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51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386篇
基础理论   274篇
污染及防治   73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尹倩  张薛  陆韻  赵璇 《环境工程学报》2014,8(4):1692-1698
大型蚤是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实验生物,广泛应用于污水、地表水等水质毒性检测。毒性水平较低的城市二级出水,对大型蚤往往无急性毒性效应,而具有慢性毒性效应,但慢性毒性检测周期过长,因此探索一种更灵敏的指标,实现快速检测,对于控制二级出水的水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考察了大型蚤在短期暴露于城市二级出水条件下,其体内乙酰胆碱酯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ATP酶、羧酸酯酶和碱性磷酸酯酶的酶活变化特征,从中筛选出对二级出水毒性响应灵敏的标志酶指标。实验结果表明,碱性磷酸酯酶、过氧化氢酶对二级出水毒性响应相对较灵敏,具有成为标志酶的潜力,研究结果为城市二级出水生物毒性评价方法优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2.
Yan H  Wang D  Dong B  Tang F  Wang B  Fang H  Yu Y 《Chemosphere》2011,84(5):634-641
The dissipation of carbendazim and chloramphenicol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and their effects on soil fungal:bacterial ratios and soil enzyme activiti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carbendazim dissipation was little affected by chloramphenicol, whereas chloramphenicol dissipation was found to be retarded significantly by the presence of carbendazim.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carbendazim on the fungal:bacterial ratios was increased by the presence of chloramphenicol, an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chloramphenicol on neutral phosphatase was increased by the presence of carbendazim. Carbendazim increased soil catalase and urease activities, but this increase was partially diminished by the presence of chloramphenicol. Little interac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carbendazim and chloramphenicol with regard to their influence on soil invertase.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combinations of fungicides and antibiotics may alter the compounds’ individual behaviors in soil and their effects on soil enzymes.  相似文献   
43.
研究碳源、氮源以及不同金属离子对PVA降解混合菌系生长和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菌系生长过程中无机氮源优于有机氮源;补充碳源可促进混合菌系的生长,但酶活比不添加时稍有降低。金属离子对酶活影响的正交实验表明Mg2+浓度影响最大,其次是Fe2+和K+浓度,Ca2+、Mn2+、Zn2+和Cu2+浓度影响较小;最佳浓度分别为Mg2+0.05 g/L、Fe2+0.04 g/L、K+2 g/L和Ca2+0.05 g/L。  相似文献   
44.
粗马铃薯多酚氧化酶固定于丝素/SiO2杂化膜上,从而得到丝素/SiO2杂化膜固定化多酚氧化酶.并用于处理模拟含酚废水.丝素/SiO2杂化膜在水中的溶失率小于丝素膜在水中的溶失率.所得丝素/SiO2杂化膜固定化多酚氧化酶的最适宜pH为7.4.相对于游离多酚氧化酶.该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贮存稳定性及重复使用性.研究表明,丝素/SiO2杂化膜固定化多酚氧化酶有实际处理含酚废水的可能.  相似文献   
45.
