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98篇
  免费   1598篇
  国内免费   113篇
安全科学   1201篇
废物处理   152篇
环保管理   3058篇
综合类   5993篇
基础理论   1374篇
环境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503篇
评价与监测   702篇
社会与环境   822篇
灾害及防治   57篇
  2025年   53篇
  2024年   302篇
  2023年   341篇
  2022年   300篇
  2021年   409篇
  2020年   390篇
  2019年   378篇
  2018年   327篇
  2017年   579篇
  2016年   585篇
  2015年   609篇
  2014年   522篇
  2013年   779篇
  2012年   867篇
  2011年   750篇
  2010年   625篇
  2009年   569篇
  2008年   424篇
  2007年   651篇
  2006年   645篇
  2005年   589篇
  2004年   512篇
  2003年   477篇
  2002年   358篇
  2001年   350篇
  2000年   349篇
  1999年   239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159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西部管道工程需要通过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试验区,该保护区有中亚荒漠最具代表性的植被类型,为保护试验区的植被,建设单位从源头保护开始做起,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期环境管理和生态恢复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了管道施工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控制在预测的范围内,实现了生产和环境保护双赢。  相似文献   
152.
中国环境基准研究重点方向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基准是环境标准的科学依据,在国家环境质量评价和风险管理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它主要是依据特定对象在环境介质中的暴露数据,以及与环境要素的剂量效应关系数据,通过科学判断得出的,涉及环境化学、毒理学、生态学、流行病学、生物学和风险评估等前沿学科领域。国家环境基准研究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本文基于环境基准研究的学科特点和国际前沿,结合国家科技需求和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综合分析并提出了未来中国环境基准研究的重点研究方向:1)环境基准的理论与方法学;2)环境基准基础数据库;3)基准目标污染物的筛选甄别和优先排序技术;4)水体营养物基准;5)生物测试与毒性评价技术;6)人体暴露评价理论与相关技术;7)环境基准的审核和校对;8)环境基准与标准转化理论及其对环境管理支撑技术。本文从环境基准学科发展的角度,阐述了与环境基准研究紧密相关的8个重点研究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关键科学问题以及未来重点研究内容。同时指出,这些重要的研究方向是环境基准研究的根本,未来环境基准的长期战略发展必将是建立在各个重要方向长足发展的基础之上,环境基准研究也必带动这些方向的共同蓬勃发展,为环境地球化学、毒理学、生态学等学科领域发展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153.
湖泊底泥磷释放及磷形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湘  李妍  何怡 《环境工程学报》2015,9(7):3350-3354
为研究底泥中内源性磷释放对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以西安市曲江南湖为对象,采用底泥磷形态标准测试方法(SMT)分析了磷的赋存形态,通过模拟实验探究了在不同环境条件(温度、pH和溶解氧)下磷形态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促进内源磷的释放,在夏季加剧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碱性条件有利于磷的释放,增大补给水源可减少底泥释磷量;厌氧环境下底泥释磷量是好氧时的3.96倍;Al-P 和Ca-P较稳定,在酸性条件下会加速其溶解;NH4+-P、 Fe-P 和OrgP受溶解氧、pH和温度影响较大,其吸附与释放能力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4.
为研究浒苔绿潮暴发对大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2018年5-8月在黄海丁字湾(山东省海阳市)绿潮暴发海域进行了4个航次(绿潮发生前期、暴发期、消亡期以及消亡后期)的生态综合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监测到大中型浮游动物9大类群57种。随着绿潮的生消,浮游动物种类数、丰度和多样性指数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暴发期升至最大,消亡后期降至最低。优势种更替率分别为81%、47%、88%,第一优势类群经历了桡足类−浮游幼虫−桡足类的演替过程。当相似性水平为40%时,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可分为绿潮发生前期(I)、暴发期和消亡期(II)以及消亡后期(III)三大类群。冗余分析(RDA)显示,DIN对浮游动物类群有负相关影响,pH对浮游动物类群有正相关影响,DIN和pH对桡足类的影响最大;温盐、溶解氧等环境因子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5.
环境货物和服务部门(EGSS)统计框架是由欧盟统计署研究制定的、用于收集和整理环境产品与服务相关统计数据的方法,已经被联合国统计署纳入\"环境经济统计体系(SEEA)\"中,成为一项国际统计标准。中国的经济普查工作在数据采集方式上与EGSS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本文主要对我国的经济普查与EGSS统计框架进行比较研究,探索从经济普查表核算EGSS数据的方法和思路。结果表明:经济普查可作为常规统计口径核算EGSS数据的一个切入点,但是需要在数据连续性、行业小类划分、统计的经济指标范围方面进行衔接融合;基于经济普查数据引进EGSS统计框架可采取分阶段推进方式。  相似文献   
156.
工业园区内企业集聚,导致环境风险隐患增加,加强对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尤为重要。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环境应急管理体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从工业园区内风险物质的识别、环境应急资源共享、环境应急监测、环境应急管理体系的闭环管理模式、环境应急联动系统建设等5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关于建立和完善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7.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近20年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区域、国家和全球尺度上的土地生态系统发生退化现象,因此为保障土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当前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选用压力-状态-响应-自然-社会-经济(PSR-NSE)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对指标重要性进行排序,建立了博州土地生态安全突变评价模型。结果表明:1)博州的土地生态安全等级自1994年的0.83(Ⅴ)持续改善至2012年的0.98(Ⅱ);2)博州是西北干旱生态脆弱区,仅通过人为调节并不能保证区域土地生态安全,应着手区域的均衡发展和区域生态保障措施的实施;3)基于突变级数法构建突变模型,分析了系统潜在的突变特性和土地生态安全的发展趋势,表明博州近20年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虽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不高,土地生态系统整体状态仍待改善。  相似文献   
158.
为研究某剧院休息厅的自然排烟效果的问题,根据建筑特征设计6个火灾场景。运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研究不同开窗位置、开窗面积以及环境风速对火灾时的热流场和烟气蔓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开窗位置达到临界值的时间为顶窗〉东西立面侧窗〉北立面侧窗;有风条件下3.5%的开窗面积的排烟效果和无风时6%的开窗面积的排烟效果相当。结论是考虑当地环境风速,选择顶部5%和东西侧3.5%开窗方式,增强该剧院的自然排烟效果。  相似文献   
159.
赵雨迪 《环境与发展》2020,(2):203-204,206
我国的环境司法处于发展初期,有关环境纠纷的司法救济程序散落在不同的部门法中。为了维护国家环境安全和公共环境利益,构建环境司法专门化势在必行,但是在特殊的环境保护法院进行专门化的环境审判过程中,出现环境诉讼保护对象的争议性、生态环境损害责任承担的特殊性等问题亟待解决,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等特殊环境诉讼规则应运而生,虽然目前还面临着一些困境,但是整体上构建环境司法体系的进程依然在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160.
在污泥减量化处理中,细胞微生物中的碳氮磷等会释放到上清液中。为了对上清液中的磷进行有效回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生物厌氧好氧除磷(An/O)工艺的剩余污泥超声波处理上清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磷酸钙盐(HAP)法的磷回收效果。结果表明:HAP法反应较快,5 min时反应基本完成;初始pH值在8.5~10.0时,回收率均可保持在较高水平;最佳钙磷比(Ca2+/PO34--P)为3.87。在以上最佳工艺条件下,总磷(TP)、正磷酸盐(PO34--P)的回收率分别达到88.4%、94.0%,同时对上清液中的有机物、氮也有一定的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