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43篇 |
免费 | 1554篇 |
国内免费 | 10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202篇 |
废物处理 | 153篇 |
环保管理 | 3051篇 |
综合类 | 5924篇 |
基础理论 | 1360篇 |
环境理论 | 47篇 |
污染及防治 | 487篇 |
评价与监测 | 702篇 |
社会与环境 | 822篇 |
灾害及防治 | 5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8篇 |
2024年 | 303篇 |
2023年 | 342篇 |
2022年 | 295篇 |
2021年 | 406篇 |
2020年 | 381篇 |
2019年 | 375篇 |
2018年 | 326篇 |
2017年 | 576篇 |
2016年 | 581篇 |
2015年 | 600篇 |
2014年 | 517篇 |
2013年 | 769篇 |
2012年 | 860篇 |
2011年 | 742篇 |
2010年 | 623篇 |
2009年 | 567篇 |
2008年 | 421篇 |
2007年 | 644篇 |
2006年 | 640篇 |
2005年 | 590篇 |
2004年 | 509篇 |
2003年 | 475篇 |
2002年 | 358篇 |
2001年 | 349篇 |
2000年 | 345篇 |
1999年 | 236篇 |
1998年 | 174篇 |
1997年 | 154篇 |
1996年 | 114篇 |
1995年 | 126篇 |
1994年 | 70篇 |
1993年 | 71篇 |
1992年 | 43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10篇 |
1986年 | 7篇 |
1984年 | 5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9篇 |
1977年 | 7篇 |
1976年 | 5篇 |
1975年 | 6篇 |
1974年 | 4篇 |
1973年 | 5篇 |
1972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我国化工产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条件,但是与此同时也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化工生产用到许多化学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化学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造成很严重的影响。我国对化工生产给环境保护造成的影响高度重视,随着绿色化工环保技术的出现,有效解决了化工产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对我国的环境问题进行了有效的改善,对我国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绿色化工环保技术进行分析,探讨绿色化工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642.
643.
解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修订的要点,剖析当前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的核心由\"环评制度\"逐步向\"排污许可证制度\"转变的现实情况,及与此相应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和设计咨询单位的环保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从实际工作出发,总结了中国石化系统和民营企业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在新形势下环保管理工作的特点、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44.
645.
2001年10-12月国内环境事件数据 总被引:4,自引:18,他引:4
简要统计了201年10-12月国内发生的各种污染事件和自然灾害.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放射性物质污染以及地震、病虫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相似文献
646.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铝铁硼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工业水玻璃、氯化铝、氯化铁、硼酸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性能优良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铝铁硼(PSBFA)。通过考察不同pH值条件下水玻璃的胶凝时间、Si/Al物质的量比、硼的浓度、熟化时间等因素对聚硅铝铁硼产品应用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聚硅铝铁硼的最佳制备条件为pH值为2~4,Si/Al物质的量比在1.0左右,硼的浓度为0.02mol/L,熟化时间为5d左右。絮凝应用实验表明,聚硅铝铁硼对于印染废水脱色效果、生活污水的COD去除率具有优异的絮凝性能;与传统混凝剂硫酸铝和市售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相比,PSBFA的具有投加量少、沉降速度快、絮体体积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647.
以序批式动态膜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对其处理低碳氮比废水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温度为19 ~ 21℃,MLSS为3~5g/L;好氧阶段溶解氧质量浓度为2 ~4 mg/L,厌氧阶段溶解氧质量浓度为0.2~0.5 mg/L;水力停留时间共12 h,其中好氧阶段8h,厌氧阶段4h.结果表明:当进水COD、TN和NH4+-N质量浓度分别为250~300mg/L、103 ~ 156 mg/L和92~140 mg/L时,反应器对上述污染物表现出较高且稳定的去除效率,COD、TN和NH4+-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6.15%、82.16%和90.13%.同时,反应器系统中污泥的比硝化速率与常规处理装置中的活性污泥相比较高,以NH4+-N的降解量计为0.101 d-1,以NO3--N的积累量计为0.091 d-. 相似文献
648.
不同环境条件下黑土对四溴双酚A的吸附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吉林省松源农田的黑土样品,研究四溴双酚A在黑土中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并探讨了pH值、离子强度(CaCl_2)、温度等不同环境条件对吸附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四溴双酚A在黑土中的吸附过程可以分为快速吸附阶段(0~4 h)和慢速吸附阶段(4~48h),并于48 h达到吸附平衡。黑土对四溴双酚A的吸附符合拉格朗日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内扩散模型,表明该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而吸附过程的限速步骤为颗粒间扩散。pH值等环境条件对吸附有明显影响,当pH值在6~9时,随pH值降低,黑土对四溴双酚A的吸附速率加快且平衡吸附量增加;离子强度(CaCl_2)为0.001 mol/L、0.01 mol/L、0.1 mol/L时,离子强度增大,黑土对四溴双酚A的吸附速率加快但平衡吸附量减小;温度为15℃、25℃、35℃时,随着温度升高,黑土对四溴双酚A的吸附速率加快且平衡吸附量增加。 相似文献
649.
以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工艺和间歇曝气式膜生物反应器(Intermittent Aeration Membrane Bio-Reactor,IAMBR)工艺进行对比运行试验,探求贫营养条件下系统的运行和脱氮特性。定期测量各项氮指标及混合液污泥浓度等数据,结果表明:IAMBR系统整个周期内的氨氮去除率(平均值为81%)基本高于MBR(平均值为76%);IAMBR的总氮去除率虽然有限,但基本维持了理论上的出水总氮质量浓度小于进水总氮质量浓度,优于MBR的总氮去除率负值状态;试验末期,MBR的污泥质量浓度迅速下降至3 650 mg/L以下,而间歇曝气式IAMBR的污泥质量浓度仍旧保持在4 530 mg/L。因此,整体来看IAMBR系统比MBR更能经受贫营养环境的冲击。 相似文献
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