差异。科学的划分政府和企业在控制漏损的义务是非常必要的,如果需要企业的漏损控制水平小于经济漏损水平时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补偿,这样才能增加企业控制管网漏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77.
遥感技术在基层环境监测单位的常见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涛  陈志芳  范莹 《四川环境》2010,29(4):131-133
卫星遥感成为环境监测的新手段,基层环保部门由于受技术装备、知识储备、资金的限制,只能开展部分工作。文章介绍了常见的数据源,基层单位可开展的常见工作及取得的工作经验。期望为广大环保基层单位在现有条件下开展遥感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8.
Since 1980, the Lake Tahoe Interagency Monitoring Program (LTIMP) has provided stream‐discharge and water quality data—nitrogen (N), phosphorus (P), and suspended sediment—at more than 20 stations in Lake Tahoe Basin streams. To characteriz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s in nutrient and sediment loading to the lake, and improve the usefulness of the program and the existing database, we have (1) identified and corrected for sources of bias in the water quality database; (2) generated synthetic datasets for sediments and nutrients, and resampled to compare the accuracy and precision of different load calculation models; (3) using the best models, recalculated total annual loads over the period of record; (4) regressed total loads against total annual and annual maximum daily discharge, and tested for time trends in the residuals; (5) compared loads for different forms of N and P; and (6) tested constituent loads against land use‐land cover (LULC) variables using multiple regression. The results show (1) N and P loads are dominated by organic N and particulate P; (2) there are significant long‐term downward trends in some constituent loads of some streams; and (3) anthropogenic impervious surfa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LULC variable influencing water quality in basin streams. Many of our recommendations for changes in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and load calculation methods have been adopted by the LTIMP.  相似文献   
779.
In view of the Brazilian Ten‐Year Energy Expansion Plan 2021,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discussion on environmental flow (e‐flow). The authors analyze the literature to show the evolution of publications concerning e‐flow relea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systems services preservation considering results from different case studies from throughout the world. Finally, two main recommendations are drawn regarding e‐flow are: (1) performing a holistic approach to e‐flow planning, including hydrological, hydraulic, water quality, habitat, and riparian zone considerations; and (2) installing in new structures adequate bottom outlets to allow a range of adjustable e‐flow from reservoir dams to reproduce natural flow variations.  相似文献   
780.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口的迅速膨胀,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水文过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其研究已经成为国际热点问题和前沿领域。论文首先分析了LUCC水文效应的研究方法,然后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方面:造林与毁林、城市化过程与农业开发活动以及水土保持等,概述了LUCC水文效应的研究进展。综合分析表明:关于城市化过程的水文影响研究,一般认为,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驱动下,不透水面积大量增加,改变了水量平衡状况,造成入渗减少,洪峰流量增大,但不同地区城市化发展程度的不同使得水文效应的表现也不相同;水土保持水文效应的研究一般认为,水土保持通过植树造林、种草、修建梯田、淤地坝等措施,使得区域/流域下垫面覆盖状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造成年径流和洪峰流量减少,而使入渗和枯季径流增加,但因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水土保持产生的水文影响也有所差别;造林与毁林、农业开发活动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则因研究尺度、区域位置、气象条件、研究对象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因此,需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正确评价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为水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