禾草灵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在土壤中大量残留,对非靶标生物产生危害。为探究除草剂对环境生物的毒性作用,本研究模拟水稻自然生长的环境,评估禾草灵对水稻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禾草灵(200 μg L-1)处理4 d对土壤微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8 d时,水稻生长没有明显变化,但土壤微生物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高浓度禾草灵(1 000 μg L-1)处理4天后,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显著下降(P<0.05),下降幅度分别为8.9%,16.6%和10.2%;处理8 d后,水稻幼苗鲜重显著降低(P>0.05),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下降了13.5%和13.3%。本研究证实高浓度的禾草灵残留会对植物和土壤微生物产生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为了探讨马拉硫磷和主要水解产物对圆瘤浮萍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可能的氧化损伤机制,采用静态培养法,研究不同浓度的马拉硫磷及其水解产物二甲基二硫代磷酸酯(DMDTP)、二甲基硫代磷酸酯(DMTP)、二甲基磷酸酯(DMP)对圆瘤浮萍生长、叶绿素含量、叶绿体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暴露7 d后,浓度为100 mg a.i.·L-1处理下的浮萍叶状体生长量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DMDTP、DMTP和DMP对圆瘤浮萍叶状体生长量的半数抑制浓度(7 d-IC50)分别为52.9、45.5和98.0 mg a.i.·L-1。随着试验液中DMDTP、DMTP和DMP浓度的升高,圆瘤浮萍叶绿素含量均明显降低,叶绿体活性则分别表现为诱导-抑制、抑制和抑制效应。在DMDTP、DMTP和DMP胁迫下,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圆瘤浮萍体内的抗氧化酶系统均受到影响。总体表现为随着DMDTP浓度的增加,SOD活性先降低后升高;DMTP和DMP胁迫下,SOD活性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POD和CAT活性则随3种水解产物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趋势;这表明抗氧化酶系统对外部胁迫的应答很复杂。马拉硫磷对圆瘤浮萍的毒性较小,其水解产物DMDTP、DMTP和DMP均对圆瘤浮萍的生长产生一定的毒性作用。在实际生产中,应多加关注马拉硫磷水解产物对环境生物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47.
为了提高剩余污泥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SMFC)产电性能以及污泥减量化效果,在不同的温度(40、45和50℃)研究单室无膜微生物燃料电池中酶对SMFC产电特性的强化效果.加入单一酶(蛋白酶或α-淀粉酶)的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上升,SMFC功率密度均上升,但40℃时强化效果最明显,与加入失活酶的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198%和130%.在40℃下,混合酶比(蛋白酶浓度:淀粉酶浓度)为2∶3时,SMFC最大功率密度为776 mW/m2.随着混合酶中淀粉酶的比例提高,SMFC库伦效率逐渐增加,当混合酶比为4∶1时,CE(库伦效率)可达18.3%,同时TCOD、TSS和VSS去除率分别为70.3%、66.7%和80.4%.因此,温度相对较低时,外加酶强化效果更明显;与单种酶相比,混合酶对SMFC产电性能和污泥减量化的强化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48.
基于获得高效纤维素降解细菌的目的,通过LB培养基的培养以及刚果红培养基的筛选,从牛粪堆肥中筛选获得2株高效纤维素降解细菌。经鉴定,分别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所筛选得到的菌种具有很高的滤纸降解能力,可在6d内使滤纸剧烈崩溃,振摇成均匀糊状;其中,地衣芽胞杆菌的羧甲基纤维素钠酶活峰值在发酵第4天达到峰值(237U/g)。  相似文献   
49.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实验室保藏的壬基酚降解菌株沙雷氏菌(Serratiasp.LJ)的最佳产酶条件:以壬基酚、硫酸铵为碳源、氮源,培养基初始pH为6.8,培养温度为30℃,种子活化时间为24h,接种量为3%(体积分数)。在此条件下培养72h后,最高酶活力为1.314IU/mL,是优化前的1.77倍。  相似文献   
50.
人工湿地构筑根孔作用下土壤物质分布状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嘉兴市石臼漾湿地应用人工构筑根孔技术,以玉米秸秆和油菜秸秆按比例混合埋植于土壤亚表层,作为湿地的基质/填料。在湿地运行一年半后,按照正交设计表,以埋植秸秆的种类(S)、填埋的土壤层次(L)、距离秸秆外环的远近(D)和秸秆周围土壤的表观颜色(C)作为实验因素,对秸秆周围养分物质浓度、土壤酶活性以及铁含量进行采样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玉米秸秆和油菜秸秆腐烂较充分,分别形成较发达的粗根孔和细根孔;根孔周围土壤呈中度还原状态;粗根孔具有较强的优先流效应,其周围土壤具有较高的养分物质含量和较低的Fe2+/Fe3+比。粗根孔周围土壤具有较高的磷酸酶活性,而细根孔周围具有较高的β-葡糖苷酶活性和脲酶活性。综合比较,人工湿地构建初期,径级较大秸秆腐烂后形成的粗根孔发挥着更高的水分传导效率和更强的物质截留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